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丁咚:和談決裂!俄烏全力動員決戰烏東

作者:
總體來看,拖得越久,對莫斯科越不利,因此速戰速決應該是真心的,不過反過來看,既然拖得越久越對莫斯科不利,那麼對基輔以及西方來說,把烏東戰役及其他更多潛在的戰役打成「持久戰」,卻是符合其利益最大化的。因此,假如烏方不願意配合克里姆林宮的意圖,俄羅斯就有可能被俄烏戰爭長久地拖住,用我們之前的觀點來說就是西方通過基輔牽制俄羅斯。

俄烏戰爭第一階段以俄方從烏北全面撤退、將戰線收縮至烏東地區,烏方暫時贏得勝利、扭轉局勢而結束,事實上造成了這樣一個局面,即雙方在伊斯坦布爾達成的初步共識——以基輔的永久中立、對俄在頓巴斯地區利益的默認以及以15年為期「擱置」克里米亞爭議換取俄方全面撤軍,變得不具有可行性:

一方面依現有條件,基輔方面仍然作出了較大的讓步,這種讓步是戰略性的,對烏方的主權、領土利益和尊嚴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害,同時,按照這些條件達成協議,將使莫斯科「不戰而勝」,以談判方式代替軍事行動贏得其發動戰爭想要達到的目的重要部分,並使美國和北約的地緣政治利益受損。

一方面戰爭形勢的逆轉使基輔方面的處境顯著改善,改變了其與莫斯科的力量對比,尤其是綜合力量對比明顯朝着利於基輔、不利於莫斯科的方向演進,具體表現在莫斯科受到日益嚴厲的國際制裁、限制和孤立,國內經濟日蹙,軍心動搖,對戰爭的能力支持持續削弱,而烏方由於贏得第一階段,民心士氣大為提振,西方援助和支持也將持續不斷。

基輔的心態從戰爭之前和之初的對俄畏懼轉變為勇於迎接更大挑戰,奪取更大勝利。而背後支持的美國、北約和西方也樂見莫斯科在此戰中遭遇更大失敗,削弱其戰爭能力及在全球和歐洲的「挑戰」能力。

在莫斯科軍事上失去打贏希望的情況下,假如以伊斯坦布爾共識為基礎達成協議,倒是有利於以體面方式贏得一份「最不壞」的協議。

「布恰大屠殺」事件和烏東火車站導彈襲擊事件嚴重違反戰爭規則,傷害平民,促使澤連斯基當局改變了態度,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經過第一階段的艱苦戰鬥並迫使俄軍戰略收縮,烏方贏得整個戰爭的信心增強。

而對俄羅斯最高領導人而言,其親自作出決策發動對烏戰爭,假如沒有取得任何「勝利」卻付出巨大犧牲而結束戰爭,那麼是難以承受其政治重負,並可能導致嚴重的政治後果的,因此莫斯科做了兩手準備:

一手準備是,閃電戰、全面戰爭都打不贏,就退而求其次,集結重兵於烏東地區,尋求「實惠」的結果,穩定其在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的既得利益,理想情況下將它們連成一線,整體納入俄羅斯的領土。

在對包括首都基輔在內的烏北地區軍事行動失敗的情況下,借與烏方達成伊斯坦布爾共識的機會,俄方主動聲稱將對基輔的軍事行動「降級」,撤離部分軍人,然而實際情況是,莫斯科全面撤離了包圍烏北的軍隊。這正說明了所謂的「軍事行動降級」只不過是俄方軍事失敗後撤軍的由頭而不是為了實現談判目標而做的「讓步」。

這一行動基於俄方對烏戰爭軍事戰略的改變,即打算集中優勢兵力於俄方相對熟悉的烏東地區,並竭力打通頓巴斯和克里米亞,確保其在這兩大地區的既得領土和地緣戰略利益。

實現這一目標,在烏東地區與烏方進行大規模戰役,是重要途徑。莫斯科志在必得。

一手準備是,始終把和平談判作為重要選項,不戰而勝,取得與戰爭方式同等目標,或者在戰爭受挫情況下,取得一個「最不壞」的結果,符合深諳政治藝術並得以長期執政的普京的政治思維。

俄烏在土耳其斡旋下達成的伊斯坦布爾共識,就是普京當局在第一階段軍事行動全線失利的背景下,與烏方達成的一個「最不壞」的協議草案。

莫斯科的如意算盤是,跟烏方談好「最不壞」的條件,找好「退路」,同時繼續推進在烏東的戰略部署,形成高壓態勢,並伺機發動新的軍事攻勢,假如戰勝烏軍,那麼就可以在「伊斯坦布爾共識」的基礎上與烏方談出一筆更好的「交易」,甚至實現其最初的全盤意圖;假如俄軍戰敗,那麼也可以「伊斯坦布爾共識」為基礎,與烏方達成協議。

然而普京當局的重要失誤可能是,一直、總是低估基輔的對手。

在「布恰」和烏東火車站襲擊事件發生後,澤連斯基當局宣佈,鑑於俄方的「暴行」,不會按照伊斯坦布爾共識達成協議。

這就意味着從此刻開始,和平談判徹底決裂,俄烏雙方在烏東通過大型戰役一決勝負,達成己方想要達成的目標,變成唯一道路。

澤連斯基當局為迎接新的戰役到來,加強了對烏東地區的軍事部署,雙方在該地區的兵力可能逾30萬,即將開始的戰役將是二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的,同時,重點開展對西方的外交,爭取其進一步擴大和升級軍事援助,對俄施加更大力度的制裁、限制和孤立行動,以削弱敵人,確保烏軍保持足以對抗俄軍的戰鬥力。

烏方的抗戰意志高昂,並明確意識到一個具有強大戰鬥力的烏克蘭對俄羅斯的牽制,符合美國、北約和西方的利益。

正因如此,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做美國媒體節目時強調,烏方不僅是為本國而戰,也是在為西方而戰,由於烏克蘭的巨大犧牲,西方避免了與俄軍的直接戰爭,所以想要一個「公平的交易」:西方負責全面武裝烏軍,而基輔則負責與俄方戰鬥。

相比較戰前、開戰之初,甚至之中,在俄烏戰爭進行到第二階段後,西方在援烏抗俄方面更團結、更自覺,也更用心、用力。

受到烏克蘭英勇抗俄的激勵,西方國家邀請該國總統澤連斯基面向本國議員發表演講成為一時之盛,各國首腦也接連訪問基輔,包括新近啟程的波蘭、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四國總統。

不久前對在任外長期間主導對俄奉行綏靖主義政策深刻反思的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由於其親俄立場而被基輔拒之門外,據新消息,澤連斯基當局轉而向朔爾茨新政府發出了訪問邀請。

它們都是基輔將獲得西方更大援助和支持的強有力證據。

對烏克蘭進行閃電訪問的英國首相約翰遜除了當即表態給予烏方新增援助外,回國後即與美國總統拜登電話會談,討論了加快對烏克蘭援助的必要性,包括加強軍事和經濟支持,強調繼續努力加強對普京的經濟施壓,並堅決結束西方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德國的姿態轉變迅速。其外長貝爾伯克表示,歐盟將共同增加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

總的來看,基輔朝野同心,士氣高漲,外援強勁,能夠保證維持對俄戰鬥力,與俄軍作戰具有韌性。

而普京當局由於第一階段實質性戰敗,面對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國內質疑:戰爭能打多久、戰爭何時結束、戰爭目標能否實現,諸如此類的問題困擾着克里姆林宮。

它正在改變戰爭失利的被動態勢,採取更主動的姿態面對俄烏戰局。

在烏東決戰打響之際,普京攜其盟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到訪遠東地區的東方航天發射場,進行了戰前動員。

跟俄羅斯國防部聲稱第一階段軍事行動任務成功完成的口風一致,普京將俄方正在採取的行動描述為按照最初計劃「有節奏的從容執行」,並努力為自己的決策辯護,強調俄「別無選擇」,目標是絕對明確、崇高的,而且,目標一定會實現,以回應那些認為其戰略誤判和錯誤決策的觀點。

他指出,烏克蘭已背離與俄羅斯在伊斯坦布爾談判中達成的協議(實際可能只是「共識」),談判進程重陷僵局,但軍事行動將會繼續進行,直到徹底結束並完成本次行動開始時設定的任務。

普京試圖把莫斯科在俄烏戰爭中所有的挫敗闡釋成俄方有意為之的行動,用他的話說「損失最小化地實現目標」,向俄羅斯人民展示他從勝利走向勝利。

他沒有像他的御用發言人那樣勇敢地承認俄所經受的巨大犧牲,並將它形容為一場悲劇,但他用行動表明了其挫敗和憤怒感。

有消息稱,之前被軟禁的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局長Sergei beseda已被捕,並投入莫斯科的Lefortovo監獄,另有多達150名FSB官員被解僱或被逮捕,儘管公開的名義五花八門,但在當前情勢下,普京對他們在戰前工作不力或有意「挖坑」,提供了錯誤的或不完備的情報,使其作出戰略誤判並錯誤決策,導致俄羅斯冷戰結束以來最大的軍事失敗心存不滿應是主因。

很顯然,就像莫斯科公開宣稱的,戰爭將會繼續在烏東進行,普京需要一場勝利,分析認為在「衛國戰爭」紀念日來臨之前,克里姆林宮希望戰爭「捷報」呈送到普京的案頭。

對普京來說雪上加霜的消息是,繼「布恰大屠殺」、「烏東火車站導彈襲擊」事件後,基輔對俄提出新的指控,稱俄軍一架無人機向馬里烏波爾的烏克蘭軍民投放「有毒物質」,造成數人出現呼吸衰竭和神經系統問題,俄軍攻打該市進入最後關鍵時刻,為了速戰速決,順利將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連成一體,利於俄方更好地開展軍事部署,並向參戰部隊源源不斷提供補給,理論上是存在這種可能性的。

因此,人們理所當然地將莫斯科列為懷疑對象。這將導致戰爭的升級。烏克蘭政府及美英等國家都已着手對該事件進行調查,英國國防部武裝部隊部長詹姆斯·希佩表示,假如俄羅斯真的使用了化武,西方的回應「將把所有的選項都放到桌上」,暗示了軍事介入,或者大規模援助烏克蘭進攻性武器的可能性。

在一系列因素激勵下,俄烏開戰以來最大規模和更加殘酷的烏東戰役已經勢不可擋,而其如何進行及取得何種結果,將意義重大。美國官方觀點認為,新的戰役將是更血腥且可能持久的。

前者毫無疑問,我們在已經發生的各個戰場都已見到,在克里姆林宮孤注一擲、拼死一戰的情況下,動用一切手段取得戰役勝利,可以想見,而後者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按照普京的說法,或者「衛國戰爭」紀念日在即的情況,俄方打算快速結束,是很可能的。

俄方快速取勝,一般來說不會滿足於烏東一隅之得,可能復甦對烏全面攻勢的念頭,戰事將會繼續擴大。

但另一方面,戰役一旦打響,就不會以主觀意志為轉移,而是取決於包括戰場情況在內的諸多因素。

總體來看,拖得越久,對莫斯科越不利,因此速戰速決應該是真心的,不過反過來看,既然拖得越久越對莫斯科不利,那麼對基輔以及西方來說,把烏東戰役及其他更多潛在的戰役打成「持久戰」,卻是符合其利益最大化的。

因此,假如烏方不願意配合克里姆林宮的意圖,俄羅斯就有可能被俄烏戰爭長久地拖住,用我們之前的觀點來說就是西方通過基輔牽制俄羅斯。

除非莫斯科獲得強有力、戰略級別的外援,否則還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性,假如俄方不惜一切要快速結束戰爭,不無可能的選擇是同意基輔和西方的主要條件、謀求體面退場達成一份最低限度的協議。

真正的難題是,這樣一個結局,克里姆林宮能否接受?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亞歐視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15/173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