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譯叢:共產主義的致命弱點、威懾力和汲取蘇聯教訓(下)

來源:ChinaTalk

作者:Jordan Schneider&Stephen Kotkin

譯:蘇利文

史蒂芬·考特金是他這一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之一,對於那些對共產主義抱有病態迷戀的人來說,他是最接近羅伯特·卡羅的人。他最出名的著作是斯大林傳記的前兩部分。《磁山》、《避免世界末日》和《非文明社會》也是必讀經典。

史蒂芬對中國抱有濃厚的興趣,在過去幾年裏,他的《話中國》時事通訊打開率達到了96%。

假設考特金主持美國對華外交政策

J:[3月6日],習說: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實施全方位的遏制、包圍和打壓,給我國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習近平在公開場合的這種新說辭,你有什麼看法?

S:很痛苦,不是嗎?他現在感受到了。我們從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和助手馬特·波廷格,以及特朗普政府那裏(有時表現笨拙,因為「特朗普」和「政策」很難放在同一句句子裏。特朗普是總統,但他的幕僚很出色,他的一些內閣官員也是),我們看到對華政策發生了轉變。

我們從一個童話般的幻想中,從一個現實中不存在的中國,以及建立在童話般想像之上的接觸政策中走出來,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國正在做什麼,以及它在這場遊戲中的走向;我們在這場遊戲中的走向。這實際上是更好的接觸政策的基礎,也是更好的外交和穩定關係的基礎。

試圖通過外交手段來穩定關係的努力(基於幻想和對中國體制本質及其發展方向的誤解)是不可持續的。

因此,我們現在所處的緊張局勢的升級,實際上更有希望實現兩國關係的穩定。因為它更現實,更準確,更具實驗性;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雙方的運作方式,以及雙方的優勢和劣勢。

因此,我對當前的形勢相當樂觀——前提是我們正開展外交活動,因為強大、威懾、亮出獠牙、實施出口技術管制並非目的,而是達到目的手段,而這個目的必須建立在更穩定的關係上。

拜登政府抱怨——毫無疑問這確實不爽——中國拒絕接觸,拒絕會晤,他們不想再進行外交接觸。因此,我們會出現在世界上每一個首都,飛往所有東盟成員國的首都,飛往我們所有盟國的首都,飛往所有南半球的首都,並宣佈:「我們願意與中國外交接觸,以下是我們希望討論的十五個問題,但中國不肯與我們會面。讓我們立即會面吧,你想在哪見都行。」

依據事實,中國沒有回應拜登政府外交接觸的提議,他們認為美國人過於咄咄逼人,我想說:「讓我們主動出擊。讓中國處於被動地位。」

中國人喜歡說美國在遏制他們崛起:他們認為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百分百地阻礙中國的發展。然而接下來,他們卻喜歡說:「哦,沒人能阻止我們。沒人能阻擋中國。」我們對此的應對是,否認我們試圖遏制他們,否認我們試圖阻止中國的崛起。

沒人相信這種回應。中國人不相信;南半球國家不相信;甚至我們的一些盟友也不相信——我不確定我們一方究竟有多少人相信。因此,即使拜登政府認為這是真實的陳述,但這不是正確的回應。

正確的回應應該是:「說我試圖遏制你的發展,但你又說沒人能夠阻擋你。那你害怕什麼?既然在全世界宣稱沒人能夠阻擋你們,那為什麼要為我們想要阻擋你們而發怒呢?」

這就是如何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應對。這樣你才能贏得這場辯論。這就是你在外交上相互讓步的方式,不僅對中國人,也是對所有正在傾聽和觀察這種對世界秩序與穩定至關重要的關係的人說。

現在,我們有習近平說「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因為他們試圖遏制我們。」我對此的看法是我們做對了一些事情,因為習近平正試圖將其當作自己無能和失敗的藉口。我不同意(很多中國觀察家的觀點)習近平是美國的代理人——也就是說,他正在全方位地、積極地侵蝕中國的權力:他正在毀壞中國的聲譽,正在削弱中國的戰略地位。

歐洲(安格拉·默克爾)試圖在喬·拜登就職前幾分鐘與中國匆忙達成一項貿易協議,以安撫中國。這是歐洲在對華政策上與美國拉開距離的舉動。結果怎麼樣?習近平不理睬歐洲以犧牲美國為代價來取悅他。他在拜登政府上台之前就拒絕了歐洲試圖削弱美國地位的企圖。

我能理解為什麼你會認為他是美國代理人,認為他正在為我們工作。但我們不能那樣說話。我們必須用「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國家。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需要我來解釋中國的偉大。不需要去兵馬俑就能看到中國的偉大。它無處不在,存在於我們共同的文明中,如此多的創新和成就——(中國)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而且將繼續如此。」

這就是我們談論中國的方式。我們熱愛中國。我們對中國印象深刻。中國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我們希望與中國共享這個地球。

問題是:我們將在什麼條件下共享這個地球?

會發生類似韓國樂天在中國遭遇抵制的情況嗎?會試圖採取那些對我們的朋友澳大利亞強加的那14項要求嗎?會是他們對香港所做的那個《國家安全法》嗎?會是新疆、西藏正在發生的現狀嗎?共享地球的條件是什麼?

對此我要回答:我們需要提供(比中國提出的條件)更好的條件,但我們需要通過談判來達成這些條件。而談判的方式是:要主動出擊,不是反華,而是親華;要區分習近平和中國;區分政權和人民、國家、文明和歷史——然後說:「我們將與你的政權打交道,因為你現在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但我們不會按照你設定的條件來打交道,我們要按自己的方式來打交道。如果你不想談,我們將昭告天下你不想談判。」

為什麼我們要關閉孔子學院?好像我們害怕他們似的,好像我們同共產主義政權一樣?我們在史丹福大學開設了孔子學院——我們熱愛中國文化,我們的文化是多元的,不會排斥某些思維方式、某些觀念、某些議題。事實上,共產主義可以成為議題之一。我們可以讓共產黨官員在我們自己的孔子學院做關於共產主義的講座,我們並不害怕多元化。我們熱愛中國文化,我們熱愛他們所取得的了不起的成就,我們必須與他們共享這個世界。

但是,我們想要一個法治、開放的社會,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規則和互惠為價值觀和關係準則的世界。如果我們無法在與中國的關係中實現全部,那我們就必須儘可能多地爭取,同時施加壓力和外交手段。

有一本《喬治·舒爾茨新傳記》,喬治曾經是我在胡佛研究所的同事。昨天我們去了他的研討室安妮伯格廳,他在那裏主持了數十年的討論,包括對華政策。讓我們記住,舒爾茨是一位外交家,他一生都致力於達成協議,問題始終是這些協議的具體條款。這是我們的基因,是我們能夠做到的。

所以不是為了強硬而強硬。不是要「把中國趕出地球」,我們做不到,也不該這麼做,那樣做只會毀掉我們自己。我們是一條船上的。關鍵是那筆交易的籌碼。

我喜歡這個局面,現在習近平試圖利用美國的壓力作藉口來掩蓋自己的失誤以及體制的弱點。把中國人排除在外是愚蠢的;把習近平排除在外是愚蠢的;認為他是美國代理人是愚蠢的,會繼續把事情搞砸。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只有在別人替你做事的時候,才能走得更遠。我們必須自己承擔一些責任。

里根大師課:同時維護價值觀和利益

J:我們現在胡佛研究所。2006年,一部關於蘇聯解體的中國中央電視台紀錄片援引羅納德·里根的話說,

目前世上正在進行的鬥爭,最終決定因素不是炸彈和火箭,而是意志和思想的考驗。

把這個想法應用到我們剛才的討論中。

S:這句話放在今天是否比里根當年提出時更為現實?

人們很難理解里根。有太多的黨派偏見,他是一個複雜的人物。威廉·因博登《和平締造者:里根》一書非常出色,我強烈推薦這本書。

里根同時是兩個角色,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他是運動保守派:他相信上帝;他在他的外交政策和國內政策演講中都談到了基督教和上帝。這就是為什麼因博登能理解里根(他之前寫過一本書,論及宗教在冷戰和美國外交政策中的作用)。

同時,他又是一個善於交易的人,與舒爾茨或詹姆斯·貝克等同類:自由市場和開放社會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最終,問題的解決在於達成協議,找到促進繁榮與和平的方法。有時為了得到更好的結果需要做出一些讓步。這就是交易的本質。讓運動派人士做出任何讓步通常都很困難,原因是在細枝末節的交易過程中,純粹性(我不知道這個詞是否被「污染」了)會受到一些影響,光芒可能褪色。

因此,里根的魅力在於他同時是一個運動保守派和一個善於交易的保守主義者。他之所以成為一個善於交易的人,是因為他同時具備了運動保守派的特質——希望實現和平的世界。實際上他希望終結核武器。他相信,並基於這些信念願意進行交易。他是一個獨特的人,把交易能力和運動保守派的特質結合在一起。

對里根來說,他可以去莫斯科,會見異見人士,包括福音派基督徒,他們是蘇聯歷史上最大的一群異見人士。並非憲政派、也非西方自由派願意為信仰而犧牲生命(儘管他們中的許多人都願意),而是福音派基督徒,他們願意為自由地信仰而獻身。里根會去見他們,然後再與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會面。他兩者兼顧。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ChinaTalk/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29/193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