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隔夜肉、隔夜菜、隔夜茶、隔夜雞蛋,哪個能吃,哪個不能吃?

「不能再吃隔夜菜了!」

早上,劉大爺正想把昨天晚上剩下的飯菜熱一熱當早餐,遭到了從大學回來的孫子反對,他說隔夜飯菜會致癌,把劉大爺說得一愣一愣的。

「隔夜菜裏邊都是亞硝酸鹽,會致癌,還是少吃一點吧。」孫子嚴肅地勸說道。

「我今年都72歲了,吃了一輩子的剩飯剩菜,也沒有得癌症啊。」劉大爺搞不清楚什麼是亞硝酸鹽,反正自己吃了幾十年還活得好好的,覺得吃隔夜菜沒啥危害。

「就是吃得太久了才容易出事,現在趕緊就別吃了」

在困難年代,吃隔夜飯菜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但是隨着經濟條件的改善,吃隔夜剩飯剩菜就成了一件不健康的事情,甚至隔夜茶、隔夜雞蛋都不好,這是真的嗎?

一、隔夜肉、隔夜菜能吃嗎?

一直被口口相傳的隔夜菜內含有的亞硝酸鹽被世衛組織列為2A類致癌物,即對可能會對人類致癌的物質。亞硝酸鹽在生活中廣泛存在,其致癌的主要生物過程是進入體內後會轉換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公認的可致癌物質。另外,亞硝胺還可通過妊娠期女性的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

亞硝酸鹽也有中毒的危害,中毒則一般是指食用亞硝酸鹽含量高的食物後引起中毒,亞硝酸鹽中毒起病急速,潛伏期一般在1~3小時,會引起患者出現組織缺氧而導致紫紺,具體表現為指尖、口唇以及全身皮膚等異常青紫。

那麼問題來了,隔夜剩飯剩菜中,就有多少亞硝酸鹽?

《CCTV-17》頻道曾對此進行過一項實驗,分別對不同食品剛出鍋以及冷藏放置後的亞硝酸鹽進行檢測,結果發現:

1、剛出鍋時的亞硝酸含量:

紅燒牛肉:6.2mg/kg

炒蓮藕:4.03mg/kg

炒菠菜:3.44mg/kg

2、冷藏放置12小時後的亞硝酸鹽含量:

紅燒牛肉:9.36mg/kg

炒蓮藕:5.92mg/kg

炒菠菜:3.84mg/kg

從實驗中,很明顯地看出食物隔夜了之後,亞硝酸鹽的含量確實有增加,但是一定有害嗎?

世界衛生組織對亞硝酸鹽的人體每日允許攝入量(ADI)值為0~0.07mg/kg,一個體重50kg的成年人,每日攝入不超過50*0.07=3.5mg的亞硝酸鹽,則不會有安全風險。

關於亞硝酸鹽致癌的說法,以含量最高的冷藏放置後12小時的紅燒牛肉的亞硝酸鹽含量來計算,每天需要食用至少半斤,且需要持續很多年,才有可能會致癌。而亞硝酸鹽的中毒劑量為0.3~0.5g,同樣以含量最高的隔夜牛肉為例,需要一次性食用32kg才能達到可中毒量,這顯然是普通人無法做到的。

除了隔夜菜以外,隔夜茶是否能喝也存在很大爭議性,有人認為都一樣能喝,也有人說隔夜茶含有大量細菌,到底誰的說法才是正確的呢?

二、隔夜茶能喝嗎?

央視財經《是真的嗎》欄目組曾對隔夜茶是否能喝進行過實驗,研究人員分別選取了龍井、普洱以及菊花三杯茶,分別隔夜放置了一段時間。

結果發現,隔夜茶沒有變質沒有餿味的情況下,無論放置12小時還是24小時,都還有茶水原先的口感。且茶水內的亞硝酸鹽含量沒有超標,遠低於生活飲用水標準(小於1mg/L),因為茶葉內含有的豐富生素C和茶多酚可以阻止亞硝酸鹽的生成。也就是說,隔夜茶水只要沒有變質,是可以正常飲用的。

生活中有些上班族早餐來不及煮,會選擇在前一天晚上先煮熟後第二天食用,而水煮蛋是個相對方便的早餐選擇。然而有說法稱,隔夜的雞蛋內含有大量有害物質,不能食用,這是真的嗎?

三、隔夜雞蛋能吃嗎?

註冊營養師呂妍表示,隔夜雞蛋是否能吃取決於存放的時間和雞蛋熟的程度,全熟的雞蛋在10℃左右的溫度下可以存放2~3天,在25℃時存放一天也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溫度超過30℃的話,就只能存放半天了。想要延長雞蛋的存放時間,建議將其放置在冰箱內冷藏。

而一些溏心蛋,放置時間要在全熟蛋的基礎上減半。一般還是建議水煮蛋當天吃完,這樣的話營養價值會更好。

雖說隔夜菜是可以食用的,但在食用上也有一定的技巧,這幾件事是每個人都需要學會的。

四、吃隔夜菜要科學,這幾個步驟不要少

1、吃之前就分裝

建議對於做多了的飯菜,在食用之前就用公筷將其打包裝在乾淨的飯盒內。而不是等到用餐完畢後才裝,這樣一來菜里會有口水,容易滋生細菌。

2、裝完馬上放冰箱,別等菜涼了

不少人的習慣是等到菜涼了之後再放入冰箱冷藏,這其實是個不推薦的做法。食物在室溫下放置時間越久,越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在分裝完飯菜後要及時將其放入冰箱。

3、加熱要徹底

加熱隔夜的飯菜時,一定要加熱徹底。這樣做可以減少細菌感染,一定一定一定要熟透了再吃,摸起來會有很燙手的感覺,微波爐的核心溫度至少要在75℃以上。

很多時候,隔夜的食物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恐怖,只需要注意儲存的方式,一般不會給健康帶來額外的風險。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609/175960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