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郵政管理局(U.S. Postal Service)官網於2月4日晚間突然宣佈,於4日起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大陸、香港的國際包裹,直至另行通知。
路透社報道,美國郵政管理局官網指出,這項變動並不影響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的信件流通。
官網並未說明這項措施是否與川普政府取消「小額豁免」(de minimis)條款有關,中國及許多國家通過該條款對美國輸入大量商品而不必繳交關稅。
自2015年美國將「最低免稅額」門檻從200美元提升至800美元以來,小額免稅包裹的數量激增。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估計,該機構每年處理超過10億件此類包裹。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也顯示,2023年,來自中國的低值免稅進口商品總額達47億美元,自2014年以來增長超過一倍,成為美國第八大進口類別。
美國拜登政府曾在今年1月提出全球性限制「最低免稅額」政策的方案,試圖剝奪部分商品的免稅待遇,並要求包裹必須按照10位數海關編碼申報。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新一輪關稅命令,針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並暫停「小額包裹」(de minimis)豁免政策。川普上述關稅政策受到了美國立法者們的歡迎。國會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還敦促國會採取行動,通過立法永久性取消中國商品的「小額包裹」豁免待遇。
資料圖。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西穀物流配送中心的郵局員工正在對小包裹進行分類。(Jeff Topping/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