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未普:趙紫陽的遺產為中共指出一條明路

作者:

今天是趙紫陽逝世19周年紀念日。此時正值中共執政進入荒腔走板、進退失據、危機四伏、走投無路之際,回顧趙紫陽的政治思想遺產,對中國走出困境、實現憲政轉型,應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趙紫陽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十年,獲得的基本經驗就是兩條,一條是市場經濟,一條是民主政治,二者缺一不可。依我之見,趙紫陽的遺產可以分為三大塊。除了經濟上的和政治上的,還有思想上的。

趙紫陽的經濟遺產主要表現在,改革計劃經濟,推動市場經濟。為此,趙紫陽採取了種種簡政放權的措施,全面突破了計劃經濟體系,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和創造力。這裏的簡政放權指的是減少各級政府對經濟領域的干預,全面下放權力,如把種地的自主權還給農民,把生產和銷售的自主權還給企業,把地區發展的自主權還給地方政府,把社區管理的自主權還給老百姓,等等。這些簡政放權措施,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所以說,在推動農村包產到戶、城市企業改革、外貿大進大出等方面,趙紫陽是名副其實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和總工程師。不少海外學者認為,即便趙紫陽從1989年6月起就被軟禁在家,中共的經濟改革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仍然實行了一條「沒有趙紫陽的趙紫陽路線」。

趙紫陽的政治遺產是,推動政治改革,實現中國政治現代化。趙紫陽承認,1985年以前他是一個經濟上的改革派,政治上的保守派,那時他認為,政治改革太超前是不行的。但後來他意識到,沒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將無法深入下去(趙紫陽,《改革歷程》,p.292)。於是他在85年以後着力推動政治改革,主要包括黨政分開;權力(指的是黨權)下放;改革政府機構和幹部制度;建立社會協商對話制度;完善民主政治;加強法治建設。趙紫陽認為,黨政分開是政治改革的核心,是要解決共產黨凌駕於憲法、法律和國家政權之上問題的關鍵,其中有大量措施指向憲政民主(吳偉,2014年12月29日,《紐約時報》)。趙不只一次地對宗鳳鳴說,「中國不轉向民主政治,是違背世界潮流的,是違背人心的」。(宗鳳鳴,軟禁中的談話:聽趙紫陽談改革,單少傑,2019年10月16日)。

趙紫陽的思想遺產更是精彩。他在軟禁中完成大徹大悟,對一黨專制和憲政民主轉型有相當深刻的思考,在共產黨高官中,無論是健在的還是逝去的,能出其右的沒有幾個。他的那些精彩的民主轉型思想包括:1)共產黨應當主動地自覺地推動民主轉型。他說,「我們遲早要走這一條路,我們與其被動地走,不如自覺地走」。2)中共應當建立議會民主制,實行由民作主而不是為民作主的制度。議會民主制的實質是主權在民,與中共的主權在黨截然不同。3)中共應成立反對黨。「我們現在不培植反對黨,一旦垮了,國內會大亂的,這是最危險的」!(《杜導正日記:趙紫陽還說過什麼》,第233-234頁)。4)建立現代化政治制度要採取漸進式改革方式。趙紫陽並不認為中國可以一步就跨越到現代化政治制度,而是要經過「一個較長的過渡時期」。

自由亞洲電台2015年5月18日刊出陳奎德對張博樹的訪談節目「趙紫陽是中共的最後救贖。」陳奎德認為,趙紫陽是中共自新自救的最後一把鑰匙,中共要在歷史審判台上獲得某種自救,獲得非毀滅式的轉型,必須仰賴趙紫陽這一道義符號。但是9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沒有看到任何跡像顯示,習近平要借用趙紫陽的正資產,挽救他的黨於崩潰之頹勢。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趙紫陽的道路,是唯一可以救習和中共的路。

可以肯定,趙紫陽的遺產一定會在中國未來轉型時發揮重大作用,也許這個「未來」說來就來了。不管何時能來,趙紫陽的名字和他遺留給華夏的豐厚遺產都會永世長存。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18/200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