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誤信會降息 高點買房進退兩難

沃夫夫妻開始加班。太太是個語言治療師,現在也得在周末當班,「可以陪小孩的時間變少了。」圖為一家四口。(攝影Alex Horvath╱洛杉磯時報)。

洛時記者╱Andrew Khouri,編譯╱胡立宗

沃夫夫妻Steven與Katherine Wolf沒趕上新冠疫情初期的低利房貸,等到兩人穩住工作、買得起房子時,利息已然兩倍於前。

但一直租屋的他們決定不等了,2022年秋季勇敢買進,部分原因是貸款掮客宣稱利息2023年就會降。最後他們在貝克斯菲(Bakersfield)買了獨棟屋,因為他們想讓兩個小孩有個院子可以活動,但他們倆現在都被月付額壓得喘不過氣。

沃夫先生(Steven Wolf,下同)也以為忍一忍就會過去,一年內利率就會降,轉貸就能每個月少付幾百元。但利率沒降,反而還更高了。

這位37歲的英文教師說,他們都以為撐幾個月就好,但現在看來恐怕很久一段時間都不會降息了。

不只是沃夫家,美國很多人都在利率升高時買了房子,最大原因是地產中介與房貸掮客都說利息很快會降。當然,如果真的降了,計劃還是有機會實現,但高利率再繼續下去,這些人的悔恨就會越大。但對地產中介與房貸掮客來說,不管買或賣他們都有佣金可賺。

一些人開始接第二份工作,一些人挪用了退休積蓄,其他人則說,他們不是已經在賣房,就是準備要賣。35歲的科技人Chelsea Bolinger說,決定買房是個不堪的回憶,「都是因為貸款公司一直說,利率會降、利率會降。」

回到沃夫的現況,他說在以42萬元買下獨棟屋後,與房租相比,每個月的住居費暴增1500元。沒有辦法轉貸以壓低月付額,還款進度因此受限,沃夫開始多加班。太太是個語言治療師,現在也得周末當班,「周末可以陪小孩的時間變少了。」

理論上,利率高、需求低,買房的優點是競價的人少,房價也可能因為需求少而走跌;利率一降,競爭就會非常激烈。但缺點是月付額會很高,除非利率真的走低,而且順利轉貸。無怪乎有些人說,「買屋是一輩子,利率總是高高低低」(Marry the house. Date the rate.)。

轉貸的成本也不低,光是手續費、結清費就有可能要幾千元,而貸款人得先算好省下的月付額到底值不值得轉貸。

NerdWallet的房貸專家Holden Lewis說,基本上,利率要比貸款時低上0.75%,轉貸才值得。30年期房貸利率目前為6.9%,房貸放款協會(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評估,2025年第四季的才有可能降到5.9%。

另外,降息不保證轉貸後的月付額一定會變少,如果欠繳房貸導致信用評等變差,新貸款的月付額可能還比原本的高。而且,有些放款業者會打着「現在買,之後轉貸」的招牌,強調一定期間內轉貸,他們會少收手續費,但Holden Lewis說,這些方案的利息、手續費可能原來就灌過水,所以貨比三家不吃虧。

不過,也有不後悔在利率高點買進的人。Amy Ramirez與妻子Noelle3月才剛在聖伯納汀諾縣的庫卡蒙加牧場市(Rancho Cucamonga)買了四房住宅,外帶泳池與遼闊山景。她們賣了大洛杉磯的房子,因此財務沒有問題,還能享受更大空間。

Amy Ramirez不是基於降息的期待而買的,而是因為利率一旦降低,這間房子必然會有一堆人搶,「所以現在買剛剛好」。加上她們在本來在洛縣西柯汶那市(West Covina)就開了家s'more店,交通也算方便。

目前雖然還沒有出現2000年代的崩盤跡象,但是利率居高不下,付不起房貸的對象就很可能導致法拍數量大增,引發房價崩盤。幸好,房價還在上升,苦撐的貸款人還有機會脫手;而且經過次貸風暴,銀行現在的放款審查都很嚴,萬一繳不出月付額,銀行也願意通融,避免法拍引發更大風險。

華府智庫「都會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的Housing Finance Policy Center負責人Laurie Goodman就認為,這次應該不會重演2000年的惡性循環,法拍數量不會太多。

苦撐的沃夫說,回顧過去他現在學到了,買房子時一定要問沒有利害關係的第三人,因為房貸掮客號稱利率會降到6%以下,他根本就不了解萬一沒降的風險何在,「我又不是財經專家,只是個英文老師」。

沃夫的房貸商PrimeLending則說,他們都會考慮貸款人的還款能力,而且也不會「保證」貸款成本的變化,「房貸市場本來就是瞬息萬變,我們只是提供現在潮流的資訊,與專業分析,這些不是(沃夫理解的)保證」。

至於未來,沃夫說他可能會搬到東岸的馬利蘭州巴爾的摩,如果新工作能談定的話。因為出租的租金可能還不及房貸月付額,所以他們已經開始賣了,而且也沒預期能夠拿回頭期款。

過了沒幾天,沃夫捎來消息,說他的房貸掮客鼓勵他立刻在巴爾的摩買房,以免利息降了競爭變多。沃夫說,掮客一樣保證會放款給他們。

(原文來自洛杉磯時報,原文連結:They bought homes with the intention to refinance. Now they're stuck)

沃夫一家可能會搬到東岸的馬利蘭州巴爾的摩。(攝影Alex Horvath╱洛杉磯時報)

前景是沃夫家的狗Copper,後面的沃夫正在教兒子寫功課。(攝影Alex Horvath╱洛杉磯時報)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7/206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