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婚姻就是一個「飼養場」,進去的人都會不同程度地「發福」。
這些年,總會看到有人在網上曬出自己和伴侶「婚前婚後」的對比照,並感慨:
婚前是精神帥小伙,婚後成了油膩大叔;
婚前8塊腹肌,婚後胖80斤;
婚前是吃不胖的時髦小姐姐,婚後喝水都胖三斤……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難逃「婚後發福」?「婚後發福」的背後,揭示了什麼婚姻真相?
今天,想從心理學角度和大家聊聊:「婚後發福」與內在情緒的關係。
婚後發福,誰該背鍋?
已婚人士或許都懂:婚後發福,才是生活的真相。
但看到昔日男神女神發福後的形象,以及自己不受控制的身材走樣,還是很想知道:
為什麼好像什麼也沒做,就無端端發福了呢?
除了體質、基因、生娃等基本因素外,婚後發福的本質,可能是內在情緒的超載與身體的自我保護。
兩個人組成新家庭,夫妻關係、婆媳關係都需要磨合,還要承擔經濟、生兒育女等諸多壓力。隨着情緒的不斷累積,如果沒有找到宣洩的機會,時間久了內在空間就會超載,身體就會隨着情緒「膨脹」。
心理研究顯示:人在長期壓力情緒下,腎上腺皮質激素會持續增加,從而改變人體肌肉的分佈,使得脂肪在腹部堆積。
所以婚後發福的女性,大多是肚子脂肪堆積、分層,很難減下去。那些發福的男士,基本是統一的啤酒肚。這就是「情緒超載」後的外在表現。
中年發福的另一個本質因素,就是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機制」。
心理學家榮格說:潛意識總是試着找到平衡。潛意識為了平衡我們緊繃的情緒狀態,會創造多種緩解模式,讓人的狀態放鬆下來。
這些模式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比如當你工作超負荷,卻不願停下休息時,身體就會通過小感冒或腸胃問題讓你停一下;或者當你感覺沒個人空間時,就會不自覺地熬夜,以獲得獨處時間。
關於「發福」,心理諮詢師黃仕明這樣解釋:人在心理脆弱、無力面對事情時,潛意識就會跳出來說,「讓我幫助你找到平衡,帶給你力量」。於是就支配身體儲存更多脂肪,因為潛意識認為:
更肥胖的身體,會讓我們更有力量去對抗那些無力和脆弱。
不同的情緒,
助長不同的「發福狀態」
聊完婚後發福的原因,我們來看看「發福」的種類。要知道,不同類型的發福背後,有着不一樣的情緒訴求。希望你能傾聽、接納並解決自己的訴求。
1
讓人膨脹之「幸福肥」
如果說幸福的婚姻是一把「豬飼料」,那伴侶就是稱職的飼養員。倆人有餐同食,有局同赴,夫婦相隨。一般來說夫妻一起發胖,證明兩個人的婚姻生活是美滿的。
我隔壁有對結婚一年的小夫妻,婚後兩個人都學會了做飯。尤其是男方,下班就買好食材給妻子做晚飯,自己則負責製作每天不重樣的宵夜。於是,在美食和愛情的加持下,倆人肉眼可見地圓潤了。這就是俗稱的「幸福肥」。
伯明翰大學心理學系研究人員,在期刊《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中發表的文章指出:人們與關係親密的人共享食物能讓心情愉悅,會比單獨吃飯的進食量增加48%,其中「社會助長效應(social facilitation)」促進了共餐的激勵機制,增加了食物的消耗。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教育研究所、曼海姆大學、萊比錫大學和德國經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聯合做了一個實驗,TA們選擇了2萬人作為研究樣本,進行了16年的跟蹤研究後發現:婚後前四年,夫妻體重增加的數量通常是單身時候的2倍。
其實我們周圍也有很多「飯搭子夫妻」,一起研究美食,結伴出去探店。對於 TA們來說,身上的每一處脂肪,都是幸福的見證。
2
生活壓力之「過勞肥」
日本心理援助高級輔導師下園壯太認為:過勞肥與過度飲食相關,而過度飲食的深層原因是大腦發出了疲勞的信號。此外,緊張、懼怕、悲傷等情緒也會消耗人的能量。
有網友講了自己的故事:
我先生前段時間接手了一個重要項目,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回家後要開會到凌晨。睡眠不足、工作壓力讓他疲憊不堪。一向不碰零食的他,常常在開會的間隙吃薯片、喝可樂。他說壓力大了就想吃,吃完後心情就好多了。然而,代價就是兩個月長胖10斤。
這種屬於「壓力性進食」,人在高壓下,沒時間運動和休息,只能通過吃來解壓,這就形成了「過勞肥」。
其實女人的過勞肥更甚,並廣泛存在於職場和家庭中。尤其是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女性,一手「搬磚」,一手「帶娃」,還有瑣碎的家務、人際關係要處理。心中鬱積的疲憊、委屈、焦慮可想而知。
加上女性激素影響,她們常常陷入「情緒性進食」。不好的情緒一上來,就想吃高糖、高熱量食物,長久過度飲食,身材想不發福都難。
相比於壓力性進食,情緒性進食更危險,它會選一些特定食物(甜食、油炸食品等),吃的時候愉快,但吃完後負面情緒不會消退,反而會產生新的負罪感。
3
中年危機之「保護肥」
人到中年,會面臨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戰:二胎三胎,老人生病、離世,被裁員或調動,身體衰退或生病,孩子升學就業等等。
演員姜文說過:「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要討老人的歡心,做兒女的榜樣,要關注伴侶的臉色,要迎合上司的心思。」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流砥柱,不敢鬆懈,不敢叫苦。但中年人的危機感和無力感,也需要保護。
所以從進化心理學來看:中年發福是一種自我保護,保護自己順利度過中年危機。
原始社會資源短缺,人們要儲備脂肪應對食物缺乏。進化到現在,中年發福是一種儲備,就像存錢一樣,發福能夠對抗危機情況,防患於未然。
看到一個扎心的問題:「你在什麼時候覺得脂肪是有用的?」
一個高贊回答讓很多網友破防了:「大病一場,一下子瘦了20多斤,才發現竟是脂肪在保護我,不然撐不下來。」
還有人說:
「親人生病的時候,突然發現百般嫌棄的肥肉竟然好有用啊,讓我不費力地肩搬背扛。」
心理學家肖然也說過「脂肪是自我的保護層」。中年發福的脂肪是對傷害的緩衝,更是一種資本和儲備。
如何應對「婚後發福」?
如果你正面臨婚後發福,首先要警惕一點:身體是否健康,BMI是否在健康範圍內。臨床醫學證明,很多疾病都與超重有直接關係。
如果身體出現健康問題,就要積極做好減肥的心理建設。
如果你決定減肥,先要搞清3個問題:
·適合我的減肥速度是多少?
·當壓力大、平台期的時候,我應該怎樣應對?
·我該如何抵抗誘惑性的環境和食物呢?
尤其對於想減肥的中年群體,營養師一再強調:「要根據情緒和年齡吃對食物。優質碳水、蛋白不能缺乏,也要增加鈣鎂的攝入。多吃深綠色食物,獲取維生素 B9,色氨酸等,這些都能促進減重。」
畢竟減肥是為了健康,不要為了一時興起而傷害身體和心理健康,顧此失彼。
而如果你的身體處於健康範圍,只是想做好體重管理,那你可以:
1
釐清自己的內在狀態
對於婚後發福,我們要清楚自己的內在想法:
我是坦然接受長胖呢?還是十分介意身材的發福?
我是單純發福,還是內在空間超載了呢?
傾聽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是為了更好地制訂接下來的計劃。
那麼,該怎麼釐清自己的內在態度呢?
開始前,你可以穿得少一點,站在全身鏡前,從上到下,從前到後,觀察自己的身體。然後給鏡中的身材打分。1-10分,得分高於5分,說明你對於婚後發福這件事,是比較坦然接受的;得分低於5分,說明你內心是十分介意自己發胖的。
雖發福卻無損健康,那麼接受發福也完全沒問題。若不能接受,就要深入挖掘隱藏的創傷、壓力,不要着急減肥,要先清理好內在壓抑的情緒問題。
解決好眼下的問題,做好內在的減法後再去減肥,才是正確的步驟。
2
運用正念導入正軌
當釐清內在的問題和狀態後,就要積極尋求走出壓力的方法。運用正念,將自己的狀態導入正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正念(Mindfulness)」,指有意識地覺知自己當下身體和情緒的流動,並保持允許、非評判的態度。它能讓人保持清晰的思維,更好地管理壓力,增加幸福感。
每當壓力來襲時,不要先自我評判,盲目歸因。試着找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選一個最舒服的姿勢(坐、躺都可以),緩緩呼氣、吸氣讓自己平靜下來。
然後從你的左腳(右腳)開始,依次向上放鬆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通過感受這些部位的狀態是酸、痛、僵硬、舒服來覺察自己的情緒,重新建立身體與意識的連接。
在身體各部分完全放鬆後,再冷靜且客觀地復盤內心的感受和情緒。然後對事件、感受做出客觀的歸因。
如果你正被情緒性進食困擾,也可以用正念來改善:
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選一種自己最喜歡的食物,咬一小口,慢慢咀嚼半分鐘,專注感受它的味道、層次。再想像一下,它從食材到美食的烹飪流程。
正念飲食,就是讓我們練習和食物之間的連接,並對食物產生敬畏之心。從而讓我們用心享受食物,而不只是為了填補我們內心的缺失。
寫在最後
婚姻帶給人幸福和滿足,但也伴隨着苦澀和妥協。
經過一系列「雕琢」之後,你或許會發現那驕傲的雙下巴、挺起的肚皮、厚厚的肩膀,是一種沉穩、踏實、靠譜的氣質。發福的身體代表的是閱歷、自信和成熟。
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只需盡力展現自己的風采。胖瘦無所謂,肩負好自己的使命就行。
所以不論身材如何,我們都要堅定走好腳下的路,坦然面對生活的掠奪和饋贈。接納這有重量的身體、有質量的靈魂,也是一種氣度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