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周刊》8月26日刊文分析指出,中國政府穩定苦苦掙扎的房地產行業的努力已經失敗,該行業的問題會繼續給中國經濟帶來下行壓力。
最近幾個月,特別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會議之後,政府一直在試圖穩定中國的房地產市場。
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高級研究員David Lubin告訴《新聞周刊》,儘管出台了一些措施,包括降低一些地方的首付要求,取消抵押貸款利率下限和放寬購房限制,「但目前仍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措施起到了足夠穩定市場的作用」。
Lubin說道:「感覺中國房地產行業沒有任何真正的改善。6月份,70個城市的房價平均指標同比下降7.9%。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同比降幅。」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史教授、倫敦商務孔子學院副院長鄧剛(Kent Deng)在接受《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在過去的12個月裏,住房市場危機在新建市場,尤其是二手市場都在加劇。我們看到的是,這兩個次級市場的價格分別下降了至少40%,而且沒有跡象表明這種趨勢會停止.」
鄧剛補充說:「實際上,在穩定之前,價格水平可能會進一步下降10-20%。」
根據鄧剛的說法,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底。
鄧剛同意這種看法,即中國政府克服當前危機的計劃已經失敗。
他說道:「政府試圖通過法律手段使房價下跌違法。即便如此,越來越多的抵押貸款持有者未能履行抵押貸款義務。」
鄧剛表示:「因此,銀行被迫以極低的價格拍賣這些拖欠抵押貸款的房產。這反過來又削弱政府對價格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所有抵押貸款銀行都是國有的。很明顯,政府銀行佔了上風,這使得上述法律失去了效力。」
《新聞周刊》給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了電子郵件,請其就此事置評。
根據Lubin,北京並沒有試圖重振房地產市場。他說:「我認為,在這方面,中國的經濟政策有一個主要目標,那就是從根本上永久減少經濟對房地產投資的依賴。」
他說道:「這一戰略有純粹的經濟方面的考慮。把這麼多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真是太瘋狂了。中國GDP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房地產投資創造的,這太瘋狂了。」
Lubin補充說,中國的GDP已經變得過於依賴房地產,從這個角度來看,減少對房地產的依賴,實現經濟多元化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