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睡前最好不要吃降壓藥,否則容易導致低血壓?專家闢謠,說出實情

高血壓作為目前常見的一種慢性病,給人們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尤其是因為高血壓引發的其他併發症,比如心肌梗塞、腦梗死、冠心病等。所以降壓藥也是高血壓患者預防併發症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很多高血壓患者對於降壓藥的服用時間卻有爭議。有人認為睡前不要吃降壓藥,因為晚上睡覺血壓低,很容易導致低血壓。這是真的嗎?

睡前最好不要吃降壓,否則容易導致低壓?

首先需要強調,無論降壓藥是早上服用或晚上服用,至少比很多有高血壓卻不吃降壓藥好,因為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同時伴有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可導致心、腦、腎及周圍血管、眼底等靶器官損害和功能障礙。

但認為睡前吃降壓藥會導致低血壓,這個結論過於武斷,並不正確,也不科學,原因有以下3點:

1)指南、共識或教科書沒有這一說法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指南或共識,包括內科學教材,都未提出「降壓藥最好不要晚上服用」,即使是藥物說明書,對於絕大多數降壓藥,並無推薦服藥時間早上或晚上。

2)血壓波動的類型

我們的血壓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24小時內受身體神經、內分泌等多個系統的影響而產生波動。根據對血壓的測量,我們把血壓波動分為四種類型:杓型、非杓型、超杓型及反杓型。大多數健康人及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都是杓型血壓,就是跟像勺子一樣,晚上比白天血壓低,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群是反杓型,夜間反而比白天高,所以說晚上服用降壓藥會導致低血壓也是不準確的。

目前的研究表明,對於杓型血壓患者,晚上服用降壓藥比早上服用能夠更好地降低血壓,因為夜間的血壓下降可以降低靶器官受損的風險,而且能夠使非杓型和反杓型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類型向杓型血壓轉變。

3)藥物的起效時間

不同的降壓藥物起效時間不同,有的作用比較遲緩,可能要5-6小時,比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緩釋片等,我們稱之為長效降壓藥,通常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對於長效降壓藥,長期服用情況下血藥濃度基本穩定,效果類似,因此白天晚上都可以。

對於短效降壓藥如卡托普利片或硝苯地平片,建議白天服用,晚上服用確實可以引起夜間低血壓。但目前一般降壓藥都選擇長效類型藥物,既安全又方便,一天固定任一時間服用都可以。

總之,降壓藥物的服用時間是早上或晚上,應該根據患者的血壓類型,服用藥物的起效時間來個體化的選擇,最好在經過動態的血壓監測之後由專業的醫生進行確定。如果高血壓患者一直血壓控制較好,可以繼續以前服藥時間,保持不變,如果是初次診斷高血壓,可以根據服用降壓藥類型決定服藥時間,如果是長效降壓藥,可以選擇一天中固定時間即可,如果是短效降壓藥,可以選擇白天服藥。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藥師方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06/165591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