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收縮壓偏高,低壓卻正常是怎麼回事?需要吃藥嗎?今天可算知道了

血壓的兩個主要指標為收縮壓和舒張壓,但因收縮壓易受環境和患者心理(如緊張、激動、憤怒)等因素影響,測量結果不是很準確,因此過去在診斷高血壓時往往以舒張壓為主要依據。但近年來一些臨床研究發現,收縮壓或舒張壓升高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呈持續獨立相關,但對於老年高血壓病人來說,收縮壓升高的危險性遠大於舒張壓升高,是導致心腦血管事件(如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以及死亡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75%的高血壓患者年齡大於50歲,而老年人高血壓(大於60歲)患病率也將近50%,其中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又約佔老年高血壓患者的60%。那麼,什麼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要不要治療?吃藥嗎?針對這些問題,下面筆者就來說說。

什麼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指一個人的舒張壓不高,僅僅收縮壓超過正常範圍。在醫學上,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標準為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不過世界衛生組織重新規定,收縮壓在140~160mmHg之間,舒張壓<90mmHg為臨界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因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多見於60歲以上老年人,故又稱之為老年性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一般認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主要是因為主動脈及其他大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壁的彈性和伸展性減退所致。老年人血管壁硬化,動脈僵硬度增加造成壓力波反射加快,造成反射波的疊加提前到收縮期,產生較高的收縮期壓力波,而舒張時主動脈無足夠的彈性回縮來維持舒張壓,所以老年高血壓患者經常表現為單純收縮壓升高,舒張壓低,脈壓差增大

舒張壓(低壓)不高,要不要治療?

我們知道,降壓治療的收益主要來自於降壓本身,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長期心血管發病和死亡的總體風險。舒張壓曾被認為是比收縮壓更重要的腦血管病和冠心病的預測因子,但隨着人們對高血壓的不斷認識,收縮壓也是重要的腦血管病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有研究提示老年收縮壓升高危害更大。老年人收縮壓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而舒張壓在60歲後則緩慢下降。有些資料也顯示老年人脈壓增大是比收縮壓和舒張壓更重要的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因子,老年人基線脈壓與總死亡,心血管性死亡,腦卒中和冠心病發病均呈顯著正相關。有關隨機試驗也證明降壓治療對單純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是有益的。因此,老年人患了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同樣必須治療,不能因為舒張壓不高或認為收縮壓高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置之不理。有臨床試驗表明,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進行降壓治療後,還可減少或延緩老年痴呆的發生。總之,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應進行長期治療,降低動脈僵硬度,改善大動脈壁的彈性,避免短期快速降壓引起收縮壓與舒張壓同時降低的情況,從而達到收縮壓下降的目的。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治療包括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其中非藥物治療指生活方式干預措施,包括如減輕體重、低鹽飲食、適量補鉀、戒煙戒酒、適量運動、保持心理健康等。一般來說,當舒張壓小於60mmHg時,若收縮壓小於150mmHg,可以進行非藥物治療,暫時不用藥物治療;若收縮壓為150~180mmHg之間,可謹慎用單藥、小劑量降壓藥治療;若收縮壓≥180mmHg,則用小劑量降壓藥治療,單藥或聯合用藥。當收縮壓≥150mmHg,舒張壓在60~90mmHg之間,可選用1種或聯合藥物治療;當舒張壓小於60mmHg,收縮壓小於150mmHg,可以進行非藥物治療,暫時不用藥物治療。值得說明的是,在開始藥物治療前,一般仍主張採用非藥物治療觀察3~6個月,即使已經服用降壓藥,非藥物治療也應嚴格執行,可提高降壓藥物的療效。一旦開始服用降壓藥,不要擅自停藥,但可在血壓維持正常水平一段時間後,在醫生的指導下考慮減少藥量。

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如何選擇降壓藥?

治療上以小劑量利尿劑(如氫氯噻嗪)為首選藥物。而鈣離子阻滯劑(如硝苯地平)因可減少周圍血管阻力、改善動脈的順應性,故目前應用也較多。而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如厄貝沙坦)等藥物,則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酌情使用。當然了,具體的用藥應該由專業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如血壓波動規律、靶器官損害程度、合併症及其他危險因素),個體化選擇治療方案,建議在生活方式干預基礎上,定期監測血壓,遵醫囑服用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在合理水平,但不宜急劇降壓,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此外,65歲以上人群收縮壓控制率低,收縮壓降低達標更難,但更應為努力控制的目標,且50歲以上人群治療的重點應放在收縮壓達標上。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旅行說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27/155021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