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今日「夏至」 盤點消暑養生的夏日美食

夏日池塘里的荷花。

今天是「夏至」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轉折點,也是白天最長的一天。夏至日「一陰生」,陽消陰長。夏至有許多習俗,還有消暑湯飲,給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清涼。

夏至祭地

《禮記》中記載夏至的物候現象:「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炎暑、落雨都是夏至時節的典型氣候,唐代詩人元稹詩《詠廿四氣詩夏至五月中》的描寫,反映了陰陽消長和物候現象: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龍潛淥水坑,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雲屢帶虹。蕤賓移去後,二氣各西東。

《漢書》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故不賀。」自周朝以來就有夏至祭地的記載,古代中國天子在「夏至」之日率領群臣舉行祭典、祭土地神並祀祖,祈求土產富饒、穀物豐收。

明代京都的歲時記《宛署雜記》有「方澤夏至大祭」的記載,坐落在北京安定門外的地壇,就是明清兩朝皇帝舉行夏至祭典的地方。

夏至習俗

夏至又稱「夏節」,民間有吃夏餅、吃夏至面的習俗。

夏餅。

夏至時節,小麥剛剛收穫,清香美味,摘鮮麥芽做「夏餅」、賞蓮花成了夏日風物詩。淸代翁瑞恩《雙調望江南夏餅》詞:「春光暮,夏至一陰旋。麥隴風來香細細,炊煙何處識紅蓮,仔細與君看。」

夏至,新麥登場,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清代《燕京歲時記》記載京師俗諺說:「冬至餛飩,夏至面。」

還有俗諺說:「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一天短一線反映夏至開始的日漸短夜漸長的推移。

夏至的消暑湯飲

苦瓜黃豆排骨湯:夏天高熱難耐,容易令人燥熱鬱悶,苦瓜黃豆湯有清熱利尿、除煩解暑之效。

苦瓜黃豆排骨湯。(視頻截圖)

玉米粉葛豬骨湯:將粉葛、玉米、豬骨放入冷水中,大火燒開後用小火慢慢熬一個半小時左右,只需放鹽即可,甜甜的湯原汁原味,味道很好。

玉米粉葛豬骨湯。(視頻截圖)

綠豆蓮子荷葉粥:夏天吃粥也能解暑,綠豆蓮子荷葉粥中的綠豆清熱消暑,蓮子能健脾益腎、養心安神,粳米健脾胃。煮好粥後放涼吃,可清熱消暑、健脾養胃益腎。

綠豆蓮子荷葉粥。(視頻截圖)

酸梅湯:酸梅湯是常見的消暑飲品有助解暑健脾。烏梅可斂肺止咳、生津止渴,山楂干可健脾消食。

酸梅湯。(視頻截圖)

夏至放暑假

古人在夏至有避暑的風俗。唐代詩人韋應物詩《夏至避暑北池》描寫:「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清代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在夏至時要放假三天。

南宋時,宮中和民間親水納涼、避暑賞花成風尚。根據《乾淳歲時記》記載,禁中納涼勝地含翠堂有長松修竹、濃翠蔽日,層巒奇岫靜窈縈深,寒瀑飛空而下注大池,十畝池中紅白荷花萬柄含香。

夏日荷花。

南宋杭州人避暑登舟泛湖,吃時令新鮮水果,身上配有香囊、攜帶畫扇等等,婦女們時興簇帶茉莉花數朵,以清香爽心。

盛夏中,遊船多停在岸邊不再駛入湖中,傍着柳密蔭深寬涼的地方,水釣玩耍,直到月上柳稍才返家。也有人使用寬敞的畫舫、設置有涼蓆、高枕、快速洗浴的設施,整夜留宿湖心,盡興而歸。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621/176541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