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張老照片都是歷史瞬間留下的記憶,都是塵封在歲月中不為人知的秘密。老照片上的人與事,隨着時光的流逝,有的距離我們已經非常遙遠,變得模糊,有的又似乎距離我們很近,十分清晰。這其中,或許就有哪一張照片會引起你對歷史的感慨與嘆息!
1906年,年僅9歲的宋美齡穿着中國傳統服裝拍下了這張小照,這是她出國留學前拍的最後一張照片。就在拍下這張照片後不久,宋美齡和兩個姐姐一同赴美留學。
1914年,章太炎先生與夫人湯國梨,以及湯國梨的兩位母親——沈太夫人與鄒太夫人一起合影。章太炎,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學者,主要研究小學,歷史,哲學,政治,樸學(考據學)等,著作豐厚,被稱為「國學大師」。
這是孫中山先生和兩個女兒的合影,兩個女兒是和原配妻子盧慕貞所生。大女兒孫娫,1894年3月31日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翠亨村,1913年因病離世,時年19歲。
1901年的北京天安門廣場,不從華表、金水橋辨認,還真不知這是哪裏。廣場上那一趟矮房子是幹什麼用的?
冰心和母親楊福慈、三弟謝為楫在北京的珍貴合影。
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紀念日,蔣介石和兒子蔣經國在戰時陪都重慶的合影。
這位穿軍裝的男子是民國時期四大家族之一陳果夫、陳立夫的叔叔陳其美,同時也是蔣介石的結義大哥。
1956年,張靈甫原配和女兒的合影,雖然長得很像,其實沒有血緣關係。
1924年4月,林徽因、徐志摩與在華訪問的印度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合影。泰戈爾在訪華期間,林徽因、徐志摩負責全程接待
這是戴笠和母親藍月喜的合影。1946年,戴笠乘坐的飛機失事遇難,為避免老人家悲傷過度,毛人鳳一直模仿戴笠為其母寫信。藍月喜則認為自己的兒子還活着,直到1949年藍月喜病逝,她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死了。
關於胡蝶,除了她的演藝事業和愛情,她還有一名私生女,名字叫胡友松。在很小的時候,胡蝶將她交給了朋友收養。長大後的胡友松嫁給李宗仁。
1945年10月,毛主席赴重慶談判後,回到延安和江青、李訥在一起。
1937年,28歲的賀子珍在蘭州辦事處留下的珍貴照片。彼時她正準備前往蘇聯治病,途經蘭州在此停留,並偶遇了戰友朱良才,鏡頭下分別是朱良才、王大成、賀子珍。
192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晚會上的罕見合影。兩人的穿着打扮非常怪異,林徽因手裏還拿着一把大扇子,不知二人演的什麼節目。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考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梁思成學習建築學,林徽因學習美術,兩人都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
晚年的蔣介石常與家人一起外出野炊,享受天倫之樂。鏡頭前,他親自動手為家人們炒制美味的蛋炒飯。他對這種炒飯情有獨鍾,還起了一個別致的名字「黃埔蛋」,這個名字的由來與他在黃埔軍校任校長時的經歷有關。那時,每天早晨,廚師都會為他精心炒制雞蛋,蛋液中拌入蔥花,胡椒粉等調料,再用熱油翻炒而成。這種獨特的味道,讓蔣介石難以忘懷,因而得名「黃埔蛋」。
馮玉祥一家五口的合影,堂堂陸軍上將,竟然和普通百姓一樣,全家人都穿着布衣。馮玉祥一生節儉是出了名的,就連家裏人穿得奢侈都會被說,還有浪費糧食更是他的大忌。馮玉祥他不抽煙,不喝酒,不賭錢,一身布裝,一雙布鞋,始終過着平民的儉樸生活。
1939年9月,斯諾第二次到陝北,再次採訪了毛澤東。
1936年,徐悲鴻帶藝術系學生赴黃山寫生,巧遇張大千,併合影留念。
這張照片拍攝於1950年,中國香港,62歲的杜月笙和30歲的孟小冬在寓所里一起合影。
這是1953年2月18日,毛等人參觀過黃鶴樓後離開時的場景。
這是毛岸英難得一見的老照片,拍攝於1950年,拍攝地點是他在北京上班的地方,也就是北京機器總廠。這一年毛岸英剛和劉思齊結婚不久,還沒有自己的孩子,兩個可愛的小傢伙坐在毛岸英身邊,看樣子和毛岸英挺親近,照片沒說明他倆是誰的孩子,推測應該是工友的孩子。
50年代,楊開智一家四口的合影,那個老太太,就是毛澤東的岳母。這張照片拍攝地點是湖南長沙,照片後排左起:楊瑛,楊開智,李崇德,楊瑛是楊開智和李崇德的女兒。老太太叫向振熙,是楊開慧的母親,想當年,毛鬧革命之初,老人家對他的幫助很大,毛在外奔波,她就在家裏幫忙照顧三個孩子。
金日成1958年的首次訪越之旅是夾在訪華行程之間的。1958年11月21日,金日成率政府代表團訪華,這也是第一次正式公開訪華。在北京和武漢分別停留後,金日成於11月27日抵達廣州。留宿一晚後,金日成28日在越南特別代表團的陪同下,搭乘中方領導人專機,抵達河內。
上世紀70年代,朝鮮首相金日成與他兩個孩子的合影。女兒金敬姬,兒子金正日,兩個孩子一奶同胞,母親為金正淑。
1980年,金正日與父親金日成合影。
1960年夏天,39歲的王光美帶着兩個寶貝女兒,11歲的劉平平和8歲的劉亭亭在北戴河留影。
1966年9月15日,毛在天安門城樓上第三次接見紅衛兵時與陳毅交談。
林立果生前最後一張照片。照片拍攝於1970年夏天的廬山,左二是林立果。與他合影的分別是左起:李作鵬,邱會作,葉群,吳法憲。他們合影的地點位於廬山的著名景點「飛雲攬縱」。這裏常年雲霧繚繞,氣候涼爽宜人,風景美不勝收,是很多遊客必去的打卡地。
照片拍攝於1971年「五一」勞動節,19位同學表情嚴肅,一本正經地擺出各種姿勢,看樣子都是宣傳隊成員。這種形式的拍照,是專屬於那個年代。
這張照片拍攝於1978年的十一招待會上,陳永貴副總理給徐向前元帥敬酒,他們兩位都是山西老鄉。
1967年4月20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上,江青正在大會上講話。
1971年過年,葉群帶着兒子林立果來到李作鵬家,給李作鵬一家人拜年。他們高高興興地留下了這張合影。看前排左一林立果,剛過25歲生日,此次合影僅僅過了半年時間,這個集團就覆滅了。
1983年,毛澤民唯一的女兒毛遠志(中)攜丈夫曹全夫(左)兒子曹耘山(右)到新疆祭奠父親毛澤民時在父親墓碑前的合影。毛遠志是毛澤民和結髮妻子王樹蘭的女兒,從小隨母親受盡磨難,1938年,15歲的毛遠志隨母親歷盡艱難輾轉來到延安。
這張照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大寨幾位領導人在一起。左三:陳永貴,左五:郭鳳蓮。
農業學大寨,李進在大寨參加勞動時,與陳永貴一起交談。
最後的路遙(1992年11月14日19時拍攝於西京醫院傳染科病房)。
2011年9月13日,是林彪墜機溫都爾汗40周年的日子。這一天,林彪女婿、林立衡(林豆豆)丈夫張清林與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的大兒子黃春光、吳新潮、李冰天、邱路光前往蒙古林彪專機墜落處祭拜。
童年金正恩與生母高英姬
這張照片拍攝於1998年,張國榮倚靠在汽車後座的情景,此時的他已經患上了抑鬱症。照片中的他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從其鬱郁的目光中透露出,他註定將會有一個悲情的結局。這一年的張國榮42歲,成為首位擔任柏林電影節評委的華人演員。2003年4月1日,他在愚人節這天縱身一躍,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留給他的粉絲們無盡的悲傷。
2003年4月8日,病入膏肓的梅艷芳參加張國榮的喪禮,她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極度悲傷而體力不支的,在友人的攙扶下才艱難地走進殯儀館,來送別摯友。梅艷芳與張國榮是相處20多年的好友,感情深厚如親兄妹。得知張國榮離世,梅艷芳多日閉門不出,專心致志為張國榮祈禱。為了實現張國榮生前想成為導演的願望,梅艷芳特別請人製作了一個紙紮的攝像機,來告慰張國榮的在天之靈。
流金歲月,1959年,北京,前門外的街景。
京劇四大名旦,左起:程硯秋,尚小雲,梅蘭芳,荀慧生。
1982年初春,上海電影製片廠《牧馬人》劇組在甘肅張掖軍馬場取外景拍攝,為了讓演員儘快進入角色,導演謝晉派劇中許靈均的飾演者朱時茂親自去車站,接從北京趕到甘肅外景地的叢珊。因為兩人是第一次見面,叢珊顯得生疏拘謹。而此時的朱時茂已經非常專業化地進入了角色,同叢珊拍照如同與老友拍照一般自然。隨行攝影師按下快門,便有了這張非常有歷史意義的照片!
1979年,中央廣播說唱團五位演員的合影。照片前排坐着的兩位,左邊是唐傑忠,年齡最大,47歲;右邊是馬季,45歲,馬季戴眼鏡的照片很少見;後排左一趙炎;中間是姜昆,兩人都20多歲。
這是老北京1949年時候的樣子,當時很多的古城牆和古城樓都沒有拆除。
拆毀古城牆最積極的倡議者和支持者是郭沫若,當時的蘇聯專家也支持郭沫若的建議。作為城市規劃師的梁思成提出方案,可以整體保留老北京,另行開發北京新區,他還給出了北京發展規劃圖。但在郭沫若等人除舊立新的鼓動下,古城牆及不少古建築被夷為平地。
得知要拆除永定門時,林徽因拖着病體去找相關負責人,大聲喊道:「你們要後悔!……即使你們以後重建也是贗品!」一語成讖,二十一世紀後,北京向民間徵集舊磚在舊址重建了永定門,但那是沒有歷史靈魂的永定門。
1987年,荷里活巨星格利高里·派克(1916年4月5日—2003年6月12日)訪華,他在遊覽上海時和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在黃浦江畔留下了一張珍貴合影。
1971年,拍攝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時的工作照。劇中洪常青的扮演者——劉慶棠,1976年10月被隔離審查並被開除黨籍。1983年被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積極參加反革命集團罪,反革命宣傳煽動罪和誣告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17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文革」期間,任中央芭蕾舞團革委會核心小組副組長,中央芭蕾舞團黨委書記,文化部副部長,「十大」主席團成員,第四屆全國人大主席團成員。
1984年,成都天府廣場上的毛澤東塑像。塑像面對的大街是人民南路,天府廣場也曾叫人民南路廣場,塑像落成於1969年。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的多尊毛塑像都已拆除,而天府廣場上的這尊塑像卻一直保留。這也是全國唯一一尊全部使用漢白玉石材製作的毛巨型塑像。
1976年10月4日,中南海紫光閣一張罕見的留影。借着微弱的燈光,華國鋒主持了這一次特殊的會議。鏡頭中,張春橋在左排左二的位置,王洪文在左排左四的位置,二位都身穿軍裝,還有一位穿軍裝的坐在王洪文身邊,左排右一是汪東興。這次會議姚文元請假沒有來,以「遺孀自居」的江青,坐在左一的位置。誰都想不到,這張照片拍過兩天後,裏面的三個人成為了階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