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7日,居民經過北京的一處住宅小區。美聯社圖片
為挽救房地產市場危機,中共官方5月間宣佈斥資支持地方國企,收購庫存商品房,但具體進展緩慢。一份新的研究報告稱,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未來部分城市可能將「收儲」房源的價格上限設定在同區商品房價格的五折以下。
為落實中央房產去庫存的政策,中國央行5月中宣佈,設立人民幣3000億元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持地方國企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但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業內稱為商品房「收儲」。
據中國華泰證券7月21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截至目前,已有衡水、新鄉、廣州(增城)、昆明等至少20個城市(縣區)對外公佈了收儲細則,包括範圍、房源要求和價格等。
據該報告統計,多數地方政府對於收儲房源的要求,包括必須是已建售的庫存商品房,並已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明,權屬清晰可交易;房源處於交通便利、配套設施較齊全的地區;房源所屬的企業資產負債和法律關係清晰等。這顯示,符合條件的民企建案也有可能被納入收儲範圍。
至於收儲價格,在上述20個城市中,13個城市明確表示將以同地段的保障性住房重置價格作為參考上限。此外,在參考西安、福州保障房將以同區商品房價格5折左右配售後,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未來部分城市可能將收儲價格上限,設定在同區商品房價格5折以下。
報告表示,各地推出收儲細則只是第一步,後續困難在於房企是否接受「收儲」價格,及是否有符合上述條件的房源可供收購。
《中國房地產報》7月19日發文《少有國企願意收購!多地收儲存量房面臨挑戰》指出,在目前「收儲」計劃的推進過程中,各城市表現出了不同的進度和困難。有些城市尚未公佈具體的實施方案,有些城市的落地進展緩慢。同時,計劃實施過程中面臨着諸多挑戰,例如土地成本、市場調控政策變化、資金來源等問題,這些都可能影響到項目的推進和實施效果。
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供過於求,需求持續減少,庫存壓力越來越大。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已連續26個月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