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青春叛逆期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看完大家都沉默了!

請抓住孩子青春期最後的機會,人生是個單程旅行,沒有回頭路可走!

「為什麼孩子到了初一、初二,到了十三四歲,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以前的乖乖仔和乖乖女仿佛一下換了個人,變成了一個喜歡和父母對着幹,脾氣古怪又神神秘秘的傢伙?」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在長大,他們開始尋找獨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在心理學中,把孩子的這一段成長時期叫做「叛逆期」。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一茬果實

孩子的成長過程有兩個最敏感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4—6歲,在這兩三年裏,孩子從家庭感受到了生存中最基本的要素,並對性別及環境有了最初的認知,這一切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據,也是人際關係的基石。

第二個階段就是青春期,它是在第一個階段的基礎上發生的,換言之,它的質量基本取決於第一階段。

比如一個女孩子在小學前沒有得到足夠的父母關愛,那麼步入青春期時,她就有可能早戀、厭學、與老師作對……

一個男孩子也有可能因童年階段與父母的不良關係,而在青春期發生一些反常現象,比如網癮、打架、早戀或逃學等。

童年是種子,青春期結出第一茬果實,雖然青黃不接,青澀脆弱,卻也實在地掛滿枝頭,呼朋引伴。

但有經驗的果農都知道,第一茬果實不能要,果樹要養,因為它們的營養還不夠豐富,還不足以承擔成熟的責任。

這是對青春期最形象的比喻,看上去他們已經出落得婷婷玉立或高大威猛,卻遠未達到成熟的要求,廣義地說,是心理年齡幼稚,狹義地講,是除身體外其它一切條件均不具備。

所以他們無權,也無法承擔生活。

青春期是孩子留給父母的最後機會

但並不是說這個階段就該無所作為,事實上,青春期之重要,甚至要超過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

原因有二:

第一,它是成家立業的前奏;

第二,它是孩子留給家長的最後機會。

什麼機會?

調整和教育的機會!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階段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並因此而表現不良,那麼父母就要在孩子的青春期給予彌補和引導。

如果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性格漏洞仍未得到修補,那麼他/她的一生將很難與幸福、健康、快樂結緣。

從多年治療與諮詢的經驗中不難看出,無論是高考減壓,還是親子關係,或是早戀、逃學、網癮、叛逆等,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階段給予正確的引導與關愛,上述大部分問題都有解決的可能,可如果將之推延幾年。

對,只是短短的幾年後,當這些問題背後的心理因素如病毒一樣貫穿於孩子們的工作和生活,就可能成為終生難愈的腫瘤,再治起來,不僅成本極高,而且治癒的可能性相當低。

原因是,他們已經定型了,「炎症」已經發展為「癌症」!

青春期傷害的惡果

青春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因此在這個階段,許多孩子也令家長十分頭疼,有些明智的家長會以耐心地陪伴、引導等方式感化孩子,他們或求助於專家,或者與老師溝通,或者把孩子送到國外……

無論這些舉動是否高明,總之,他們在付出心血,而這些心血,孩子不會視而不見。只不過,那些回報有可能滯後。

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父母沒有這種耐心,面對表現不良的子女,他們仍然延續着十幾年前的管教方式,比如在孩子5歲時遭到父母責打,15歲時還在忍受這種皮肉之苦。

這就等於進一步強化了孩子的存在方式:

我是不被父母關愛的(5歲時),我是不被環境接納的(15歲),那麼再過十年,25歲時,這個人就有可能發展出反社會人格或自虐傾向,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那些疼痛和羞辱將永遠伴隨其左右,地獄由此形成。

研究證明,青春期被家庭迫害的孩子,犯罪率和自殺率相當高。

除此之外,這些受害者還要發展出自虐、自殘、自貶、自卑等特質。這一切,均玷污了美麗聖潔的青春期。

但此時的孩子還無法離開父母而獨立生存,因此,他們還會被迫承受來自父母的壓力與傷害。

並帶着這些傷疤走向他們的下一站:社會。

「八個工具」

助你建立正面親子關係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真正的人,具體說起來,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六種人格: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進取精神、學習興趣和好習慣。

糜仁海說:「其中,孩子有了前三種人格,就一定不會出問題,會健康地成長,如果他還具備後面的人格,他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要想培養孩子的六種人格,正面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如何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

糜仁海介紹了「八個工具」:

愛、表揚、鼓勵、確認、理解、陪伴、制定規則和批評。

「只要家長能夠用好這些工具,就能夠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每個父母都會說自己的是愛孩子的,但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你們的愛呢?

「做好聽、說、看、做這四個方面,運用好『愛』這個工具,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

糜仁海說:

「要像聽領導說話一樣聽孩子說話;

有話要直接和孩子說,永遠不要說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不要人前教子;

要充滿愛意地看孩子,不盯着孩子的成績單;

為孩子所做的事情要適度恰當,不要過多和過少。」

表揚是一個使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工具,但是近三分一的家長卻認為表揚會讓孩子驕傲。

「只要表揚的方式得當,就能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包括表揚孩子的優點和即時表揚,具體步驟是:

陳述事實,確認值得表揚的原因,表達高興的心情和期望他(她)繼續保持的願望,最後還要有身體接觸,比如擁抱一下孩子、拍拍肩膀和拉起孩子的手等等。」

無論在孩子失敗還是成功的時候,父母都應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重新再來的勇氣和再接再厲的信心。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怎麼做或者具備什麼品質,那麼當發現孩子某次這樣做了,父母就要大聲地說出來加以確認,這會讓孩子記憶深刻,幾次之後,孩子就會形成好的習慣。

父母要多和孩子輕鬆地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做某件事情的原因,真正地去理解孩子。

父母要儘可能和孩子呆在一起,只有在一起,父母才能知道孩子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怎樣做的,才能和他們交流,讓彼此更多了解和信任。

制定規則時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只有孩子自己同意的規則,他才能遵守,才有用。

發現孩子犯錯後給予批評時,應該就事論事,陳述事實並指出後果,注意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並表達正面的希望。

寫在最後:

在孩子的叛逆期里,很多過去看上去不錯的「親子關係」好像一下子出了問題。為了改變孩子,父母從批評、斥責、吵鬧到無可奈何、焦慮不安。

其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從改變自身開始,重新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

要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首先父母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滿足家長虛榮心的一個物品,或者延續父母意志的複製品;

其次要明白培養的唯一方式就是引發孩子自身的成長力,讓他有意識地自己去成長,而不是讓他為了父母或者別的什麼去成長。

家長們,請抓住孩子青春期最後的機會,人生是個單程旅行,沒有回頭路可走!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家長必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10/154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