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日常如何維護心臟健康?25條實用小建議,早開始早獲益!

日常心臟不停跳,勞苦功高。我們該如何維護心臟健康呢?生活中很多小細節、小習慣,都有助保護心臟。

【吃】

1.吃飯八分飽,心臟負擔小。過多的食物,特別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難以消化,使腹部膨脹不適,膈肌位置升高,會限制心臟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加重心臟負擔。建議冠心病人不要吃得過飽。

2.吃飯要慢一點,細嚼慢咽。人在吃飯時,心臟的工作狀態會發生變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臟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張壓(低壓)降低,大約持續30~120分鐘。吃飯過快時,由於進食過多,心率加快會更明顯,持續時間也會更久。

3.多吃天然食物,少吃超加工食品。經過複雜加工製成的食品中常含有大量鹽分、添加糖、飽和脂肪酸和其他會增加人體患心臟病風險的物質等。

4.一定要好好吃早餐。如果空腹時間比較長,會導致早晨血壓升高。相關研究發現,吃早餐有助於降低血壓,進而防止血管堵塞等各種心血管事件。

5.晚飯最好20點前。晚餐時間最好放在18~20點,21點以後請避免進餐。

6.多挑選低脂、高纖的食物。如水果與蔬菜、全穀類、魚和其他肉或豆類等蛋白質的食物。保證飲食均衡。

7.飲食做到「三減」,減油、減鹽、減糖。

8.不吸煙少喝酒。吸煙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睡】

9.規律睡眠,睡得飽,心臟才好。《美國生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的健康成年人心率模式異常。

10.定鬧鐘選音樂輕柔的。在被強烈鬧鐘喚醒的瞬間,我們會血壓驟升、心臟猛跳。用鬧鐘不妨選擇一個更輕柔、舒緩的聲音,或者輕柔地震動也能讓我們漸進地醒來。

11.睡前喝一小杯水。晚上睡前喝200毫升水,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維持血流通暢,防止血栓形成。此外,晨起時的動作最好輕柔、緩慢,還要及時補水。

12.解決打鼾問題。有一種打鼾會損傷心臟,即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睡眠打鼾如果伴有鼾聲間歇或者打鼾中出現面部青紫、憋醒一定要引起注意。

【動】

13.養成每天固定運動的習慣,改善心臟機能。研究發現,堅持8周健走後,受試者的左室舒張功能顯著改善、心率減慢、心肌收縮能力增強。運動每周5次、每次至少30分鐘,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

14.運動要注意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次/分)。一般一次有效的運動負荷為最大心率的60%~75%,高出範圍會給心肺系統造成很大負擔,而低於則達不到預期的鍛煉效果。

15.感冒後不要運動。感冒時運動會進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讓病毒更易侵入身體,還可能會引發心肌炎。

16.常按內關穴調節心律。點揉兩側內關穴各1分鐘能強心,調節心律,緩解胸悶憋氣等不適症狀。內關穴能提高心肌無氧代謝的能力,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的症狀。

17.坐40分鐘起來動一動。久坐少動者,血液循環減緩,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肌收縮乏力,久而久之,動脈硬化、冠心病等都會伴隨而來。

【拉】

18.晨起或飯後規律排便,儘量避免便秘。用力排便時,腹內壓增大,血壓迅速上升,甚至可較平時翻一番,這都會增加心臟負擔,甚至誘發心肌梗死。

19.儘量不要憋尿。對於那些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而言,憋尿,還可引起心臟疾病。

【情緒】

20.減少緊張、激動的情緒。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激動、緊張的情緒下,會使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度升高,刺激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繼而損害血管和心臟。

21.讓自己開心一點。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心在志是為喜。也就是說,愉悅的心情對心臟血脈運行是非常有幫助的。

【查】

22.20歲後至少5年查一次血脂。20~40歲的成年人,至少要每5年測量1次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則要每年檢測一次血脂。

曾理/攝

23.心臟檢查40歲就要開始。在四五十歲時,心臟和血管都會有明顯的老化。建議40歲以後,要經常進行體檢。比如,抽血了解血脂、血糖,做心電圖檢查心臟,如有症狀經醫生判斷必要時做一個雙源CT(無創檢查)或心臟冠脈造影(有創檢查)。

24.控制好腰圍。腰圍粗就意味着腹部脂肪堆積過多,而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建議男性腰圍最好<85厘米,女性腰圍最好<80厘米。

25.如果有7種症狀,留意心臟問題。包括呼吸急促、胸痛、皮膚發紺、肢體腫脹、精神疲累、夜間呼吸困難以及容易出汗等。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北青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25/197001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