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詩仙」,去世一千多年,依然讓人念念不忘;
他愛寫詩,余光中說: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他愛交友,點點心意,縷縷情思,都在字裏行間。
他叫李白。
作為中國人,沒有人不會背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幾乎家喻戶曉。
詩詞君分享李白最經典的10首詩詞,句句經典,字字珠璣,一生一定要讀一次。
最膾炙人口的思鄉詩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說《靜夜思》是唐詩中傳播最廣的詩,應該沒有異議,不論南方北方,不論國內國外,只要是中國人,幾乎人人都會背這首詩。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全詩似脫口吟成、渾然無跡。內容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
李白走了千年,思鄉卻一直延續了千年。《靜夜思》裏藏着每一個炎黃子孫共同的思鄉情。
最狂放豪邁的詩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是一首狂放的詩,卻藏着李白懷才不遇的悲憤。
李白是失落的,但他又馬上昂揚,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面對人生的不如意,李白借酒澆銷,及時行樂。
人生,總有不如意的時候,可如果都能像李白,失落後馬上振作起來,豪邁起來,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最具有想像力的詩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眾所周知,李白的想像瑰奇浪漫,這首《望廬山瀑布》就是明證。
瀑布如珠簾「掛」在山前,似乎是天上的銀河落到了人間。真想問李白,從何處想來。
李白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蘇東坡十分讚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
總有人問,讀詩有什麼用?如果後人能學到李白超凡的想像力,那麼,對於學習受益無窮。
最孤獨的詩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孤獨是人類永恆的命題,狂放如李白也有孤獨的時刻。
這個月夜,他在花下獨酌,無人親近,孤獨的李白只能舉杯邀請明月。
李白突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頓覺熱鬧起來。
全詩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純乎天籟,因此一直為後人傳誦。
人生既害怕吵鬧,更害怕孤獨,所以真正內心強大並不是無欲無求,而是過盡千帆看盡世間百態依然熱愛生活。
最勵志的詩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的《行路難》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豪邁樂觀,李白說: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他將會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古往今來,李白的《行路難》給遇到挫折,遭遇困難,受到打擊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們一種信心、一種勇氣、一股力量。
最清新的詩
《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據唐代人記載,《清平調三首》是李白任供奉翰林時所作,三首詩都是寫楊貴妃之美。
那麼,李白怎麼寫楊貴妃之美呢?
雲想變作貴妃的衣裳,花想變為貴妃之容貌,貴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風拂煦下的帶露之牡丹。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見到的飄飄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瑤台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
李白運用一貫的浪漫寫法,不露痕跡地把楊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
楊貴妃已逝千年,而我們依然可以從李白的詩中,一窺她的美貌,真是幸運。
最輕快飄逸的詩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758年,因為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李白被流放夜郎,第二年春,走到白帝城時,突然收到被赦免的消息,興奮地李白離開白帝城乘舟順江而下抵達江陵時,寫下這首詩。
明代文學家楊慎評價此詩:「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驚天地泣鬼神的是李白不屈不撓的精神。即使剛剛面臨絕境,但只要有一點希望,他就又成為那個自信而豪邁的李太白。
不論何種境遇,永懷希望,永懷對理想的熱情,是李白最打動人的品質。
最有氣勢的詩
《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
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蜀道難》是李白的盛名之作,李白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
即使過去了一千多年,李白詩中那些動人的景象宛如歷歷在目。
每每讀《蜀道難》,感覺胸中開闊,驚嘆於自然的鬼斧神工,嚮往着大好河山。
最詩意的離別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是一個愛交友的人,他喜歡孟浩然,這一天,孟浩然要去廣陵,他寫詩相送。
友人乘舟而去,而李白依然還站在那裏,望着背影久久不能回過神來,那一刻,所有的不舍與深情都在這一望中。
這首送別之作,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李白,用自己的才華,在唐詩中書寫了一段無比燦爛的篇章,耀目後世。
如果沒有李白,唐詩將缺了多麼燦爛的一角呀!
也許,你不能讀完李白所有的作品,但一定要讀一讀這10首詩作,感受那大唐最耀眼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