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英若誠/英達家族百年文化世家的文脈斷了,還能找回來嗎

英若誠先生(1929-2003)

表演藝術家、翻譯家英若誠先生的家族,是一個百餘年來中國少有的文化世家,也是一個百餘年來備受戕害的家族。

它呈現的,是時代潮流裹挾下。中國文化在斯文與侮辱之間的曲折命運。

大公報》創始人英斂之(1867-1926,右)與他的:兒子英千里(1900-1969),英語教育家(右三);孫子英若誠(1929-2003),表演藝術家、翻譯家(右二);曾孫英達1960-),導演、演員(左)

01

1949年深秋的一天,清華大學英文系教授錢鍾書,把大三年級的期末考卷帶回家裏批改,11歲的女兒錢瑗在旁邊給爸爸登分。

突然,錢瑗指着兩份卷子說:「這個英若誠跟這個吳世良要好,他們是(男女)朋友!」錢鍾書疑惑不解:「你怎麼知道的?」錢瑗說:「全班人都是用藍黑墨水答題,只有他倆用的是紫墨水!」

就這樣,同班同學英若誠和吳世良的戀情才終於曝光。

對這兩個學生,錢鍾書都不陌生。

據說,錢鍾書先生晚年時曾經說過:全中國真懂英文的,加起來只有兩個半,一個我自己,半個是復旦大學的林同濟,還有一個,是台灣輔仁大學的英千里。

很多人都知道,馬英九是給蔣經國當英文秘書起家的,他的英文,就是英千里先生教出來的。而英若誠,就是英千里的最鍾愛的兒子。而英千里本人,又出生於一個典型的晚清民國崛起的知識精英家庭:父親是《大公報》和輔仁大學的創始人;岳父蔡儒楷是北洋大學創始人和北洋政府教育部長。

至於吳世良,同樣出身民國大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父親吳保豐先生,是民國初年第一批學成歸國的留美學生,中國無線電事業的奠基人,後來長期擔任交通大學校長。

英若誠與吳世良的戀愛故事,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知識精英家庭子弟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的寫照:隱忍、低調、雋永,永遠靜悄悄卻又自有浪漫情致。

1950年7月17日,他們在北京結婚。從此以後,這個家庭在時代洪流的裹挾下,開始了身不由己的「漂泊」,在榮譽與侮辱峰谷之間幾經波折,最終不可逆折的走向文化上的敗落,成為典型的近代中國文化世家的命運樣本。

英若誠、吳世良夫婦在意大利

02

就在英若誠和吳世良相識的前一年,吳家正經歷一場巨大的歷史考驗。

吳保豐先生是二十世紀第一代留美歸國的知識分子,三十年代,在他的擘畫下,中國第一個無線廣播電台在南京建立。他的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儒家知識分子的價值觀念——他為五個孩子分別取名:溫、良、恭、儉、讓,吳世良是他第二個孩子。

然而,就是這樣溫柔、敦厚、謙虛、靜默的學者,在巨大的威權面前,卻保持了內而外的風骨和傲氣。

吳世良之父,原交通大學校長吳保豐(1899-1963)

在這樣家庭里長大的吳世良,終其一生,始終保持着高貴、優雅的文化貴族氣質,無論身處優渥抑或身陷囹圄,從未表現出任何自嬌自傲或者自艾自憐的態度。直到臨終前,吳世良都在翻譯美國華裔女作家包柏漪的名作《春月》。主人公春月,仿佛正是吳世良的化身:隱忍、博學、堅毅;寫字、畫畫、做詩,靜悄悄地吃飯……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優秀的一面。

吳世良、英若誠合作的譯作

03

相比起吳世良,英若誠的家族,更仿佛是一個宛若奇蹟的傳奇。

這個奇蹟的締造者,是英若誠的爺爺英斂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去,這個原名「赫舍里·英華」的滿洲正紅旗下層武士,都是一個傳奇。他只活了58歲,卻幹了三件大事:一是創辦《大公報》;二是創辦北京輔仁大學;三是創辦北京慈幼局。

1902年,35歲的英斂之創辦《大公報》時,曾向讀者解釋過這三個字的寓意:「忘己之為大,無私之謂公,報之命各固已善矣」。自從創辦伊始,《大公報》就以「開風氣,牖民智,挹彼歐西學術,啟我同胞聰明」為宗旨,從創辦之初的「提倡變法維新,反對頑固守舊;要求民族獨立,反對外來侵略;敢罵酷吏、不避權貴」到四十年代的「不黨、不私、不盲、不賣」,《大公報》是中國報人優秀品質的集中體現。

季羨林教授說:「《大公報》的100年可以涵蓋中國的20世紀,從第一期到現在就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中國現代史。」

《大公報》創刊號

到了晚年,英斂之深刻意識到「介紹西歐新得科學文化之精」的同時,不能捨棄「中國舊有文學美術之最善者」,作為虔誠的天主教徒,他上書羅馬教廷,力主在中國開辦天主教高等教育學校。

這所大學就是亞洲惟一一所由羅馬教廷直接設立的天主教大學:輔仁大學。校名是英斂之取的,他的同道好友,晚年捐資創辦上海震旦大學的馬相伯曾主張以「本篤」為校名,英斂之堅持取名「輔仁」,典出《論語》中的「會友輔仁」。

輔仁大學舊址,現為北京師範大學

04

對於英家人來說,英斂之的故事太過遙遠,他的兒子英千里,才是真正改變了家族命運的人。

辛亥革命以後不久,年僅12歲的英千里,就被父親交給天主教傳教士雷鳴遠帶到英國去學習強國之術,這個舉動至今令英家後人嘖嘖稱奇,「英斂之這個人意識太超前了,一百多年前能有這樣的眼光、氣魄,他可就這麼一個兒子。」

英千里(左)先生與父親英斂之、母親愛新覺羅·淑仲

英千里(左)與父母騎馬照

十二年之後,英千里自歐洲回國成親。婚後頭六年,他仍然生活在歐洲,偶爾回國探望。英斂之意識到,兒子雖精通西學,在全英註冊考試中名列第一,拿下了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的學位,卻連中國字都寫不好,中國話都說不利落,更不能指望他干預時政,推進社會變革。這種「追悔莫及」的心態,使他開始重新反思當年「全盤西化」的主張,最終創立了以兼收中西之長為宗旨的輔仁大學。

英斂之親自幫兒子挑選了妻子——北洋大學創始人、北洋政府教育總長蔡儒楷的女兒蔡葆真小姐。英若誠後來說,「一個是當時天津唯一一家報紙的社長,一個是當時天津唯一一所大學的校長,這是一樁典型的門當戶對的知識分子聯姻」。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群學書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112/169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