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沉睡海底80年 美二戰傳奇潛艇「哈德號」現蹤

二戰期間戰功赫赫的美國海軍潛艇「哈德號」(USS Harder),在時隔80年後,終於在菲律賓呂宋島附近的南海海底被發現。此為「哈德號」潛艇資料照。(維基公有領域)

美國海軍歷史和遺產司令部(NHHC)日前宣佈,二戰期間戰功卓著的美國海軍潛艇「哈德號」(USS Harder),在時隔80年後,終於在菲律賓呂宋島附近的南海海底被發現。

綜合媒體報導,「哈德號」的沉沒地點位於呂宋島北部海域3,000英尺(914.4米)深的海底。自主水下載具(AUV)捕捉的畫面顯示,該潛艇保存「相對完好」,除指揮塔後方受損之外,其它部位幾乎完好無缺,船身仍保持直立狀態。

NHHC表示,該部門的水下考古處是根據「失蹤52項目」(Lost52 Project)行政總裁蒂姆‧泰勒(Tim Taylor)提供的數據,才得以找到「哈德號」的殘骸。

「失蹤52項目」致力於尋找在二戰期間失蹤的52艘美國潛艇。而「哈德號」的發現是該項目的第九個收穫。該項目團隊通過研究「哈德號」最後一次戰鬥的記錄,並利用船載聲納和自主水下載具進行搜索,從而成功定位了該潛艇的位置。

泰勒表示:「哈德號是二戰中最著名的潛艇之一,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是一項重大的歷史性發現。」

「哈德號」於1942年12月2日投入使用,在前四次巡邏任務中擊沉了多達14艘日本軍艦和商船。在1944年3月至7月的第五次任務中,「哈德號」在短短四天內就擊沉了3艘日本驅逐艦,同時重創另外兩艘船艦,對破壞敵軍戰鬥力起到了關鍵作用。

1944年8月初,「哈德號」駛至菲律賓巴丹半島附近開展第六次巡邏任務,當時它在8月22日與另一艘潛艇配合,成功摧毀了2艘日本護衛艦,隨後沿着呂宋島海岸向北航行,尋找更多目標。

到了8月24日上午,「哈德號」與日本護航艦CD-22展開激戰,並向對方發射了三枚魚雷但未命中,隨後反被CD-22發射的一系列深水炸彈擊沉,「哈德號」的傳奇指揮官薩姆‧迪利(Sam Dealey)與另外78名船員隨同潛艇很快沉入大海。

值得一提的是,「哈德號」因其在二戰中的顯赫戰功獲得了1次總統單位嘉獎和6枚戰鬥之星;而其指揮官迪利則被追授榮譽勳章。

對於這一發現,NHHC主任、美國海軍退役少將塞繆爾‧J‧考克斯(Samuel J. Cox)在一份聲明中說:「哈德號是在不斷取得勝利的過程中被擊沉的。我們需要謹記的是,勝利是有代價的,自由也是有代價的。我們非常感激『失蹤52項目』,讓我們有機會再次向哈德號的英勇船員們致敬。」

NHHC則表示,這艘沉艦「代表了為國捐軀的海員們的最終安息之地,即屬於戰爭墓地,各方都應該對其予以尊重」。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記者張雨霏編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5/206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