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糖尿病癌症體質會遺傳?善用4王牌也能放棄繼承

我們診所的問診時間很寬裕,不管初診、回診,只要對方願意說,我們也都很願意聊。別小看閒聊,很多病因,就是在這閒聊之中給找到的。

一般來說,大家所懼怕的,是因罹患疾病而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難睡、疼痛、不安、不適、頭痛、過敏......這些都屬於"結果"。而我們醫生更關心的是"原因"。及時找出病因,就有可能完全治癒。

聊着聊着,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台灣醫療資訊充足,整體醫療環境又十分便民,於是很多人喜歡"自己做醫生"自己買藥吃,或去醫院拿一堆藥,卻又不照規定吃。

我認為"自己做醫生"的積極意義在於,要做自己的上醫而非庸醫,不亂吃藥,並多學習不吃藥的預防性養生法,才是真正對自己好。

除了自己當醫生,"自己下診斷"也很常見。

像是"親戚好幾個人都有xx癌,好像我們家的人體質都容易得這個""我這是家族遺傳啦,我媽媽、我阿嬤都有糖尿病,所以我血糖高一點,那也很正常。""我們全家都偏濕,醫生你能幫忙去濕嗎?"我就開玩笑說,我推薦附加空氣清淨功能的除濕機,這樣除濕最快了。(編輯推薦:爬不起床、大不乾淨、長濕疹...!4警訊暴露體內濕氣過重)

很多人生病,自己找原因時,容易往基因、遺傳方面找解答。認為家人如何,自己也必然會怎樣。有預防觀念非常好,但無須過度緊張。

遺傳學上,基因表現的過程可分為轉錄、RNA剪接、轉譯、蛋白質的轉譯後修飾。

外在環境與個人習慣、信念對我們的生物機制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基因表現得怎樣,不是遺傳說了算(除非你毫無作為),當你有意識、覺醒地去改善自己,那麼,遺傳占的比重就不會太多。

簡單來說,當生物有新的成長途徑、新的環境刺激或新的食物來源時,若這些"新",對你是有益的、正向的,你可以除舊佈新,重新做一個好人、做一個非常健康的人。

遺產上,負債可以放棄繼承。而家族集體代代所創造出的健康負分,其實也不用照單全收。

遺產跟遺傳在某一程度上相似,如果你不想要的話,記得要做放棄這個動作。怎樣放棄不良遺傳呢?有以下4種方式。

刪除不良記憶

"長期低落的人免疫系統也較無力""積怨深的人細胞癌變機率高""感到孤單的人,腦退化的情形比較嚴重"各種科學研究去比較健康與不健康的人,找到了許多心與身相互影響的關聯性。

總結來說,人若反覆播放負面記憶、受委屈、被欺負的畫面,相當於一再"受害"。無形的"想"、腦海中的畫面,都能對健康產生實質的影響。

能原諒他人對自己是最好,否則就像是自己喝毒藥卻期待別人會受苦一樣,根本就懲罰錯了對象。

一定要快樂喔

研究受虐兒童,學者發現,即便有不快樂的童年,但如果這孩子日後理解到有人關心他、支持他,那他就會比其他受虐兒活得更好,可減少80%左右的健康風險。

有宗教信仰的人,能透過閱讀經典、禮敬神佛、遵守戒律、利他佈施等種種方法來修心,得到相當程度的快樂與寧靜。如果沒有宗教信仰,請記住這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不要罵、不要怨,要快樂!宇宙最高智慧對你的眷顧,絕對是相當客制化、相當完整而足夠的。請用快樂的心情,收下各種禮物吧!

能走動就不要老坐着

如果能養成這個好習慣,你的身心都會出現良善的轉化。請務必親自嘗試看看。

吃少一點但好一點

這條可以講得很多,我另外再寫一篇。

別把命運交給遺傳,除非你們家專出人瑞。靠以上這4張王牌,你就算沒拿到同花順,至少也有4張A。人生路上,健健康康贏得漂亮!我希望大家都能這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洛桑加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