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垣這個人,略懂中醫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他生活在金元時期,是脾胃大家,也是脾胃學派的創始人,非常擅長治療脾胃疾病。李東垣把自己畢生的經驗寫成了一本書,名字起的也很直白,就叫《脾胃論》,書中記載的很多方子,比如,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等等,都是從脾胃論治的。益氣聰明湯也不例外。
我們把方名拆開來看,首先,益氣,益的一定是脾胃之氣。其次,聰明二字也很有意思,我們現在夸一個人頭腦靈光,思維敏捷,會說這個人很聰明。那麼,古人是如何理解聰明二字的呢?在古代,聰和明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含義,聰,旁邊站了一個耳,把外界的信息匯總到耳邊,所以聰代表聽力好。明,身體的哪一個部位最明朗,最明亮,當然是眼睛,所以明代表視力好。益氣聰明,合在一起,就是說一個人脾胃好,就能耳聰目明。
這個方子收錄在《東垣試效方》中,原文是這麼說的:「益氣聰明湯,治飲食不節,勞役形體,脾胃不足,得內障耳鳴,或多年目昏暗,視物不能,此藥能令目廣大,久服無內外障、耳鳴耳聾之患,又令精神過倍,元氣自益,身輕體健,耳目聰明。」這樣的思路也是借鑑了前人的經驗。
《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髒論》裏有這樣一句話,叫「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九竅指的是身體的九個孔竅,包括嘴巴、耳朵、鼻子、眼睛、以及前後二陰。大家看,九個孔竅當中,頭面部就佔了七個。《內經》又說了,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這七個孔竅是最需要清陽之氣的。清陽要升上去,濁陰要降下來。必須要經過脾胃這個樞紐,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嘛。脾虛了以後,清陽升不上去,濁陰也降不下來,完全反過來了,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清陽在下面,濁陰在上面,腦袋上的孔竅得不到清陽的濡養,反而被濁陰所擾,它就要出問題,就不通暢。首先是眼睛,打個比方,冬天的時候,玻璃窗總是蒙着一層水霧,即便是把臉貼到上面,外面的世界也不能看得很清楚。到了更冷的三九天,還會結冰花。水霧也好,冰花也罷,都可以看作是身體裏的濁陰,濁陰蒙在眼睛上,看東西就模模糊糊。其次是耳朵,濁陰塞在耳竅里,就像一個空瓶子,灌了半瓶水進去,走在路上的時候,瓶子裏的水搖搖晃晃,瓶水相撞,是不是就會發出聲響?這就是耳鳴,這種耳鳴,聲音不大,勞累之後會加重。嚴重的,還會耳聾。有人說了,那把濁陰降下去不就好了。濁陰降下去了,眼睛就明亮了,耳朵也清靜了。表面上看確實是這麼回事兒。有些人為了看得清楚,就找塊抹布把水霧擦掉,還有些頑皮的小孩子喜歡在玻璃窗上畫畫,不瞞大家說,我小的時候也經常這麼幹,可是用不了多久,玻璃就又被水霧蓋住了。有時候人的這個脾胃很虛弱,濁陰就老往上跑,就像冬天的窗玻璃一樣,擦是擦不乾淨的,只有等到太陽出來了,這些水霧啊,冰花啊,才能被徹底蒸發掉。就是說一定要把脾胃培補起來,把清陽升上去,這個時候,只要稍微用點降濁的藥物,怎麼樣,立馬窗明几淨。
而益氣聰明湯的思路就是補脾益氣,升清降濁。益氣聰明湯:黃芪15克、甘草15克、人參(黨參)15克、升麻9克、葛根9克、蔓荊子4.5克、白芍3克、黃柏3克,水煎服。這個方子現在也被製成了中成藥,叫益氣聰明丸。人參、黃芪、甘草主要是補脾胃,填補脾氣的空虛。剩下的幾味藥材兵分兩路,一路升清,一路降濁。葛根、升麻、蔓荊子負責把脾胃的清陽之氣往上升。葛根,張仲景的葛根湯里有它,葛根湯是古代治療頸椎病的常用方,既然以葛根來命名,說明它是整個方子中最為重要的一味藥。葛根能把頸椎這一帶打通,打通以後再鼓舞清陽之氣往上升,從脾胃一直升到頭面上去。這樣一來,不僅頸椎得到濡養,頸椎病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頭暈、噁心、視物模糊等等都能解決。有人又說了,奇怪,怎麼扯到張仲景,扯到葛根湯了?葛根湯不是重點,重點是通過葛根湯來告訴大家,葛根具有很好的升達之性,張仲景如此看重它,效果一定不會差。升麻,也是讓能量往上升的一味藥。蔓荊子,它是種子藥,藥書上說,諸子皆降。通常來講,種子的藥性是往下走的,但蔓荊子不一樣,它的藥性是往上走的,能夠把清陽之氣帶到頭面上去。芍藥、黃柏負責把頭面上的濁陰往下降。黃柏清熱燥濕,白芍利水,好多人以為白芍能補血,能緩急,能止痛,但不知它還能利水。這就是李東垣的益氣聰明湯,中成藥益氣聰明丸。脾虛導致的耳鳴、耳聾,可以用這個方子。脾虛導致的近視,情況不是很嚴重的,也可以試試用這個方子來調理。它能令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身體一氣周流,自然耳聰目明.。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