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如果沒有十字軍東征,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探索文化|世界史」

歷史就是被諸多特殊事件推着走,很難說是在前進還是後退,而那些特殊事件,有許多也是莫名其妙。

十字軍東征,可謂這種事件的代表,對整個世界都造成了巨大影響。誰都聽說過十字軍東征,但能說出東征次數的人就不多了。都怪這件莫名其妙的事又進行地亂七八糟,很難理出頭緒,我看一次就頭疼一次。

但是對人類歷史影響如此重大的事件,怎麼着也該多少了解一些。

我們之所以研究歷史,不是為了要知道未來,而是要拓展視野,要了解現在的種種絕非「自然」,也並非無可避免,未來的可能性遠超我們的想像。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

❀❀❀❀❀❀❀❀

11世紀末,伊斯蘭世界興起,古老的拜占庭帝國卻急劇衰落,土地被瓜分,最終形成伊斯蘭對拜占庭的包圍趨勢。1095年,拜占庭暫且放下與西羅馬的宗教分歧之爭,向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Pope Urban II)發出請求,希望歐洲能幫助擊退穆斯林勢力。

烏爾班思考權衡的細節我們不得而知,也許是看到了遏制伊斯蘭教對保護基督信仰的重要性,也許是感覺抓到了再次建立強大而統一的基督教世界的機會,也許是那些關係不錯的意大利商人耳邊吹風的效果——比薩、威尼斯、熱那亞等眾意大利城邦在地中海的商業地位上升因此胃口越來越大,他們開始幻想再去佔據近東的市場。

與此同時,前往聖地耶路撒冷的朝聖者,也帶來基督徒被土耳其人欺負的故事,令歐洲人聽了着實憤慨。

烏爾班開始了巡迴演講,他得到自己同胞——法蘭西人的大力支持。事實上,約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征,一直是法蘭西人的主舞台,日耳曼人做配。

於是,大赦下重獲自由的罪犯、擺脫了領主的農奴、被貧困折磨的流民、打算通過東方冒險創造財富的商人和領主、以及部分騎士,組成了神聖的十字軍東征隊伍。

我們沒辦法確定這場東征的正式出發時間,因為在教宗的命令之前,已經有許多人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向着想像中的耶路撒冷出發了——你當然不會相信,11世紀一名普通的法蘭西或日耳曼農民能知道耶路撒冷的確切位置。

但無論如何,在大批人因飢餓、疾病、以及在路上的擄掠活動中失去性命之後,由兩大貴族率領的正規軍還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以無數生命為代價。他們先是在安條克(Antioch)建立了獨立城邦,接着拿下了耶路撒冷,這是1099年7月。

君士坦丁堡、安條克、與耶路撒冷的位置

還不到半個世紀,1144年伊斯蘭人捲土重來,收復了部分土地,歐洲被震撼,十字軍東征的需求再次被喚醒,這次連國王都參加了。

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 of France)帶着他的埃莉諾王后以及王后的各式珠寶華服,雄赳赳氣昂昂的處罰——最終進入耶路撒冷的只有路易和他的女士們。日耳曼的康拉德三世(Conrad III of Germany)在飢餓與穆斯林的圍攻下也到了聖城,但殘留士兵所剩無幾。

雖然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以荒誕收場,但畢竟聖城還在,不過新的威脅馬上又來了…

1175年,薩拉丁統一了埃及和敘利亞,跟耶路撒冷的拉丁王國勢均力敵。雙方經過了十來年各種大小摩擦,最終以薩拉丁攻下耶路撒冷、並奪得「真十字架」而結束。

雖然薩拉丁殺起歐洲的騎士們毫不手軟,但對耶路撒冷的平民十分寬容,有贖金的被釋放,沒有贖金的最終也幾乎全被釋放了。

於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無可避免地到來了,這次的C位人物是英格蘭英雄——雖然他也沒在英格蘭待過多少時間——國王獅心理查。

獅心理查的神奇之處在於,他展示自己軍事能力的舞台並非只是近東、也包括前往近東的路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西西里的墨西拿(Messina),收穫4萬盎司;路過塞浦路斯也順便將它征服下來。比理查早到亞細亞的法王菲利普圍攻阿卡(Acre)數月,折損兵士數千,理查來後幾個星期就料理好了。

到達近東的獅心理查繼續所向披靡,甚至是更加英勇無畏。而對面的薩拉丁也不是吃素的。

也許正因為兩位都是出色的軍事管理人才,惺惺相惜,傳奇才發生。

並沒有大規模的戰爭爆發,兩個人簽訂了停戰協議,各有退步地規劃了巴勒斯坦的版圖,人民開心地迎來了和平。

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推薦一部電影——《天國王朝》,這部2005的片子由雷利·史考特製作,大牌雲集、獲獎無數。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是歐洲之恥,經由此役,威尼斯商人貪婪無恥的刻板印象算是被釘在歷史上了。

1202年夏,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隊伍從威尼斯出發了,帶着進攻亞德里亞海重要港口扎拉(Zadar)的「偉大」目標。因為如果他們能為威尼斯人取得扎拉,威尼斯人——這次十字軍的金主——便將軍隊欠下的債務一筆勾銷。

雖然教宗極力譴責這筆不道德的交易,但扎拉還是歸了威尼斯。

這時候對手又來助攻——拜占庭帝國發生政變,流亡的王子來到威尼斯請求支援。

君士坦丁堡,彼時歐洲最富有的城市!征服她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誘惑。雖然教宗還是極力譴責,顯然很多人無法拒絕這份誘惑。

當然了,堂堂十字軍怎麼能以征服基督教城市君士坦丁堡為目標呢?還不是因為流亡王子許諾,事成後一定不遺餘力傾囊相助他們收復聖地這一偉大理想。

故事的結局很悲慘。

君士坦丁堡在一次次戰鬥中被蹂躪、摧殘。清真寺(是的,君士坦丁堡允許穆斯林人在此生活)陷入熊熊大火之中,東正教堂被洗劫一空。一千多年間積聚起來的金銀珠寶、聖物、藝術品,皆被瓜分。書籍文物更慘,有些被當成可賣的貨物帶回了歐洲,更多的都遺失或者被毀了。

如今你去威尼斯,一定會讚嘆聖馬可教堂上那四匹青銅駿馬好神氣。它們是1982年上崗的。在此之前這裏是另外四匹駿馬,曾經,它們俯瞰着的是君士坦丁堡。而舉世無雙的聖馬可寶庫......你現在知道了那些珍寶都來自何處。

後來,歐洲又陸續進行過三次東征,但都未能掀起太大水花。至於第八次和第九次都不能算是十字軍東征了,分別是法王路易九世登陸了突尼斯,啥也沒幹就病死了;第二年英格蘭的愛德華王子倒是進了阿卡,啥也沒幹就走了,因為要趕回英格蘭爭做愛德華一世。

至此,十字軍東征的歷史落下帷幕。

❀❀❀❀❀❀❀❀

雖然充滿了荒誕、掠奪與死亡,十字軍東征這件事還是給歐洲帶去很多正面影響,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他們發現原來遙遠地方生活着的那些異教徒,也有着自己璀璨的文明、藝術、甚至更有教養。

最具代表性的是進行第六次東征的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這位通曉阿拉伯文的年輕皇帝與穆斯林蘇丹卡米勒(Al-Kamil)會面後相談甚歡,溝通了彼此在哲學、文學和科學上的研究,最後仗也沒打,簽署了一項和平協議。

阿拉伯詞彙、更多的東方水果蔬菜都流入歐洲,也許是受東方釉彩玻璃的影響,歐洲的大教堂上開始出現漂亮的染色玻璃窗。基督教醫生從穆斯林人那學到了許多精妙的醫術,外科手術獲得飛躍。

貿易,意大利人最喜歡的貿易發展起來。經濟被盤活,工業得到發展,銀行業萌芽,城市逐漸壯大。

文藝復興的種子,有了發芽的土壤~

❀❀❀❀❀❀❀❀

最後,讓我們回到開頭赫拉利的觀點——「現在的種種絕非『自然』,也並非無可避免」。

如果沒有十字軍東征,歷史會怎樣發展呢?土耳其人會更早得到君士坦丁堡?東西方因宗教差異而生出的鴻溝更深更大,因此影響貿易往來?或者正相反,由於沒有戰爭的摩擦,順其自然的貿易行為增進了雙方的文化交流,反而縮小了宗教差異帶來的距離?

站在上帝視角回看過去的我們,很容易覺得一切發展都是必然的因果,每個歷史事件都是當時的社會因素和人文因素累積而產生的結果。

其實,歷史有許多偶然。

很多時候,就因為一兩個關鍵人物的剎那決定,便影響了幾百年的人類命運,比如求助了西羅馬的那位拜占庭皇帝。

即使知道了過去種種皆為偶然,未來有無限想像,人類就可以創造更好的明天嗎?

這個問題該屬於哲學家,我一想更頭痛了。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英倫歐陸深度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19/199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