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近平被識破,中共被指製造陷阱;搶救生育率大陸奇招迭出;上海多區突停電引恐慌;

55平米房子賣5萬,牡丹江二手房跌至白菜價;陸蔬菜價格同比漲3成多;中資全退市也不會對華爾街造成大衝擊

中國正面臨人口危機,近期更推動三胎政策以提高出生率,民眾也因此想結紮卻求診無門。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房價近來跌至「白菜價」,但白菜真的便宜嗎?根據中共官方數據,包括大白菜在內的19種蔬菜,價格同比飆漲46.9%。

房價大跌,苦了房地產企業。周四評級機構惠譽把房地產企業恆大集團和佳兆業集團降級。

中美金融脫鈎愈演愈烈,中概股從美國三大股市全面退市已迫在眉睫。有分析認為,這不會對華爾街造成重大衝擊。

日前英媒透露,美國將把中國人工智能(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列入黑名單。

近期中國和非洲第三世界國家的合作項目接連傳出醜聞,中國更被指在非洲製造債務陷阱。

周三傍晚,上海多個地區突然停電,引發強制停止供電恐慌。

搶救生育率,大陸奇招迭出,男求結紮慘遭拒絕

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9日報導,任職網路公司客服的30歲江姓男子,為了結紮,在家鄉福建省找了6間醫院都吃閉門羹,最後於今年3月跑到距離1930公里外的四川省成都市,才得以順利結紮。他將求診細節放上網路論壇供人參考,但有網友指出,該醫院現在已停止結紮手術。

山東省濟南市一名32歲新手媽媽趙子環(譯音)經過兩度流產,終於在去年產下兒子,她分娩7小時,最後送進急診症剖腹產。她與丈夫認為生產和育兒太累,決定不再生,4月起開始求診要結紮,結果連找了兩家醫院都被拒絕,其中1位醫生坦言,在政府現行的新家庭計劃之下,已不再允許進行這類手術。

他回憶當時堅定告訴醫師:「我真的想要結紮。」他補充道:「說到底,是我們、而不是政府要養小孩。」

河北省荊州市一間醫院的楊姓主任說:「理論上,這是很簡單的手術,但公立醫院現在幾乎會拒絕,因為我們意識到,若做一些政府沒有明確放行的事,會有風險。」

楊說:「現在的基本方針就是,中國需要更高的生育率。」

根據11月發佈的官方數據,中國2020年每1000人的生育率為8.5,為70多年來的最低。中國生育率為1.3,比日本還低,人口統計學家預測,中國的人口可能會在幾年內開始下降。

中國的生育計劃法規定,儘管提供輸精管切除術、輸卵管結紮術和女性墮胎手術的醫院和醫生,必須得到縣級衛生部門的批准,但這類手術沒有受到官方禁令或具體限制。

《華郵》聯繫了上海、北京和廣州等12間公立醫院,對方都回應目前不再提供相關手術。有6間醫院表示仍在進行這類手術,但1間指不再替單身男子結紮。

而《華郵》訪問的尋求結紮的已婚夫婦和單身男子都表示,醫院和醫生都拒絕進行手術,以日後會後悔來勸退他們,有些醫院甚至會要求出示結婚文件以及已生育小孩的證明,才肯動手術。

中國公司全部退市,也不會對華爾街造成重大衝擊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上星期四(12月2日)最終確定了針對不符合審計要求的外國股票除名的規則。根據這項新的規定,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披露它們是否由政府實體擁有或控制,並提供其審計檢查的證據。

中國網約車巨頭「滴滴打車」日前(12月3日)宣佈,該公司準備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並且轉向香港重新上市。

根據美國國會專門機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的數據,截至2021年5月,在美國三大交易所共有248家中國公司上市。而「世界交易所聯合會」(the 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的數據則顯示,這些公司的總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

劍道(Derek Scissors)是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資深研究員。

史劍道對關於200多家中國企業退市會給美國股市減少2萬億美元的說法表示質疑,他認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市值可能達不到那麼高;因為中國公司的市值今年可能已經大幅下降。

史劍道認為,即使真的發生中國企業紛紛退市的情況,其實這對美國經濟來說根本不重要;這對美國的金融業來說也無關緊要,因為同樣的公司可以在香港投資。

資深經貿分析師、公共政策博客RealityChek的創辦人艾倫·托納爾森(Alan Tonelson)對美國之音表示,由於美國股市的總市值目前已經接近49萬億美元,因此,所有中國在美國的上市公司退市,造成的損失可能只會是短暫的刺痛,而不會造成重大或者長期的損害。

他說,「事實上,中國上市公司退市最終會加強市場的財務基礎,因為中國實體的大部分價值,可能基於欺詐性財務報表。「

55平米房子賣5萬,牡丹江二手房跌至白菜價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房價近來跌至「白菜價」,有55平米的房子僅售5.5萬,即使如此,掛牌至今仍無人問津。

據《第一財經》12月8日報導,在一家房產信息平台上,牡丹江市愛民區、陽明區等地均出現售價在十萬以下的房源。一些急於出手的業主,還打出「5.5萬秒售便宜房子」的宣傳。

在該房產信息平台上,牡丹江有近150套的房源,總價在10萬元以下。最便宜的一套總價4萬元,不過面積僅15平方米。再往上,一套面積55平米的房子,總價也僅5.5萬元。儘管已是「白菜價」,這套房子自9月份掛牌以來,一直無人問津。

大紀元記者瀏覽牡丹江二手房安居客、大眾點評等網站發現,10萬元以下的二手房不多見,50平米左右的房子基本要價在20萬元左右。

報導表示雖然五萬一套的二手房並非主流價格。但牡丹江出現這種「白菜價」房源,雖是市場個案,卻也是當地樓市低溫最真實的反映。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10/168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