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能源種類豐富,像個「電力自助餐」。首先,水電是最清潔的無碳能源,2024年佔全國電力供應的56.92%。圖為安省。(Nathan Denette/加通社)
最近有朋友憂心忡忡,擔心加拿大經濟衰退,川普(特朗普)又揮舞着關稅大棒,加拿大養老金會不會崩盤。
我寬慰說:「別慌!加拿大可是能源大國,真到了經濟衰退的地步,咱就多賣點能源唄,政府總不會讓加拿大人喝西北風吧!」朋友半信半疑,但我心裏有底:加拿大能源的實力,早就被矽谷大佬們盯上了——畢竟,AI這頭「電量怪獸」是吃多少「電食」都不怕胖的!
2024年,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一場非公開講話中說:「OpenAI的『星際之門』項目,宣傳時喊着1,000億元,實際上3,000億都打不住!能源缺口大得離譜,我給白宮建議,要麼跟加拿大搞好關係,靠他們的水電資源和便宜勞動力,要麼去和阿拉伯國家套近乎,讓他們掏主權投資。」這話一出,矽谷圈子裏炸開了鍋。這話讓我不禁偷笑:加拿大的能源,果然成了AI時代的「香餑餑」。至於「便宜勞動力」,施密特怕是沒算清楚——加拿大AI人才可不比美國便宜,咱多倫多的AI人才可是全球搶手貨!
加拿大的能源種類豐富,像個「電力自助餐」。首先,水電是最清潔的無碳能源,2024年佔全國電力供應的56.92%,發電量420太瓦時,穩坐「綠色王者」寶座。魁北克的Hydro-Québec和卑詩省的Site C水電站(2025年投產,1,100兆瓦)更是主力軍,2024年已為AI數據中心提供了300兆瓦的低碳電力。
其次,加拿大核能也不甘示弱,佔13.66%(約90太瓦時)。安省的Bruce Power和Darlington核電站2023年發電50太瓦時。2025年,政府還計劃推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到2030年新增1,000兆瓦,夠100萬戶家庭用。對AI數據中心來說,核能24/7的供電簡直是「救命稻草」,能完美彌補風能和太陽能的「掉線」尷尬。安省的Equinix數據中心2024年就靠核電多跑了50兆瓦,AI計算效率飛漲。
最後,傳統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炭,雖然是經濟頂樑柱(2023年出口1,991億元),但因碳排放高(佔全國27%)飽受環保人士批評。天然氣發電佔13.95%,2023年產50太瓦時,亞伯塔的Microsoft數據中心2024年就靠它多加了100兆瓦,AI模型訓練跑得飛快。好在加拿大有「碳捕集與儲存」(CCS)技術,像給工廠裝了個「二氧化碳吸塵器」,把二氧化碳捕獲後「打包」送進地下儲存。政府的Pathways Alliance項目計劃到2030年預計捕集油砂排放的50%,讓天然氣發電「洗白」不少,算是傳統能源的「環保轉型秀」。
OpenAI的「星際之門」項目就像一部科幻大片,動輒需要10吉瓦電力——相當於愛爾蘭全國用電量的3倍!2025年數據顯示,美國AI行業可能需要額外90吉瓦電力,相當於90個核電站的產量。加拿大呢?2024年總發電量650太瓦時(約74吉瓦),面對AI這頭「電量怪獸」,壓力不小,但底氣更足。綜合水電、核能和傳統能源,加拿大能為AI提供5-10吉瓦電力,占「星際之門」需求的50%-100%。谷歌在蒙特利爾的200兆瓦數據中心就是例子,2024年靠水電和核能支撐,還減少了1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施密特說的沒錯,加拿大的能源是AI時代的一張「王牌」。水電的清潔穩定、核能的可靠支持、傳統能源的CCS轉型,讓加拿大在AI浪潮中站穩了腳跟。別看川普關稅大棒揮得呼呼響,咱加拿大有能源、有底氣,不怕!最近能源部長蒂姆·霍奇森還放話,要讓加拿大成為「能源超級大國」!
加拿大的豐富能源讓我們國家成了AI浪潮里不可缺少的關鍵部分。未來,加拿大不僅能穩住自己的「養老金飯碗」,還能在全球AI舞台上大放異彩,到時矽谷大佬們可是要排隊「蹭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