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悲劇!43歲醫生猝死離世,提醒:猝死之前,身體會發出5個信號

一襲白衣,護一方平安。白衣天使默默無聞地奉獻自我,他們拯救了無數的生命,可是,卻也逃不過疾病的魔爪......

2021年12月18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楊澤輝醫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年僅43歲!

12月18號,楊澤輝醫生還在為患者進行檢查和診療,19日凌晨卻突發心臟病,因公殉職。

2006年,研究生畢業的楊澤輝成為了一名醫生。15年來,他兢兢業業,救死扶傷。從甲流到新冠,從武漢到新疆,他總是一次次衝鋒在前線,成為那最英勇的逆行者。疫情中的生死鏖戰他挺過來了,突發的心臟病卻讓他的生命在43歲戛然而止。

楊澤輝的生命短暫但璀璨,他的離世令人痛惜,但這同時也引起我們的反思,猝死離我們並不遙遠。

一、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

多數人對「猝死」都是一知半解。其實,「猝死」在年輕人群體中並不少見。很多人都是因為突然的「不舒服」,便一睡不醒。

國家心血管中心發佈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中顯示:1/4的冠心病首發症狀是猝死,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相當於每天約1500人因心臟驟停而離世。

二、猝死高發?或是這4個情況下導致

猝死事件讓人膽戰心驚。那麼,導致猝死高發的因素都有哪些呢?了解以下4點,或許能幫助你遠離猝死。

1.不良生活習慣

不健康的飲食,日夜顛倒的作息時間,久坐不動等都可能是引發猝死的高危因素。長期大量吸煙喝酒的人,自主神經功能很容易受到損傷,一旦受損嚴重,就會加大心臟性猝死的風險。

長期高熱量飲食、久坐又不運動、頻繁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慢慢侵襲我們的身體。可能在管壁及血管外側,已經沉積大量的脂質斑塊,這就如同在身體裏埋下多個「炸彈」。當「炸彈」突然爆炸,無法及時就醫,就會導致猝死的悲劇。

2.競技運動

運動時,運動激素快速上升,刺激心跳加速,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舒張期變短,血流流入冠狀動脈的時間縮短,如果心臟有潛在或明顯問題時,可能會造成缺血,嚴重時引發猝死。

因此,體育運動要適量,不要讓身體超負荷運轉。尤其是有心臟相關疾病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3.氣溫驟變

夏季時,天氣炎熱。大量出汗,會導致體內血容量減少,很可能誘發猝死。到了冬季,心肌梗塞和腦血栓會明顯增加,氣溫驟降也常誘發心臟性猝死。因為冬季內外溫差較大,肢體和頭面部裸露在冷空氣中,受冷空氣刺激以後,血管會出現生理性收縮,加重心臟負擔。

4.情緒波動

當在某個場景中極度緊張、嚴重焦慮或恐懼時,神經內分泌機制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收縮,導致心肌缺血。

長期的高壓工作,過度興奮、過度悲傷等都可能成為猝死的誘因。精神上長期緊繃,一旦心理壓力達到極限,心理疾病就可能誘發生理疾病,間接引發猝死。

三、猝死來臨前,身體會發出5個信號

猝死來臨並不是悄無聲息的,當身體為我們發出危險警報時,一定要多加留心。

1.胸悶胸痛

如果出現胸悶、胸痛且持續半小時不能緩解,需要警惕心絞痛,還有可能合併急性心肌梗死。

部分患者在猝死前會出現嚴重胸口憋悶、冒大汗,並伴隨呼吸急促、肩痛、胃痛等症狀,且有反覆發作的特點。

2.心慌心悸

沒有心臟病史,卻明顯感覺心跳加快,多數速度>100次/分鐘,這是心臟的一種應激反應,警示需要休息。也有合併心律失常疾病的心慌,情況突發突止,心跳速度一般>150次/分鐘。

3.暈厥跌倒

突發的心臟驟停,或心跳異常加快,有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導致人體失去平衡,從而發生暈厥跌倒。

4.氣短、下肢浮腫

如若平常快走或爬樓梯不會出現不適,突然感覺自己活動受限,逐漸出現活動後氣短,呼吸不暢,甚至伴隨下肢浮腫。這很可能是心力衰竭加重的表現。

5.非典型症狀

有明確的冠心病高危因素或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需特別注意,當出現無法分辨的非典型心絞痛症狀,比如持續牙痛、腹痛、上肢痛時,一定要特別留心,警惕一切不適症狀。

四、突發猝死,抓住「黃金四分鐘」

醫學研究認為,心臟驟停後,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極限一般為四分鐘。

如果可以在「黃金四分鐘」搶救時間內,第一時間建立有氧血液循環,進行心肺復甦,一部分人或許可以起死回生。

如果遇到有人突發暈厥,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急救措施?

第一步:先輕拍病人的雙肩,呼叫他,判斷患者是否還有意識,檢查是否還有呼吸。

第二步:馬上撥打120急救,告知醫務人員地點及現場情況。

第三步:在等待救援的同時,判斷患者是否還有頸動脈搏動(切記不能同時觸摸兩側,以防影響血液循環)。

第四步:松解衣領及褲帶,為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按壓頻率100-120次每分鐘,按壓深度5-6cm。

第五步:運用仰頭抬頜法幫助患者打開氣道。檢查口腔有無分泌物,假牙等,然後進行人工呼吸。

第六步:檢查急救是否有效,呼吸心跳是否恢復。如若心跳恢復,將患者以安全體位擺放,等待醫生救援。

注意:以上操作,如若自己並不熟悉,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防因錯誤急救,加速患者死亡。

猝死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猝死也遠比我們想像的離我們更近。當身體出現不適時,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注意休息。預防猝死,從你我做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25/168766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