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學者發言引熱議:「給生孩子的人發薪水」

5月12日,一條名為「專家建議給生孩子的人發薪水」的短視頻登上熱搜榜。視頻中,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學者黃文政提出「生孩子養孩子本身就是一份工作,應是有收入的」「生育率低的根源在於沒有建立有效的生育激勵機制」等觀點,視頻迅速引發大量討論。

資料圖據圖蟲創意

有網友認為物質獎勵確實有利於鼓勵生育,但也有許多人質疑把生孩子視為工作的觀點存在倫理問題——給生孩子的人發薪水是否意味着不生育者在繳納「單身稅」,以及更為關鍵的經濟基礎——薪水從哪裏來?

黃文政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網上流傳的視頻是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答中印人口問題的一個片段,希望網友等完整版視頻放出以後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觀點。

回應爭議:

提出建議的初衷

是緩解當前生育率過低的問題

黃文政說,自己提出這一建議的初衷是緩解當前生育率過低的問題。在他看來,解決生育率過低最重要的是調整分配結構,對生育子女者實行分配補償。

「過去的觀念是養兒防老,現在養老則要靠養老金,養老金不考慮被發放者生了幾個孩子,但養老金要靠年輕人來賺,所以生育更多孩子的人實際上對養老金的貢獻更多,得到的卻和其他人一樣。」因此,在黃文政看來,當前的養老金分配製度對於生育子女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發放生育津貼則是一種補償。

在黃文政眼中,他把生育視為工作、把生育津貼視為工資,在他看來,「生育比絕大多數的工作要有意義。」

對於政策執行方面的問題,黃文政回應道,自己只是提出一個由國家對生育者進行激勵和補償的思路,並沒有做出更加細緻的政策模型,需要全社會各方面來共同努力。

對於網友們「發放生育津貼就是變相收單身稅」的擔憂,黃文政提出:「生育率提高了,經濟活起來了,對全社會都是有好處的。」

觀點:

社會必須作出整體性改變

提高對生育的重視程度

2023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2年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發現,1961年,中國人口總數比1960年有所下降,而從1961年開始,便一直處於連年增長。61年來,2022年中國人口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在黃文政看來,在如此嚴峻的生育問題之下,社會必須作出整體性改變,提高對生育的重視程度,以此來應對當前的生育問題,實行生育激勵機制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改變的過程中,觀念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但衝突可以慢慢解決,絕不能裹足不前。「現在最大的倫理問題就是不認可生育養育的價值。」

生育養育的價值應當得到認可,那麼生育是否應當成為正職?

對此,黃文政表示,從個人、家庭和社會發展角度來說,生育養育甚至是比物質生產更基礎性的工作。這點對比人類和其他物種更加明顯。但生育能否真的成為正職工作,取決於基本經濟制度。生養後代雖然具有基礎性意義,但並非人生的全部。只有確保年輕人投入時間精力養育後代能夠獲得穩定且足夠的直接回報,養育才能成為社會普遍認可的正職工作。

生育津貼對提高生育率影響幾何?

黃文政認為效果取決於津貼發放力度

也有專家認為作用不應被誇大

生育津貼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對職業婦女因生育而離開工作崗位期間,給予的生活費用,也有國家將其稱為生育現金補助。

發錢鼓勵生育是否有效?對此,黃文政表示:「當然有效。」

黃文政認為,效果多大取決於力度多大。「根據我們針對其他國家的數據研究發現,GDP中投入家庭輔助的金額佔比高出一個百分點,生育率會高0.1。像鼓勵措施到位的法國和北歐,其本土人口生育率(不包括外來移民)接近更替水平。而投入強度大的以色列生育率則大大高於更替水平。在東亞工業化國家,投入強度最大的日本,其生育率顯著高於中國大陸,雖然因為結婚率太低,生育率依然還是遠低於更替水平。」

黃文政認為,合理的做法是提升津貼發放力度,直到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這是因為只要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人口就會不斷減少,最終消亡。「在此過程中,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也不相對下降(相對更替水平的生育率而言),而且太低的生育率一定伴隨極度的老化。」

黃文政強調,發放給養育家庭的津貼金額或者經濟產出,對社會整體來說並不是成本或代價,因為受益者是本國國民和他們的後代。即使是不婚不育者,也會因為經濟向上,社會欣欣向榮帶來生產力進步和財富保值而受益。

「讓養育者獲得收入只是讓社會產出的分配更加公平,社會也更具有可持續性。工業化時代,生育率反映的是社會的希望。提升生育率,歸根結底就是給予年輕人希望。」黃文政說道。

而對於生育激勵問題,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認為,發放生育津貼對於提高生育率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這個作用不應該被誇大。

「因為現在大家不生孩子有很多原因,經濟收入只是原因之一,要系統、全面、綜合地實行生育支持政策,這樣才能有效果。」翟振武指出,較高的房價、托育體系不健全、生育對女性工作的負面影響等問題,都是導致當前生育率較低的因素,而這些僅靠發放生育津貼是無法解決的。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宋健則從人口學理論的角度,解釋了當前生育率低的原因。他認為,根據人口轉變理論,在現代化進程中,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必然的(人口轉變理論是指人口發展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傳統模式,經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現代模式轉變的過程)。當前,中國和很多其他國家面臨着的,是在完成現代化後出生率繼續下降的問題,這也被稱為「第二次人口轉變」。根據歐美國家的經驗,這一問題可能與傳統家庭觀念的式微有關。

根據宋健自己的研究成果來看,在中國,他認為影響人口出生率最大的因素或許是時間分配問題。「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緊張,拼命爬坡中的年輕人沒時間談戀愛,沒時間生孩子,有閒暇時間也被刷劇什麼的佔據了。現在生育率下降跟人們生活的安排是密切相關的。當然,這也是現代化帶來的。」宋健認為,相比之下,經濟因素對很多家庭來說仍然很重要,但需要看得更細緻一些。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成都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14/190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