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廣州一樓盤從每平4.1萬跌到1.1萬

作者:
最近,廣州增城新塘板塊的碧桂園雲頂項目,單價從高峰期4.1萬元(人民幣,下同)/平方米下跌到1.1萬元/平方米,引發市場關注。不少網友表示,這個價還是貴,老百姓還是買不起。

安徽省阜陽市一棟建築的頂部,展示了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的標誌。(STR/AFP via Getty Images)

最近,廣州增城新塘板塊的碧桂園雲頂項目,單價從高峰期4.1萬元(人民幣,下同)/平方米下跌到1.1萬元/平方米,引發市場關注。不少網友表示,這個價還是貴,老百姓還是買不起。

據《每日經濟新聞》6月11日報導,碧桂園雲頂項目自2018年7月首次開盤以來,最高售價曾達到4.1萬元/平方米,但目前最低僅約1.1萬元/平方米。這些天,吸引眾多中介帶客前來。

碧桂園雲頂「清盤」活動是從端午假期開始的,共推出80多套房源。

6月8日下午,現場置業顧問透露,在售的是二期6號樓,售完後這個項目也將結束銷售,目前的價格基本已觸底。「清盤之後,我們團隊將轉而銷售別墅項目」。

該項目預計於明年6月毛坯交付。項目一期共有12棟樓,二期有9棟樓。在售的6號樓已接近封頂,而旁邊的5號樓和7號樓還處於未開工狀態。

碧桂園於2017年3月29日拿下該地塊,樓面價約2.4萬元/平方米。廣州安居客數據顯示,當時增城新房價格約1.74萬元/平方米。如今,這個項目的售價已經低於拿地時的樓面價。

現場銷售計算了一套高層房源價格,建面約103.17平方米的3房,一口價為119.4萬元,折合單價約1.16萬元/平方米,首付1.5成約18.4萬元。

6月9日下午,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受訪時表示,像碧桂園雲頂這樣大幅度降價的樓盤,屬於「極端案例」,並不能反映市場的普遍狀況。但從市場調整之際,諸如增城、從化等遠郊片區的樓盤價格調整確實更為猛烈。

另據《新京報》報導,從目前來看,碧桂園雲頂的「降價」清盤行動,折射出廣州遠郊樓市「以價換量」的殘酷現實。而碧桂園「保交樓+回血自救」的雙重壓力,或許才是這場清倉背後的推手。

此次降價事件也引發網友熱議:「腰斬也不接!」「一萬?廣東大把縣城房價一千多的,別再害人接房貸了。」「1.1萬也貴,這地方3000還差不多!」

「本來增城就不值4萬,一萬多還是貴。」「北京東郊也一樣,已跌破萬元了!」「離市區40幾公里,離新塘的地鐵站六七公里,能賣起價就奇了。」

「那之前買房的人怎麼辦?三十年房貸怎麼辦。」「還能怎麼辦,高位接盤,只能哭着辦。」

「地賣不出去,整個社會就停了。」「蓋太多了本想賺一筆,沒成想砸手裏了。」「到處都是房子,估計不只是人口的雙倍。」

「因為經濟下滑,應該還會跌。」「各種空房,甚至都已經建好十多年了入住率不足20%!」「碧桂園的期房,這錢給進去還不夠填的。」

「三十年房地產發展模式已死,後面是以10年為單位的蕭條,第一個十年還沒結束呢!」「事實證明房地產企業現在生不如死,因為房子沒有人買了,炒房炒不動了。」

「房子大量存庫房,不是我亂說再便宜點都可能,如果讓房地產商自己定價再個腰斬很可能!」「房地產已經崩盤不要有任何幻想,能賣出去就是走大運。」

近年來,中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深陷債務危機。

今年3月,碧桂園發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業績。財報顯示,2024年內總收入約為2528億元,同比減少約37.0%。淨損失約為351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328億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總借貸約為2535億元。

據報導,碧桂園有3000多個在建項目,這是恆大的四倍,而且主要以三四線城市為主,營收佔比超過六成,而恆大是以一二線城市為主。

碧桂園成立於1992年,2007年在香港上市,總部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碧桂園集團的創建人楊國強的女兒楊惠妍,目前擔任碧桂園董事長。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613/223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