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新能源行業面臨「淘汰賽」

香港《南華早報》3月11日報道,在政府加強監管、打擊惡性競爭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行業正進入一場激烈的「三年淘汰賽」,超過四分之三的企業可能難以生存。

中國電動車市場正經歷快速整合,曾經超過400家的車企如今已銳減至約40家,並且仍在持續縮減,僅過去兩年就有威馬、高合等車企破產,未來可能僅剩不到七家車企存活。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在「兩會」期間表示,「每兩年就有一家車企下線」。他認為這波倒閉潮還會持續幾年,並最後可能只有「不到7家」車企倖存。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在全國人大會議上表示,政府將對「內卷式」競爭展開「綜合整治」,以遏制新能源行業長期以來的低價惡性競爭。

為了在淘汰賽中存活,中國新能源企業需要在技術創新和全球化方面取得突破。但據自由亞洲電台早前報道,為了制衡中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產業的補貼行為及在歐盟市場的低價傾銷,歐盟自去年10月起對進口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徵收反補貼稅。

資料照片(Reuters)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12/218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