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拍《盲山》的李楊,曾經對每次回國都視若畏途

被李楊講述出來的這個故事,其實寫的是一個人的尊嚴。一個女大學生被拐賣到一個山村,賣給一個四十多歲的農民做媳婦,她不屈服,她不惜任何代價也要捍衛自己的尊嚴,這是中國人應該有的東西,或者是人類應該有的東西。「生活和活着是兩個概念,你要生活的話,就要做一個正常的人。」

國人在外國住了幾年就可能染上性病,可是那些土生土長的人就沒事兒。」

這件事情讓他對每次回國都視若畏途。

從科隆電影學院畢業後,李楊開始在「德國之聲」電台工作。之所以從留學到工作,在德國生活這麼長時間,他的解釋是,一直在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並且也有可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買香水這麼一件小事,也讓他一下子豁然開悟。等他畢業時,有幾個朋友找他商量,建議大家合夥開餐館,應該能掙很多錢。考慮再三,李楊退出了這次合股。

那幾個朋友直到現在還在開餐館。他們是1982年國家送出去的那批優秀高中生,高中畢業以後,從德國從頭讀起,現在在德國是餐館老闆。「我當時為什麼猶豫呢?我一直在想,我來德國留學,僅僅是為了開餐館,為了錢嗎?我到德國是為了學習的,我不能半途而廢。半途而廢是件挺丟人的事情。我是來學電影、搞電影的,沒怎麼着就變成了餐館老闆,那還用得着大學畢業嗎?我要拿這個碩士,沒拿到的話,我對不起自己。」

李楊承認,自己能把金錢的誘惑看得比較透,跟那次從死亡線上走過的經歷有關。「那個時候躺在病床上,就想活下來的意義是什麼。幸虧沒死,要不什麼事都沒做過,就死了。我父親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被整,四十四歲就死了。我活下來了,一定要做自己願意做的。」

畢業那年李楊回國,知道了國內已經有人拍低成本電影。他問,有多低?對方說,三四十萬。

他說,干幾年攢點錢,我就可以自己拍個電影了。

李楊給自己制訂了一個四年計劃,回德國之後,就干各種各樣的事情攢錢,什麼賺錢做什麼。他做過油漆匠、瓦匠,跑過餐館,做過司機,在電視台做過攝像。

2000年,四年計劃完成,李楊決定回國。

回到闊別十四年的中國,李楊同樣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

就像許多「海歸」一樣,他已經不能適應中國的生活,看到很多東西都覺得煩燥,交通的混亂、環境的髒差,他經常與人發生衝突。斑馬線本來是行人過的,他質問為什麼汽車要搶;他騎自行車在紅燈前軋了一道線,便與警察爭執起來,因為他覺得警察不應該訓斥他。

甚至有一次坐出租車堵在一條馬路上。緩慢行駛了很長時間,他看到是一個警察在馬路中間教育一個司機,那個司機還在賠着笑臉爭辯,後面堵了一大片車。李楊讓司機停車,他下去開始訓斥那個警察:你是幹什麼的,你的任務是為了疏導交通,可你現在做的是堵塞交通,你不能把你的摩托車放到旁邊,把他挪到旁邊跟他說嗎?警察居然就把車慢慢推到旁邊,結果反倒把拉他的出租司機嚇壞了。

朋友們說已過不惑之年的李楊是一個「憤青」。他說,你看到不規範的東西就應該憤怒,指出這個不平。「我在德國上學時,教授對我們提出的問題,經常說不知道,我回去查資料以後告訴你。然後他回去花好幾個晚上查東西,再非常詳細地告訴你。這是一種勇氣,一個教授敢於說我不知道,而不是不懂裝懂。而我們的教授明明不懂,卻壓制質疑他的人。」這些海外生活經驗讓他感到格格不入,「就像小區裏有的人說,這是我家的花園,我家的狗到處拉屎管你什麼事。但是在歐洲,業主會很怕別人說,他們都戴個手套把狗屎撿起來,不會侵佔別人的花園。原來我一直受的教育是大河有水小河滿,但是到德國之後我發現是小河有水大河才滿。如果每個人都自掃門前雪的話,他人就不會有瓦上霜了。所以每個人把自己的事都干好,就可以了。我們的小學生不好好上學,幫警察叔叔指揮交通;警察叔叔不好好指揮交通,去給老大娘送面,可送面是賣面的人應該幹的事……大家都不做好本職工作,而去做別人工作範疇內的事,就變成了英雄。」

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李楊才學會重新入鄉隨俗。剛回國時他甚至都不敢過馬路,怕被亂竄的車撞到,如今他也學會亂竄了。「中國在變化,不斷地變化,中國的官員、機構、政府、老百姓都在發展,都在變化,包括我自己,所以中國的未來會變好的,但是也不能說現在沒有問題。我在適應這些東西。」

黃建新執導《誰說我不在乎》時,請他擔任該片的副導演。這樣一個機會,使他得以了解到國內影視圈內的狀況。這相當於一次熱身,將他重新拉回了中國的演藝圈。等《誰說我不在乎》拍完後,他又在國內待了四五個月,回到德國,把箱子一打,家裏的東西該賣的賣,該送人的送人,然後打道回國。「我想通了。哪個社會都有它不足的地方,不能拿德國這個社會跟中國比,你這兒也看不上,那兒也看不上。」

2002年,李楊已經在北京住了一年,他的大部分時間用來看書。7月12日,他看到了劉慶邦的小說《神木》。這篇獲得「老舍文學獎」的小說講述的是發生在煤礦的故事,兩個騙子將打工者誘騙到礦區,冒充親屬一起打工,然後將對方在井下害死,再向礦主索要賠償。一個小男孩這次成為他們的目標……

李楊馬上按照小說版權頁上的聯繫辦法,找到出版社的責任編輯,要到了劉慶邦的電話。

7月14日,他見到劉慶邦,一番談話之後,當場草擬了一份電影版權合同。

劉慶邦得知他是要用自己的錢拍電影時,表示了極大的支持,以比較低的價格將小說的電影版權賣給他,並給了李楊很大的權利,說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讀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218/171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