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示威潮席捲美國多所大學 處置方式與中共有本質區別

近幾周以來,美國多所大學出現了以哈以衝突為議題的抗議行動,有些校園裏,有警察出動抓捕甚至毆打示威學生和教授。這些景象在中英文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爭議,有人將其與中共等威權主義國家對民眾示威的鎮壓相提並論。但觀察人士認為,兩者之間還是有本質的不同。

2024年4月29日,抗議者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搭建的營地周圍遊行。

近幾周以來,美國多所大學出現了以哈以衝突為議題的抗議行動,有些校園裏,有警察出動抓捕甚至毆打示威學生和教授。這些景象在中英文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爭議,有人將其與中共等威權主義國家對民眾示威的鎮壓相提並論。但觀察人士認為,兩者之間還是有本質的不同。

中共發佈解決巴以衝突的立場文件提出五點建議

這一波美國大學校園裏的示威潮波及東西南北多所大學。其中,位於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是最早,也是最受媒體關注的校園之一。

當地時間周二(4月30日)凌晨,哥倫比亞大學裏的學生示威又達到了新的高潮。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等媒體報道,幾十位學生在零點後進佔了校園裏的一棟教學建築,並利用各種障礙物阻擋外人進入。而就在這一事件爆發前,哥倫比亞大學的發言人還表示,校方持續在和示威的學生談判,要求他們撤除在校園裏搭建的帳篷,以不影響到5月中旬要舉行的畢業典禮。

據報道,當地警方目前還在外圍警戒。他們表示,如果收到校方的請求,將及時對這一態勢作出回應行動。到本台發稿時為止,這一緊張形勢還在繼續延燒中。

2024年4月30日,美國紐約警察在排隊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校園的學生和工作人員周圍設置路障。(美聯社

維持秩序的警察

但在這波示威潮中,尤其引起輿論關注的是各校園警方和示威學生之間的衝突。不少報道和社媒視頻顯示,在一些校園,維持秩序的警察採用暴力手段清場示威人群。位於美國南方佐治亞州的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里,警方毆打並抓捕了示威學生,甚至還強行帶走了前來保護學生的哲學系主任Noelle McAfee教授。

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的中共留學生Emily對本台記者介紹說,紐約警方有派警員來學校維持秩序,但行為還比較節制,「並沒有暴力事件,那些被拘留的學生很快也被放出來了,並不是很嚴重。但他們(警方)確實有進校園進行驅趕,但只有一次,而且是在最開始的時候,後來就沒有來警察了。」

但Emily並不認同校方找當地警方來維持秩序的做法,「第一,這些學生沒有造成任何人身傷害,也沒有帶來任何財產損失,沒有對學校造成任何違法的行為;並且他們也沒有違反任何人的權利,也沒有對任何人進行人身攻擊。」她說,這些學生只是在學校的草坪上搭帳篷,行使自己的言論自由。

大學校園裏,警察與學生的衝突也在以英文為母語的美國學界引起了不滿。有學者在社媒X上發帖,質疑這些大學校方以及警方的做法。在韓國延世大學任教的中共問題專家魯樂漢(John Delury)在X平台上發帖說,「如果美國大學允許像這樣對待自己的學生,那麼他們又有何道德權威來譴責香港對學生的殘酷鎮壓,或者為白紙抗議中的勇敢學生喝彩呢?」這條發言得到了一些其他英文學者的附和或轉發。

Emily說,美國的這種情況和中共難以相比,「他們(紐約警方)來抓人更多是為了維持秩序、保障安全,並不是說來鎮壓;他們來抓人是因為學校下令了,如果學校不下令,他們是不會抓的。這是紐約警方的警官說的,中共警察出現的目的則跟他們完全不一樣。」

目前身在華盛頓的原天安門學運領袖李恆青也一直在觀察這場席捲美國多所大學的示威潮。他的女兒正在美國一所頂尖大學就讀大四,他也擔心自己的女兒捲入抗議並因此受到傷害。但他對本台記者說,美國警方去大學校園平息抗議活動和中共警方類似舉動的初衷並不一樣。以往經驗表明,中共警方出動背後的動機往往是政權感覺受到威脅。

李恆青回憶說,當年他在參與天安門學運時,周圍的人並沒有要推翻政權的想法,「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沒有想推翻政府,或者是通過合法的辦法把共產黨給和平演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種想法。但結果怎麼樣?結果他們(當政者)恐懼。」他強調,1989年六四大屠殺的時候,中共政府派來的可不是警察,而是以二十萬的軍隊包圍北京。在6月4日清晨,李恆青是最後一批從天安門廣場上撤退的學生之一,他親眼看到了中共軍隊對示威民眾的屠殺。

李恆青說,在面對民眾抗議時,與中共政府相比,美國政府的一個根本差異是,她是一個民選政府,「所以美國政府是有合法性的,她不擔心通過民主運動或其他方式,政權被推翻。」

2024年4月30日,抗議者佔領了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漢密爾頓大廳的入口,並封鎖了該大廳。(美聯社)

與佔中運動並不一樣

美國校園裏的學生示威雖然得到了不少同情,但周二早上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佔領學校建築的行為讓抗議行動升級,又引發了外界的爭議。李恆青不太認可抗議者故意佔領校園建築的行為,他認為這種破壞行為有些過界了。

哥大學生的佔領行為與十年前發生在香港的「佔中運動」似有相似性。2014年9月,香港民眾爭取特首和立法會實行真正普選的訴求受到香港政府的阻撓,遂發起以罷課為標誌的反對運動,隨即演變成佔領香港政府總部外廣場的行動。

但海外政論刊物《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分析說,美國校園抗議和香港佔中運動之間還是有重要差別,「佔中是一種公民不合作運動,是抗議者有意去做一些違反法律的事情,同時這也意味着抗議者願意接受由這種行為引起的法律後果。」

胡平強調,佔中運動背後的香港是一個有法治、但民主程度不足的政治體制,通過正式的途徑很難讓這種政府聽取民眾的訴求。而在美國社會,民眾通過和平抗議或正式途徑也能達到讓政府傾聽民意的目的。

胡平認為,美國校園裏的抗議活動與公民抗命行動對法律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校園抗議)有點為了破壞而破壞,只求從破壞行動中引起社會關注,對於由此導致的法律後果,他們並不是特別放在心上。」他說,香港佔中運動的抗命行動本身則體現了對法律的尊重。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01/2049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