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朝堂不議事 清代皇帝翻牌子見大臣?

在清宮劇中,皇帝上朝時,身穿明黃朝服,高坐龍椅之上,看着大臣在那裏面紅耳赤地爭辯,即使在書房和大臣議事,太監婢女都可以隨侍在側……歷史科普作家橘玄雅在《清朝穿越指南2》中說,這一切都是影視劇編造的。清代皇帝其實很少上朝,「翻牌子」見大臣才是常態,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在多數人的概念中,清代皇帝所謂的「上朝」就像戲台或者電視劇里演的那樣,每天早晨,皇帝穿着明黃色的朝服,坐在太和殿上,下面站着好多文武官員。然後商議朝政,不時還要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一下。但事實上,清代「上朝」多數並不是您想的那個樣子的,而且一般科普書中所說的「上朝」可能也是有錯誤的。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清代本身的兩種「朝」,即「大朝」和「常朝」。

大朝,雖然有「朝」字,但是應該理解為「朝賀」,屬於一種國家級的慶典。根據《清史稿》的說法,其肇始於天命元年(1616年)的元旦大朝,定型於天聰六年(1632年)。根據制度,這種大朝只在每年的元旦、冬至和萬壽節舉行。舉行的時候,儀式十分隆重。在太和殿裏,皇帝坐在龍椅上,官員們都穿着朝服,殿中除了豹尾班侍衛和前引大臣、後扈大臣以及記注官外就沒有別人了。入八分的宗室王公站在太和殿的丹陛上,文武百官站在太和殿廣場的丹墀上,在鳴鞭之後,朝着皇帝的方向三跪九叩,之後有一個賜茶賜座的過場,皇帝便回宮了,儀式也隨之結束,全程是完全不討論朝廷政務的。

常朝,也應該理解為「朝賀」,但是其中已經有了一些處理政事的含義。根據《清史稿》的說法,常朝是最早處理政事的「上朝」,始於「太祖丙辰建元後」,也就是天命元年。當時規定每五天視朝一次,皇帝和各官員都穿朝服,官員們先統一行禮,然後各部院衙門出班奏事,這跟戲台和電視裏描繪的「上朝」就很接近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它被俗稱為「坐朝」。而在入關之後,百官「每日入朝奏事」成為慣例,這樣一來,固定時間的常朝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它先是在順治九年(1652年),改為每月初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常朝,即每月三次,後來又規定百官見朝、辭朝、謝恩等行為,都在常朝進行,儀式排場和流程以及服飾都與大朝相同。這多少給常朝保留了一點點「政事」的含義,但是說到底都是「走過場」,所以清代皇帝大多不參加常朝,即所謂「不御殿」。一旦皇帝常朝「不御殿」,需要行禮的官員就「行禮午門外」便可,於兩方面其實都方便得多。

這兩個「朝」,除了常朝在入關前還有處理政務的功能外,後來都淪為儀式化。而在清初期,真正的「上朝」,其實是御門聽政。

御門聽政,指的是皇帝每日在乾清門設座,會見各衙門官員,處理政務的行為,俗稱「坐門」。一般認為,御門聽政形成於順治朝,以康熙朝最為普遍,聖祖康熙帝基本上每天都要聽政的。根據制度,春夏兩季每天的辰初(7:00),秋冬兩季每天的辰正(8:00),皇帝在乾清門設御座御案,皇帝身後是乾清門侍衛,御案前方東側依次跪着內閣大學士、內閣學士、尚書、左都御史、侍郎、副都御使、大理寺卿、陪奏官,西側跪着記注官,門外廣場上則站着翰林院、給事中、御史以及領侍衛內大臣等侍衛官。皇帝和官員均穿常服。

不過,有學者從聖祖康熙帝每天堅持御門聽政這一點引申,認為清代每個皇帝都堅持每日御門聽政,這其實也是錯誤的。這種每日御門聽政的方法,從雍正朝開始已經凸顯出其不合理之處,如雍正帝自己所說,「各衙門奏事,有一日擁集繁多者,有一日竟無一事者,似此太覺不均」,故而改為「凡部院所進本有未經奉旨者,折本下內閣,積若干,傳旨某日御門辦事」。在此背景之下,之後的皇帝御門聽政的次數就更少。根據統計,乾隆五年(1740年)全年,乾隆帝一共御門十三次,其中還有三次在閏月里。嘉慶五年(1800年)全年,嘉慶帝一共御門十次。道光五年(1825年)全年,道光帝一共御門七次。咸豐五年(1855年)全年,咸豐帝一共御門四次。到了同治朝,則乾脆就不再御門聽政了。

從雍正朝開始,逐漸取代了御門聽政而成為皇帝處理政務的主要方式之一的,是「召見」,也稱為「召對」,清中葉在宮內稱為「見大臣」,清晚期則稱為「叫起」。

所謂「起」,就是批次,這與召見的流程有關。清代召見的流程,是大臣們一早先在宮內集合,遞上寫了自己名字的綠頭牌,稱為「遞牌子」。皇帝用早膳的時候,太監呈上來當日交進的綠頭牌,皇帝想要見誰,就把寫了誰名字的綠頭牌翻過來,即「翻牌子」,不翻的稱為「撂牌子」,即是今日不見。因為是在早膳的時候決定的,所以大臣們的綠頭牌也叫「膳牌」。太監出來後,安排被「翻牌子」的大臣準備覲見,被「撂牌子」的就直接出宮去辦公或休息了。這些被召見的大臣不能一次都進去,一般分成幾批,每一批叫作一「起」。如大學士那桐曾經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初十日被召見,他這樣記錄道:七月初十日。傳遞膳牌。卯刻赴園,兩宮在仁壽殿召見公同閱看考查政治王大臣十三人,分為兩起,軍機六人一起,醇親王,王、孫、世、那四中堂,張大人百熙,袁宮保世凱七人一起。

順便一提,清中後期的時候,一般軍機大臣們每天早上都要固定被召見,也就固定是第一起,或者不算起而先於第一起入見,稱之為「入對」,實際上是幫助皇帝處理書面公務。另外,如果大臣主動請見,一樣是要早上遞綠頭牌,皇帝看情況決定見或不見。

具體召見的情景,清人有過具體描寫,這裏概述如下:

召見一般是在養心殿,到了自己的「起」,則在養心殿內東間簾外稍候。太監掀起帘子,官員便進去。裏間里,皇帝坐在北面的座位上。官員面朝皇帝下跪,同時脫帽,放在右腿側,漢官口奏漢語「臣某某,叩謝天恩」或「臣某某,給皇上請安」;滿官則用滿語。奏畢,官員戴上帽子起立,往東北方向走三五步,地上有一塊墊子,在墊子外面跪下,不需摘帽,慣例目視寶座腳跟,等候皇帝問話。之後皇帝就開口問話了,習慣上要求是皇帝問什麼,就答什麼,官員不可主動發問。皇帝問完想問的話,說「去吧」。官員再起立,後退斜行數步,自己打帘子出去。

您可以看出,召對的全部過程只有皇帝和大臣參與,連太監都不能「圍觀」。清代大臣曾經說過:「凡召對時,一殿之內,只有御案一座,絕無侍從一人。殿前太監遇掀簾送入,後即避往他處,俟召見之人掀簾出門,始由對面趕來。蓋宮中規矩極嚴,絕無耳屬於垣之事。召對之人,如何稱旨不稱旨,及如何奇形怪狀,他人皆不與聞與見也。」還是相當保密的。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史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28/165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