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局1月鬆綁入境限制,但當月上海入境人數還不到2019年1月的一成。同時,中國出境人數暴增,被質疑多為移民。
隨着新生兒的銳減,到2035年,中國義務教育在校生或減少3000萬,高校關閉,教師過剩,和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
隨着財政狀況惡化和借貸成本提高,中國近三分之一省份的地方政府將面臨更高的債務違約風險,同時還有更大的再融資壓力。
70後是中國人數最多的一代人,總數約2.24億,這次的醫保改革,板板都打在70後心上。
香港2023年1月出口年減36.7%至2909億港元,創下1953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
脫鈎?上海1月份入境旅客不到疫情前7%
中共治下的中國已呈現與國際社會脫鈎之勢。《金融時報》23日報導,作為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上海的狀況反映出中國能否重新「與世界接軌」。
報導說,目前上海餐廳門外重現排隊人龍,外灘擠滿旅客,但這些都是中國人,沒有外國旅客。經過三年嚴酷的「清零」,特別是去年上海「封城」,外商重新投資中國的意願大減,已逃離上海的外資更不願返回。
上海的航空數據顯示,2019年1月有270萬人次入境,今年1月則只有18萬人次,只佔2019年的6.7%。
今年3月,入境上海的國際航班將會增加,但入境旅客數是否會隨之增加還是未知數。中共「清零」以及與歐美關係緊張,令外商爭相撤資中國,有意願投資中國的人數量銳減。
進入2月下旬,還有網友發視頻顯示,曾經人山人海的上海國際機場依然一片蕭條景象,大部分免稅店都沒有從新營業,入境通道很少見到外國人身影。
推特截圖。
與此同時,國際機場出境的華人則是人山人海。2月27日傳出的一段視頻顯示,深圳寶安機場排隊出海關的華人擠滿機場大廳。網友認為,這些旅客中,移民的可能多過旅遊的。
推特截圖。
此外,網上傳出大量視頻和圖片顯示,北京和上海等地的美國使領館外,等待簽證面試的中國人大排長龍。陸媒記者2月中旬查詢美國駐上海領事館官網發現,預約面簽已排期到7月底。
12年後的中國:學生少3000萬,教師過剩,高校關停
最近《中國新聞周刊》發佈了一個新的調查——2035年,義務教育在校生或減少3000萬!
2022年,中國人口減少85萬人,出現了自1962年以來第一次的負增長。
未來的孩子越來越少,影響的可不僅僅是養老、保險等等的焦慮。也有教育資源的「大釋放」。
按照人口學的研究,社會總和生育率至少為2.1,才能維持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
但中國現在的數字是1.15以下。
未來,甚至可能破1。
基礎設施的過度建設,加上未來服務人口的減少,隨着時間的發展,會逐步傳導。
比如小學,專家預測中國小學學位需求峰值出現在2024年,初中在2029年,之後就會不斷減少。
所以,民辦小學會因為財力相對較弱,最先捲起來。
其次,公立小學會從「吃香」,變得招生困難。
再傳導下去,就是對老師的需求下降,大量老師可能無事可做。
在教育設施日漸豐富,人口日漸減少後,未來的教育資源也不再那麼緊張。
升學會變得更容易,學生不用那麼卷,各種稀奇古怪的競賽也會減少。
如果現在的教師輪崗,學區劃分輪動的政策可以在各地沒有既得利益阻礙的情況推行下去。
幾個因素疊加起來,那麼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畫面就出現了。
1.學區房概念崩潰了。
2.孩子上學,父母的生活工作沒那麼大壓力了。
3.高考、上大學會越來越輕鬆。
惠譽:中國近1/3省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增
據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最新的報告,鑑於財政狀況惡化和借貸成本提高,中國近三分之一省份的地方政府將面臨更高的債務違約風險,同時還有更大的再融資壓力。
惠譽在一份報告中說,從中國南方最貧窮的省份貴州,到與俄羅斯接壤的最東北省份黑龍江,有10個省的地方政府可能發現,鑑於其自身緊張的財政狀況,他們比過去更難以支持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
另一家美國評級公司穆迪2月稍早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有約4.5萬億元(相當於6,530億美元)在岸債券將在2023年到期或面臨提前贖回。此類表外實體為地方政府籌集資金,但財務狀況一直很糟糕。
據研究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LGFV債券發行人的平均資產回報率從2021年的0.75%降至約0.4%,而同時它們必須為債券支付平均4.3%的利息。此外,過去一年中,LGFV已拖欠應償付給私募債相關債權人的款項約166次,儘管到目前為止還從未發生拖欠過公共債券相關款項的情況。
什麼來頭?在深圳擁有1200套房子的女人
一位叫林萍君的女士在深圳擁有1200套房子,成為深圳最大的「包租婆」。
深圳的1200套房子,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來算一下,假如每套房子都是100平米,房子的平均價格每平米是8萬元,一套房子就是800萬元,那1200套房子的價值就是96億元。而且很有可能,會超過100億元。也就是說,林萍君自己和家人,坐擁100億元左右的房產。
首先,她的這些財富是怎麼來的?其次,她是怎麼購買的l了這麼多房子?要知道,這些年來,深圳一直在限購,就算是深圳本地人,也不可能購買好幾套房子。而林萍君名下居然購買了1200套房子,這是怎麼個牛法?
林萍君在接受採訪時,對記者說,她的這麼多財富,是她在改革開放之初開辦企業而賺來的(至於開辦的是什麼企業,怎麼賺的那麼多錢,她都閉口不談——當然,她所說的話,恐怕也沒有幾個人真會相信)。
林萍君當時開辦的是什麼類型的企業?叫什麼名字?規模有多大?賺了多少錢?現如今,這個或者這些企業還在不在等問題,林萍君都沒有講。
醫保改革這一塊塊板子,板板都打在70後心上
70後是中國人數最多的一代人,總數約2.24億。
目前,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和能夠提供的大齡就業崗位相比,70後都嚴重過剩了。
2023年2月14日,農業農村部表示:「目前,我們調查超過四分之三的農民工在省域內就業,超過一半在縣域內就業。」
而在2019年,跨省務工的農民工佔比為43.1%,短短3年時間,就降到不足25%,相當於5200萬農民工返鄉了,這是一個驚人的變化。
如同70後農民工變成返鄉農民工一樣,他們大都變成了靈活就業人員。
現在這個年代,70後確實落伍了,互聯網、電商、直播做不來,只能幹點簡單的體力活,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穩定,還要自己繳納養老和醫療保險。
據全國總工會統計,2021年中國靈活就業人員超過了2億人。
其中,70後是靈活就業人員的主力。
其實,一大批70後已經當靈活就業人員好多年了。
在個人財產方面,70後有一個特點,掙點錢就買房。最近幾年,他們的房產也在迅速縮水,二線以下城市的房子,跌跌不休,似乎沒有下限。
70後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趕上了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喜歡折騰,結果,很多人把時代給予他們的紅利,通過實力虧回去了。
山西人王洛平,生於70年代,當過煤老闆,後來煤礦被國企整合,改去北京經營影院。
新冠這三年,電影院被關停了兩年,房租要交,工資要發,虧損了幾千萬,去年幾乎零對價轉讓出去了。
回到職場也不現實,工作幾乎找不到。
半年來,他也先後謀劃了好多創業項目,到頭來還是覺得實體經濟低迷,風險太大,不敢投入,關鍵是自己也輸不起了。
像王洛平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許多70後白白辛苦二三十年,最後財富歸零,紛紛感嘆人世間不易、造化弄人!
這次醫改,多地取消了靈活就業人員的個人劃撥,全額進統籌賬戶。
一些地方調整了醫保最低繳費年限,從15年延長至25年至30年。
延遲退休的風聲也越來越緊。
這一塊塊板子,板板都打在了70後的心上。
這三年,受新冠影響,許多人的生活一地雞毛,70後尤為脆弱,放開後也沒緩過來,工作更難找了,錢更難掙了。
但保費每年都在漲,一年漲得比一年多,壓得有點喘不過氣。
不少人感覺,一切都是他們說了算,說變就變,說改就改,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不少70後表示,不交社保了。
香港1月出口雪崩近4成,創70年最大跌幅
受到全球需求疲軟及農曆春節假期雙重打擊,香港2023年1月出口年減36.7%至2909億港元,創下1953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
彭博報導,港府統計處公佈最新進出口貿易數據,今年1月出口為2909億港元,年減36.7%,進口為3163億港元,年減30.2%,貿易逆差254億港元。
以亞洲市場觀察,香港1月份對日本出口暴跌50%,對新加坡出口下滑45.2%,對台灣和越南的出口也分別下降40%以上,對中國內地的出口同樣萎縮近44%。
美國圈錢越來越難,中企湧向這兒…
美中對峙升高,北京對中企赴美上市審批嚴格,美國也因為審計問題要求多家中企下市。瑞士趁機敞開大門喜迎中企。
自去年7月迄今,已有9家中國企業赴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募資金額達32億美元,遠超中國企業2022年全年在美國上市的募資總額。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