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大唐第二神童:九歲中進士,一言不合直接躺平十六年…

作者:

650年,楊炯出生。

這小朋友眼睛活靈活現,嘴巴嘟嘟。

父母看在眼裏,喜在心裏。

楊炯出身名門望族—華陰楊氏。

華陰楊氏是典型的名門望族,西漢丞相楊敞、東漢關西夫子楊震

(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絕收禮的那位)。

三國時讓曹操嫉恨的楊修等都是楊氏先祖

到了楊炯一代,雖然官財散盡,但有倆樣基因傳了下來—慧根和血性。

註定他這一生,不同凡向。

只是到了他父母這一枝混得乾乾淨淨。

因此,父母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

楊炯不負所望,9歲就考中進士(老王還在玩泥巴)一舉轟動大唐首都,很快神童楊炯上了長安熱搜,火遍全網。

長安網友都來打聽楊炯,要求籤名。

哪知楊炯根本不鳥,像個冷炮,半天才在朋友圈回復了一句: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網友們紛紛點讚,哇塞一片:每個牛人背後,都有一顆放蕩不羈的猛男心。

可是大唐組織部不這麼想,你想投筆從軍,我大唐豈不又少了一個筆桿子!你牛逼是吧,先把你按在地上摩擦一番。

660年,紅頭文件下來了,楊炯被任命為弘文館待制。

這一待就是16年。

換成別人早就發飆了,而楊炯卻越發冷漠,直接躺平在弘文館,那他能躺贏嗎?

有人說,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弘文館就是一個死魚呆的地方,完全是死水一潭。

楊炯變得沉默寡言,半年也不說一句話,朋友圈幾年也沒有更新一次。

可怕的沉默籠罩在整個社交圈,楊炯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的沉默幹部。

網友們本希望他多帶點貨,哪知道他的朋友圈顯示三年可見。

五年後的十二月,長安大雪,臘梅盛開,煞是好看,一夜之間梅開詩刷屏朋友圈,每一首詩都充滿了「齊梁體」的奢華上檔次和「上官體」的高檔大氣正能量。

網友們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高潮。

看着這些被齊梁體和上官體聯合收割的韭菜詩,楊炯冷笑到半夜,手指輕輕點了一下「確定發送」按鈕,發佈了一首《梅花落》: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開。

影隨朝日遠,香逐便風來。

泣對銅鈎障,愁看玉鏡台。

行人斷消息,春恨幾裴回。

收到推送消息的長安網友都點開了這首詩,閱罷頭飛雪,髮型都凌亂了,一下子從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抵達了人生的低谷,男神童已經成為男神經了,只怪自己手賤去點開,還是洗洗睡了吧。

楊炯這首詩只有高宗朝文壇領袖、副部級幹部薛元超看懂了,在下面留言:雪化真好濕!

楊炯沒有吭聲,一無語就是十年。

十年後的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楊炯才發了一首《幽蘭之歌》:

幽蘭生矣,於彼朝陽。

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

美人愁思兮,采芙蓉於南浦。

公子忘憂兮,樹萱草於北堂。

雖處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芳。

對於楊炯這首新歌,薛元超、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宋之問都點了贊。

文壇大佬們都點讚了,十級腦殘粉們紛紛舔狗:「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飯圈粉絲們也不甘落後,狂撒狗糧:

「初唐四傑好哇塞,又美又乖又可愛!請收下我們的膝蓋,請品嘗我們的草莓!」

面對粉絲們齁甜齁甜的追捧,素不寵粉的楊炯破天荒地吐槽了一句:

愧在盧前,恥居王后。

這回答,高冷的氣息撲面而來,恰似一朵梨花蓋雪花,雪花不飄我不飄。

當時還是初唐體小粉紅、後為開元名相的正國級幹部張說立馬跟貼說:

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於盧,亦不減王。恥居王后,信然;愧在盧前,謙也!

在張說看來,楊炯是初唐四傑真正的C位。

不得了,宋之問看張說想跟他爭當榜一大哥,趕忙回帖說:

伏道孔門,遊刃諸子。精微博識,黃中通理。屬詞比事,宗經匠史。玉璞金渾,風搖振起。聞人之善,若在諸子。受人之恩,許之以死。惟子堅剛,氣凌秋霜。行不苟合,言不苟忘。

宋之問的意思,我才是楊炯的死忠粉,別以為你張說刷了個保時捷就嘚瑟了,看我刷個嘉年華,直接本場音浪上百萬,長安實時熱度第一。

上元三年(676年),楊炯參加公選成功,大唐朝廷安排他到秘書省當校書郎。

等了十六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考試,才當上一個九品小官。

天天校對典籍文章,像老鼠一樣,在故紙堆里打轉轉。

胸中理想豐滿,仕途現實骨感,命運又把他按在地上使勁折磨了一番。

儘管如此,楊炯並沒有那麼喪,因為大唐虐我千百遍,我待大唐如初戀。他寫了一篇《渾天賦》說:

鵬何壯兮,

搏扶搖而翔九萬,

運海水而擊三千。

這氣勢堪比莊子的《逍遙遊》: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這豪情啟發了李白的《行路難》: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機會總是垂青有才華的人。

儀鳳二年(678年),太常博士蘇知己自以為博學多才,便上書高宗皇帝,建議重定公卿官員的冕服制度,為官員們重新設計新的官服。

唐高宗李治心想,這等雞毛蒜皮的鳥事,你蘇知己簡直不拿皇帝當幹部。

本來大唐奢靡之風日盛,朕的六個錢包都被你們這班傢伙掏空,這不是叫朕變相發福利嗎?

朕聽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上天。

沒有新衣服穿,正好大家一起裸奔;因為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人家是求仁得仁,你這是求錘得錘。對頭,先叫有司審議審議。

楊炯接到命令,引經據典,寫了一篇《公卿以下冕服議》猛懟蘇知己,懟得老蘇啞口無言。

楊炯在文章中指出,現在的官服既符合古代的典制,又引領時代潮流,傳統又時尚,重新設計官服,完全是黃瓜刷綠漆,畫蛇又添腳,多此一舉。

李治一看楊炯的奏摺,大呼過癮,大筆一揮,簽了個「同意校書郎楊炯同志的意見」,駁回蘇知己純粹找抽的建議。

得到大Boss的肯定,楊炯的年終獎有着落了。

永隆二年(681年),經資深粉絲、已經當到宰相的正國級中書侍郎薛元超推薦,楊炯一飛沖天,先後提拔為崇文館學士、太子詹事司直、弘文館學士,掌管東宮事務,實權在手。

從九品小吏一躍而居七品權貴,為太子李顯(後來的唐中宗)服務,楊炯又一次爆紅長安,成為頂流網紅、頭部IP。

被壓了21年的仕途突然來了個720度的鴿子大翻身,像飛機搖一樣,楊炯終於揚眉吐氣。

有一次,與中書令薛元超一起游左春坊賞菊。

薛元超喜歡菊花的君子品德,請學士們作賦。

性格沉穩的楊炯略顯興奮,開口就詠成了一篇《庭菊賦》:

日子貞矣,於彼重陽;菊之榮矣,於彼華坊。

含天地之精氣,吸日月之淳光。

其在夕也,言庭燎之皙皙;

其向晨也,謂明星之煌煌。

爾其萬里年華,九州春色。

當此時也,和其光,同其塵,應春光而早植。

當此時也,弱其志,強其骨,獨歲寒而晚登。

薛元超一聽大喜,這篇賦不就是讚美我的高尚品德像菊花一樣高潔,我就像拿着菜刀砍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

楊炯簡直就是動感光波,仿佛散落的月光穿過了雲,明天八成是個好天氣。

這樣的嗨皮好日子過了三年,但是「彩雲易散琉璃脆,世間好物不長久」。造化弄人,命運又一次把楊炯活活按在地上放肆捉弄。

當時政局急劇變化。先是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高宗駕崩,中宗即位,武則天臨朝稱制。

嗣聖元年(684年)二月,武則天廢李顯立李旦。

九月,英國公徐敬業在揚州起兵討伐武則天。

武則天以左玉鈐衛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軍30萬前去擺平徐敬業。

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

按說徐敬業造武則天的反,跟楊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非要說有一點關係,也只是同為「初唐四傑」的駱賓王,替徐敬業寫了一篇火遍全網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罵大唐頭部網紅武則天:

洎乎晚節,穢亂春宮;

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

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駱賓王把這篇官宣軟文發在朋友圈,楊炯壓根兒沒有點讚,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出在楊炯的伯父楊德乾的兒子楊神讓身上,原來楊神讓跟着徐敬業一起造反,要把武則天拉下馬來。

徐敬業起兵失敗後,楊德干父子被誅殺。

楊炯是楊神讓的堂兄弟,不管你有沒有參與,反正你們是親戚,武則天就把楊炯給擼了下來。

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楊炯被貶官到四川梓州(今三台縣)任司法參軍,從此告別了生活26年的長安。

楊炯的耳邊向起了網紅歌曲:

我叫長安,你叫故里。世人笑說,長安歸故里。

風塵僕僕,楊炯趕到四川任所,筆直的秀竹繞宅而生,不禁使他感慨萬千。

他心想,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是別人。

他扭扭腰,唱出一首詩:

森然幾竿竹,密密茂成林。

半室生清興,一窗餘午陰。

俗物不到眼,好書還上心。

底事忘羈旅,此君同此襟。

其間,美麗的天府之國深深地吸引了他。

他化作驢友,乘船到三峽打卡,寫下《巫峽》詩:

三峽七百里,惟言巫峽長。

重岩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天授二年(690年),在四川呆了四年的楊炯,回到洛陽,和老朋友宋之問成為同事。

雖然他也說過「年少不知御姐好,錯把蘿莉當成寶」之類的讚頌女神皇帝武則天的話,但一直沒有得到武則天重用。

如意元年(692年)冬天,楊炯出任浙江盈川(今衢州)縣令。

在任期間,楊炯頗有作為,愛民如子,受到百姓稱頌。

後來在任上去世,當地百姓修建楊公祠紀念他。

楊炯在初唐四傑里是唯一善終的。

只是他的一生,雖然C位出道,流量擔當,火遍大唐,堪稱初唐第一網紅,但是被命運反覆擺弄,按在地上摩擦得遍體鱗傷,稜角磨去,鋒芒消失殆盡,壯志難酬。

自古套路得人心,善良真誠多艱辛,從來暖男無人愛,渣男處處有人抬。

還好,他隨遇而安,順其自然。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他寫最好的詩,擼最好的竄,喝最烈的酒,做最好的人。

畢竟這一屆粉絲臭寶寶們是最萌萌噠的。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歷史教師王漢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09/160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