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脾胃好、腎氣足的人,滿口都是「金津玉液」

中醫有句老話,叫做「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

有這樣一個實驗:口裏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看看身體會有什麼反應?

如果是剛吃過飯,一直吐唾液,可能會感覺胃部的消化不佳;有的人會感到口乾舌燥,想要喝水;有的人會感覺心情急躁、身體上火;有的人會覺得乏力、沒有精神頭;更有甚者腰部酸軟,極度疲勞……

當然,每個人身體的反應是不一樣的,體質不同,每個人體會出來的狀況也會不同。通過自我的實驗反饋,你會發現,唾液對人身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西醫和中醫在很多問題上有不同意見,但是,在唾液保養的問題上,中醫和西醫的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唾液貴如金」。

西醫認為唾液之所以如此珍貴,有以下一些原因:

唾液是消化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幫手,它是食物消化的催化劑。

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等物質能阻止來自空氣或水中的多種細菌生長。

唾液能把食物殘渣沖洗掉,以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

唾液充分與食物結合,對提高免疫力意義重大

唾液可以傳遞人類最珍貴的信息,從唾液中幾乎可以安全地識別一個人的基因序列……

津液的增多與減少,能直接影響體內的陰陽平衡,疾病也會由此而生,如發高燒的病人出汗過多,及胃腸疾患者大吐大瀉太多,都會因損傷津液而導致氣血虧損。

中醫認為:五臟化五液,脾為涎,腎為唾。津液雖由腎所主,但其源於脾胃。唾液中較清稀的部分稱做涎,它有保護清潔口腔的作用,有利於吞咽。而吞咽津唾則有益於養腎氣。實際上,唾和涎是合為一體的,所以,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有滋補脾胃「後天之本」,固護腎「先天之本」的功效。

時下,秋燥愈來愈濃,養護唾液就是養護陰津,可緩解秋燥。對於陰虛火旺體質的人更應增液潤燥

上期文章提到的叩齒法、赤龍攪海法等都是生津良方;方劑中的增液湯即是為陽明大熱、津虧便秘而設;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食用烏梅、酸棗、粉葛、玉竹、石斛等藥食同源之品,或一些粥品,如石斛粥、沙參麥冬粥、核桃仁粥、黑芝麻粥等來生津養陰。

如果經常口渴,咽干,舌燥,感覺津液不足,又尿多、尿頻,中醫認為這些症狀是有一定的陰虛跡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最常見的就是消渴病,多指現代的糖尿病

若飲水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

若飲食多而不甚飢,小便數而漸瘦者,名曰消中。

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

關於消渴病的成因,古人如此論述:

少年服乳石熱藥,耽嗜酒肉葷辛。熱面炙爆,荒淫色慾,不能將理,致使津液耗竭,元氣衰虛。熱毒積聚於心肺,腥膻並傷於胃腑。脾中受熱,小髒乾枯。四體瘦羸,精神恍惚。口苦舌干。日加燥渴。一則飲水多而小便少者,消渴也。二則吃食多而飲水少。小便少而赤黃者,消中也。三則飲水隨飲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濁,腰腿消瘦者。消腎也。斯皆五臟精液枯竭。經絡血澀。榮衛不行。熱氣留滯。遂成斯疾也。

預防糖尿病,還是那條建議:管住嘴,邁開腿!如果可以,再加一條:保護腎精,遠離不良情緒。

飲食方面,最好的飲食要遵循古法、順其自然。我們這個時代,日日餐餐都可以吃飽,而且過飽。每餐肥甘厚味,天天都像在過年。中醫講:過與不及都會得病。過去人都是操勞過度補充不足得病,我們現在是運動不足,因為營養過剩而得病。

如果把蔬菜,做的過辣、過咸、過油等,都不是清淡飲食,我們都應該好好品味新鮮食材在蒸煮汆拌中品味那份平淡帶來的特有味道,正是食物的這種氣味在滋養我們,繁複的調料、添加劑,只是令人口爽,卻導致代謝紊亂。

比如,口渴喝水的時候,我們一直提倡喝溫熱的白開水,而不是碳酸飲料或精緻的果汁,因為這些飲料裏面不僅僅是含糖量高,而且有大量的添加劑。很多功能飲料,寫着零糖零脂肪,用的不是糖,是糖的替代品,化學品,也是添加劑!

現在的糖尿病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了,小孩子都有可能不幸中槍!

精米精面,過度加工飲食,更是讓我們從小嬰兒開始,過度消耗胰島素,導致代謝紊亂,最後發展成小胖子或者小瘦子!很多家長還熱衷於給孩子補充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吃完整的穀物、蔬果,而不是各種所謂的提純的鈣片、維生素等。

所以,很多孩子在飲食方面就沒有打好基礎、做好功課。要麼吃得太精細、太油膩,要麼饑飽無度、食積,這些東西在中醫看來都可以導致臟腑及早承受「負擔」,久而久之,也可能導致情志不遂(七情過度,皆可郁而化火,化燥傷陰而致消渴。)情志不暢,則反過來進一步導致暴飲暴食: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所以,當一旦有糖尿病徵兆的時候,應定期監測血糖,積極調理症狀,及時糾正問題。如果是糖尿病前期,我們還是可以通過正宗的手法、穴位、方劑等中醫方法進行調理的。一旦發展成情況較嚴重的糖尿病,這時候,再去耗時耗力地調理,很多事情就很可能變得得不償失了。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牛媽古法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25/166385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