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齊亮:金融史上三大泡沫

作者:

市場沒有泡沫。

「泡沫」是一個特別裝逼的經濟學術語。

百度百科對「泡沫經濟」一詞的定義是:「因投機交易極度活躍,金融證券、房地產等的市場價格脫離實際價值大幅上漲,造成表面繁榮的經濟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價格脫離價值。」

無論是財經作家還是街頭大媽,人們日常所說的「泡沫」,含義大致如此。

但是熟悉主觀價值論的朋友都能看出:這個定義,完全錯誤。什麼叫「價格脫離價值」?世界上的任何商品,任何事物,並不存在一個客觀的內在價值或者「實際價值」。舉一個例子,茅台的股票,梵·高的繪畫,「實際價值」是多少?「市場價格」和「實際價值」的區別是什麼?

專門研究「泡沫」的經濟學家彼得·加伯認為:「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泡沫是一個模糊不清的詞彙,它缺乏一個固定的可操作的定義,人們可以隨意對它進行解釋。」「泡沫的含義貧乏空洞而又無用。」

為了釐清這一概念,彼得·加伯專門寫了一本書:《泡沫的鼻祖:早期金融狂熱的基本面》,分析了金融史上的三大泡沫:鬱金香泡沫、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

這本書的內容概括起來就是:我們關於「經濟泡沫」的理解,我們知道的關於泡沫的那些傳奇故事和知識,基本上都是錯的。

01

鬱金香泡沫

當人們理解不了價格,就稱之為「泡沫」

一談到泡沫,人們首先會想到鬱金香泡沫。

流行的故事版本是這樣的:發生在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泡沫,是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對財富的狂熱追求,導致千百萬人傾家蕩產,荷蘭的經濟因此陷入了長達3年的癱瘓。

這個流行故事是真的嗎?假的。

真實的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鬱金香泡沫。沒有人破產,沒有人跳河,更沒有經濟危機。鬱金香事件對荷蘭經濟的影響微不足道,以至於那些權威的經濟史著作如《劍橋歐洲經濟史》對此毫無記載。

專門研究鬱金香事件的歷史學家安妮·戈德加在她的《鬱金香:荷蘭黃金時代的金錢、榮譽和知識》一書中告訴我們:

參與所謂鬱金香狂熱期交易的人數,只有350人。這些人都是商人,沒有一個平頭百姓。整個交易期間,支付超過300荷蘭盾的,只有37人。——300荷蘭盾相當於現在的六萬人民幣,這個數目,還不至於讓當時的荷蘭商人傾家蕩產。歷史記錄也看不到有任何一個荷蘭人因為投資鬱金香而破產。

商人們投資的,並不是鬱金香花朵,而是少數極其稀缺和珍貴的鬱金香球莖。這些球莖因為感染了病菌,開出的花朵異常美麗。珍稀的鬱金香球莖作為一種潮品,價格劇烈起伏,乃至於後來不再流行,地位被風信子取代,本來就很正常。

那麼,我們平時聽到的鬱金香泡沫的故事是怎麼流行起來的呢?

當時的荷蘭非常富有,經濟發達。一些基督教作者擔心人們被財富沖昏頭腦,憂慮人們竟然願意為了一朵花而付出不可思議的高價。於是編寫了一些故事小冊子。在這些故事裏,整個社會為鬱金香而陷入了瘋狂,連掃煙囪的工人都參與了鬱金香投資,某個水手因為不小心吃掉了鬱金香球莖而被關進了監獄。這些故事都是假的,但非常具有傳播性,以至於在後來的歷史中被以訛傳訛,成為了一個市場失靈的經典案例,被無數經濟學家翻來覆去的分析。

故事永遠被真相更具備傳播力,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比如「市場失靈」「非理性繁榮」也永遠比簡單的經濟規律更能忽悠人。

物以稀為貴,哪怕是到了當代,某些新品種的花卉球莖,依然可以賣出天價。比如1987年的成交記錄顯示:一些非常特別的鬱金香球莖新品種,可以賣到每公斤5000荷蘭盾,少量的原始百合球莖,售價100萬荷蘭盾,也就是1987年的48萬美元。——這個價格,至少相當於一套房子。

這樣的「天價」,對於缺乏投資經驗的知識分子和普通人來講,是難以理解的。

陳興傑說:知識界看不懂商人一擲千金的消費和投資,拼命攻擊「市場瘋了」「貪婪讓人失去理性」。

——不僅鬱金香,每當人們理解不了某些商品價格的劇烈波動,比如房價、股價、比特幣,就會將其稱之為泡沫。這其實是一種智力的懶惰。

你明明不理解,卻假裝知道答案。

彼得·加伯說:「(泡沫的)這種定義不過是表明,發生的某種事情我們不能解釋。」

02南海泡沫

當人們不想承認錯誤,就讓泡沫來背鍋

金融史上的「南海泡沫」也非常有名。

1720年,南海公司攬下英國1170萬英鎊的國債。這些資產由英國在南海貿易的壟斷特權等組成。根據約定,這些特權包括:英國在南海進行小規模交易、特別是奴隸貿易。

南海公司通過炒作它在西班牙南美洲的殖民地販賣奴隸的壟斷權(當時販賣奴隸是熱門生意)來抬高股價。

但問題是:當時的西班牙正好跟英國在打仗,相關貿易受到西班牙政府的百般阻撓,奴隸貿易根本無利可圖。

南海公司不僅購買國債為國分憂,還用股票向議會要員和國王親信行賄,並且通過認股申購讓眾多議員和政府官員都參與其中。第三次認購時,參與的國會議員達352位,貴族達119位。

有了國家背書,加上瘋狂炒作,股價自然一路飆升。從每股164英鎊漲到775英鎊,直到後來暴跌。

這次事件中有位著名科學家也參與了,那就是牛頓。牛頓因此虧的傾家蕩產,後來還留下了一句被無數人引用的名言:

「我可以計算星球運動的軌跡,但是不能夠預測人類的瘋狂程度。」

牛頓和「鬱金香泡沫」一樣,「南海泡沫」也常常被用來宣傳市場失靈,投資者的癲狂。

但南海公司並不是正常市場經濟中的私人企業,而是一家具備壟斷特權的「國企」,只有它才可以參與南美洲的貿易事務。這家企業當初由財政大臣哈利等人創立,1718年則由國王喬治一世任董事長。泡沫破裂後,南海公司巋然不動,屹立不倒,堂而皇之的繼續存在着。英國18、19世紀的歷任君主均是南海公司名義上的主管。

南海事件是「泡沫」嗎?顯然不是。而是一起明顯的商業欺詐。是英國政府為了解決債務問題對人民進行的巧取豪奪。

牛頓的投資失敗真的怪「人的瘋狂」嗎?呵呵。

對一貫自信牛頓來說,讓「人類的瘋狂」來背鍋,顯然是更划算的。否則怎麼面對自己?怎麼面對他人的質疑?

當專業的投資者、自信滿滿的各類不同領域的專家和普通人投資失敗,虧損慘重。如果第一時間就自我反省,承擔責任,是極其痛苦的,甚至會讓人精神崩潰。

而且,專業投資人和其他領域的專家如果承認投資失敗錯在自己,會非常不利於自己的個人品牌,帶來更多潛在的損失。比如我投資失敗傾家蕩產,告訴了讀者,讀者就會質疑:這個水平,還寫經濟評論?還教經濟學?

相反,籠統的歸罪於「市場泡沫「,就像項羽那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可以成功的甩鍋,推卸責任,也讓自己心裏好受很多。

這也是經濟學家和美聯儲領袖喜歡談論「經濟泡沫」和「非理性繁榮」的原因,不怪我沒有預測到,工作沒做好。怪市場非理性,大眾太瘋狂,無法預測。

03密西西比泡沫

市場的泡沫,還是貨幣的泡沫?

1775年,由於路易十四發動的戰爭,法國政府已經破產。

國家急需一個能像變戲法一樣變出錢的人。這時,理財大師約翰·勞出現了。他提出了一個我們後世讀者都非常熟悉的解決方案:

印鈔。

1720年,約翰·勞出任法國總審計長、財​​務總監,控制法國政府所有的財政收支、以及法國銀行的錢幣鑄造。同時,他還是密西西比公司行政總裁,這家公司控制着法蘭西所有的海外貿易及其殖民地的開發、徵稅、鑄造硬幣,還大量持有法蘭西的國債。

約翰·勞猜猜這家公司的大股東是誰?答案是國王。

再猜猜這家公司的商業計劃是什麼?答案是欺詐和印鈔。

約翰·勞派人四處散佈消息,說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下發現了大量金銀,他們公司的使命就是去開採金銀。

然後左手印鈔,右手給股票購買者提供貸款。靠着這種神操作,股價一路飆升。隨着通脹,社會上各種資產的價格也不斷上漲,出現了大量的百萬富翁。

百萬富翁,就是在那時候第一次成為了流行詞。

當然,不斷新增的紙幣並非真實的財富,貨幣戲法總有結束的一天。泡沫破裂後,約翰·勞成為替罪羊,逃亡海外。而國王早已在投機高峰的時候賣掉了他的10萬股股票。

當時的人們把南海事件歸咎於約翰·勞,認為他是一個騙子,並且因此非常警惕通貨膨脹;後來的人們則把問題歸咎於市場的非理性,歸咎於泡沫。

但這起事件的本質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統治者製造的超級通脹。

04

結語:市場沒有泡沫

市場沒有泡沫。

我們所謂的泡沫,其實並不是泡沫。有些是人們難以理解的價格現象,比如鬱金香事件、房價、比特幣;有些是正常的價格漲跌,比如集郵這樣的投資收藏有一天不再流行了,被其他新潮的事物取代了,於是價格大跌;有些是商業欺詐或騙局,比如南海泡沫;有些是通貨膨脹,比如密西西比泡沫;有些是通貨膨脹和信貸擴張帶來的經濟周期,比如美國的次貸危機,以及很多國家的經濟危機。

這些經濟現象的背後,有時存在着強大的非市場力量,但人們卻習慣於讓市場來背鍋,來接受更多的管制與干預。

以泡沫的名義。

主要參考:

01.彼得·加伯《泡沫的鼻祖:早期金融狂熱的基本面》

02.羅納德·科斯等《經濟學的著名寓言:市場失靈的神話》

03.鬱金香泡沫真相:沒人破產、沒人跳河、沒有經濟危機

04.汪詰《一朵小花真能摧毀一個大國?揭開荷蘭鬱金香狂熱的歷史真相》

05.余劍峰得到課程《行為經濟學》

06.孫驍驥《致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

07.羅斯巴德《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思想》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齊亮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13/173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