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清朝

誰是晚清第一毒舌?(圖)
2023-06-07

誰是晚清第一毒舌?我以為王闓運當之無愧。清咸同年間紹興大才子李慈銘(著有《越縵堂日記》)尖酸刻薄,嘲諷同時代的士人不留情面,也是有名的毒舌。但王闓運的早期經歷、和湘淮軍高層的關係以及長壽等因素,使其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遠超李慈銘,故其殺傷力尤其大。王闓運(1833—191...

「一劑先生」有仙方 煉藥為丸能治百病(圖)
2023-06-03

甘庸德給人看病從不拘泥於古方,可他煉製的神奇藥丸卻有起死回生之效。清代光緒年間,廣西平南縣有位一劑先生,名叫甘庸德(字元夫,一字玉山)。他從小就很愛讀書,每天可讀上萬字。他不僅讀得快,背得也快;是凡能背下來的,就不再忘記了。甘庸德天資聰穎,在行文作詩上也頗具天賦。他十五歲在鄉塾里...

1911,大清朝完蛋的前夜 (圖)
2023-06-02

進入1911年,北京所有掌權的人們,沒有一個想到他們快完蛋了。我看到那個時代掌握大權的人留下來的日記,包括他們的回憶、他們的書信,沒有一個人在10月10日之前想過大清朝快完蛋了,從上到下都沒有。他們的日記整天記錄的就是吃飯送禮,看上去似乎真是繁華的「盛世」。

小聰明與大愚蠢一一關於鴉片戰爭的幾個真相(下)(圖)
2023-04-29

細細梳理一下整個過程,除了俄國是真正的狼子野心之外,西方各國的要求不過是通商互惠,平等交流,但這樣的要求,必然會導致滿清閉關鎖國、保持穩定的愚民國策被衝擊,最終導致破產。所以如果說西方的要求和中國的利益有衝突,那也是和滿清統治者的利益有衝突;如果說屈辱,那也是道光、咸豐的屈辱。對於普通民眾,鴉片戰爭的槍炮聲,恰恰是打破鐵屋窗戶,擺脫數百年枷鎖,真正進入現代文明的契機。

雞同鴨講的悲劇——關於鴉片戰爭的幾個真相(上)(圖)
2023-04-28

18世紀的廣東十三行我們日常極為熟悉一些歷史名詞,比如鴉片戰爭,在國際學術界並不常用。國際上一般把兩次鴉片戰爭稱之為英中戰爭或者通商戰爭。不一樣的說法,實際上體現出對這兩場打開中國國門的戰爭的本質認識不同。第一次鴉片戰爭導火索是鴉片貿易,但真正的起因是中英兩國貿易問題。一、滿清的...

大清都亡了,此滿清總督還在率軍攻城
2023-04-27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為其在列強面前的卑躬屈膝和面對世界大潮的封閉、抗拒,被不少人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糟糕的一個朝代。然而這個朝代卻有無數的遺老遺少為其效命奔波,甚至有些人還差點給清朝續上最後一口氣,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晚清的陝甘總督多羅特·升允了。多羅特...

這樣的正直,其實一文不值
2023-04-06

清同治年間,湖北發生了一起因奸未遂殺人案。殺人者是湖廣總督的衛隊長,史料中不載其名,只稱某弁,就是某位下級武官的意思。一天,某弁率親兵數人入民家,欲奸其處女,女不從,殺之而逸。翻譯過來,就是某弁帶着幾個親兵光天化日闖入民宅,想跟那家的女孩交談或搭訕,女孩不從,他就把她殺了。幹這種...

一個縣令的情懷
2023-04-06

你知道清朝的一個知縣,年薪多少嗎?光緒年間編纂《畢節縣誌》,裏面專門記載了乾隆年間畢節知縣董朱英的一些事跡,包括其收入。讓人十分感慨。董朱英是直隸順天人(就是今天的北京),他是乾隆年間進士,七品官員,縣誌裏面明確記載他的年俸是白銀45兩。這個法定的年薪全國都一樣,滿清官員不管你在...

大清的外事部門,是個昏聵的機構
2023-03-30

大清原本沒有專門的外交機構,涉外的事務,部分歸禮部,部分歸理藩院。天朝上國嘛,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理所當然是天朝的下屬。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北京之後,在洋人的強烈要求之下,不得不成立了專門的涉外機構,叫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蒙老外說,漢語的外交部,就是這樣寫的,老外不辨就裏,也就答...

防腐止貪堵不住後門(圖)
2023-02-08

防監守自盜,大清也不是沒制度,制度還非單掛在牆上,外人看去,貌似執行還很嚴格很完善。大清國庫重地,閒雜人員免入。看守隊伍龐大,編制差不多有一個團,專由八旗子弟看守,無一漢人也。因看守團都是旗N代,故而大清宣傳口,口張得很大,撕開喉嚨喊:大清國庫看守團,政治可靠,又紅又專,是一支靠...

清朝最後一位王爺 將王府賣七萬銀元 活到1992年(組圖)
2023-01-04

清朝滅亡後,皇室之中那些無可依靠的王爺又要何去何從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被過繼繼承爵位1917年,順承郡王訥勒赫去世了,他的郡王之位本該由自己的兒子繼承,但是訥勒赫一生37歲無兒無女,這位置便空下來了,於是訥勒赫弟弟的兒子因此撿了漏,他就是文葵。因為叔叔去世又沒有子嗣,這...

努爾哈赤之死(圖)
2023-01-04

努爾哈赤像(網絡圖片)明天啟六年年初,經過精心策劃和準備,如日中天的努爾哈赤親率13萬滿洲八旗兵,號稱20萬,向明朝遼東防線發起全面進攻,意圖一舉蕩平明朝在山海關外的所有軍事力量,然後問鼎北京城下。在滿洲八旗兵的凌厲攻勢下,各路明軍兵敗如山倒,望風而逃。滿洲前鋒勢如破竹,如入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