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變自律,放手不用管

很多家長發現:

越是對孩子嚴加管教,孩子越要放縱。

你催他、逼他,他還是想方設法磨蹭、拖拉。

你生氣發火,對孩子施加更多懲罰,可孩子無動於衷。

一座森林是一家以青少年心理諮詢為特色的家庭教育機構。依據我們的1×10森林工作法,孩子缺乏自律,未必是父母管教不足。

相反,父母太多控制和壓迫,才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一座森林家庭教育資深指導專家孟老師有這樣一段話:

孩子是如何自律的?從他開始熱愛生活,喜歡自己,自律也就悄悄開始了。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1、忍住嘮叨,讓孩子承擔後果

被無數家長研習的「五學一體有機教育」指導理論中提到過以「體驗」為核心的自然學教育法。

比如:

孩子早上不想起床,就讓給孩子承擔遲到的後果。

孩子作業不認真,就讓孩子感受被批評的後果。

不管如何用心給孩子提出建議,都不如他們親自體驗來得印象深刻。

只有真實的體驗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因果關係:

他們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才有控制自己行為的驅動力。

孟老師指出,從「五感五力」角度看,想幫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需要幫助孩子提升「管理力」——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行為習慣塑造的能力,並建設「秩序感」——形成並滿足遵從穩定的內外秩序,安排學習與生活的心理需求。

2、發現閃光點,正面暗示。

據相關研究統計,有95%在能力、心性、意識方面出色的人,童年期都接受過父母的正面暗示。

父母的話對孩子影響深遠。

如果家長們總是給孩子貼標籤:

你怎麼這麼笨?

你怎麼學不會?

孩子就會逐漸受這些負面暗示影響,用行動證明「我就是這樣」。

但如果我們常給孩子些正面暗示:

今天你完成了作業,而且準確率很高;

你很棒,比同齡人更努力;

這些正面暗示就會給予孩子能量,讓孩子自覺地想要變好。

3、放棄嚴管,讓孩子自主

有位家長很苦惱求助一座森林教育的指導老師:

「孩子從小就被我嚴加管教,制定了很多規則;

回家必須先完成作業;

每天必須背單詞,不能出去玩;

可孩子卻越來越叛逆,怎麼辦?」

針對這個問題,孟老師給出了一個答案:

他早年在國內高校巡迴演講時,會專門帶一隻雞和一把米。

他把米抓在手裏,另一隻手強迫雞來吃。

結果,雞受到驚嚇,不僅不吃,還到處亂跑。

後來,他把米隨意撒在地上,雞反而主動跑過去啄。

教育孩子就是如此。

如果總是控制孩子,只會給孩子帶來壓抑感,讓他和我們教育初衷背道而馳。

每個孩子都有對自主的追求。

只有家長放棄控制、打壓、命令,開始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才能積極主動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事。

說到底,想要孩子更加優秀,就一定讓孩子感覺良好。

1×10森林工作法「五感五力」理論提出,每個人的成長期都存在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感受被愛、被支持的心理需求,以及渴望自己能成功,勝任並達成某種成就的心理需求。

當孩子感覺很難受時,他們就永遠不會變好。

只有家長的愛和尊重,才能讓孩子相信自己能做到,才能成長為自律的人。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一座森林家庭教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14/181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