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上海生育率跌至0.6,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近日,上海市衛健委官網發佈了《2023年上海市人口監測統計資料主要數據匯編》,在前年絕對低位0.7的基礎上,再次大幅下滑至0.60,消息引發熱議。

上海核心城區如黃浦、徐匯、長寧、靜安、普陀、虹口等,均已跌破0.5,意味着平均兩對夫婦才有不到1個孩子。

2023年,上海常住人口一孩率為66.24%,二孩率為29.10%,多孩率為4.21%。

2023年,上海戶籍人口一孩率為74.03%,二孩率為24.02%,多孩率為1.84%。

2023年,上海總和生育率為0.6,戶籍人口平均初育年齡為31.66歲,平均生育年齡為32.56歲。

從數據對比看,2022年,上海總和生育率為0.7,戶籍人口平均初育年齡為30.36歲,平均生育年齡為31.18歲。

根據官媒報道,上海戶籍人口女性平均初育年齡,總體呈現不斷推遲的趨勢。

2015年為29.01歲;2018年為30.1歲;2019年為30.29歲;2020年為30.73歲;到了2023年,已經上升到31.66歲。

從幼兒園入學統計數據來看,生育率跌至0.6也是確鑿無疑,短短五年時間,入園的孩子減少了近一半。

造成這個現狀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長,研究生教育普及,自我選擇更多,文化經濟程度越高的地區,晚婚、晚育現象也確實更加普遍,這是客觀自然規律。

高社保、高醫保繳費基數,也讓年輕人壓力更大,生育成本高昂,孩子教育成本高昂,房價高昂。既然無法選擇與時代對抗,便選擇與時代躺平。

不過,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對未來的孩子是重大利好。

新生兒總量的下滑,入學擇校壓力會大大減輕,再加上雙減政策,在義務階段小朋友競爭壓力驟降。

孩子少了,學區房就沒有溢價,到時候學校求着大家進,家長也不用雞娃了,可以輕鬆過周末,國家也會大大的補貼有孩家庭。

並且,即使國家解決了住房、教育的壓力從趨勢上也無法抑制生育率走低。

比如,新加坡幾乎解決了有關生育的一切問題——住房、收入、醫療、教育等等,但在生育率方面依然走低。其中華人從2013年的1.05變成2023年0.81。

另外,台灣地區的各主要城市生育率也顯著低下,只有0.87。

因此,以後像上海這樣的城市,要保持人口增長只能靠對外來年輕人口的虹吸,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繼續放鬆甚至廢除戶籍制度。

從購房上看,學區溢價將越來越低,普通房子回歸住房屬性,房價理性下跌或將繼續,尤其是二手房。

生育率持續下降,今天買的房5年、10年後誰來接盤是個問題,大家預期越來越明確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金融街1號狙擊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3/206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