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朱嘉明:陳子明為歷史留下的思考

作者:

作者:朱嘉明,維也納大學教授

子明充滿宗教情懷,沒有私怨,拒絕仇恨,與人寬厚,超越中國式的"左右"之爭。他的最後時刻,是那樣的從容不迫,所呈現出來的不是一個戰士,而是永無休止的思索者。

十月二十一日,子明還是走了,心痛,真是心痛。看那麼多同代朋友們為紀念子明所寫的文字和輓聯,字字句句,催人淚下。

幾天來,不由想到一個似乎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是同一代人,所謂"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很多人彼此相識相交,甚至曾是朋友和戰友,最終卻發生那麼大的分化,且越年長越涇渭分明。子明代表着崇尚理想主義和追求民主自由的群體,與之不同的則是作出另外選擇的群體。

幾十年過去,在子明這個群體的成員中,不少人命運坎坷,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在另外的群體中,不乏世俗標準的功成名就者。這種情況,歷代如此。遠的不說,至少在二十世紀的中國就多次發生。只是,以前是別人的歷史,現在是我們的經驗。

是什麼導致子明和他的群體追求和實踐民主?這似乎與教育有關,似乎與家庭背景有關,卻都不盡然。翻閱子明所留下的文字,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子明是這樣解讀民主理想的:民主制度是一種'公共財',少數人為之奮鬥犧牲,多數人可以"搭便車",只要報着先賢"只管耕耘,不問收穫"的態度,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面對這一切。追求民主,就要繼承佛門"普度眾生"的胸懷,相信任何人都有一種覺悟心;也要繼承基督教"博愛"的精神,更要相信良心和常識。民主運動最強大的生命力,就在民間最樸素的事物中。

在這裏,子明沒有對民主做出所謂政治學的闡述,浪漫主義的解讀,教條式的說教,而是將民主實質的說明簡單化:民主原本是樸素之物。通過平實的語言將複雜問題簡單化,需要智慧和境界。子明認為,人的良善之心和民主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關聯性,那些為民主而努力者,所需要的是"普度眾生"和"博愛"之心。不僅如此,還需要固守中華民族"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德性。在這裏,子明嚮往的民主是一種讓人得以彼此相愛的人間狀態和關係。子明顯然早已擯棄了階級觀念、鬥爭哲學和群眾運動。這是子明2003年8月31日所寫。寫得多好。子明的心,躍然紙上。

在我們這代人中,自幼所受教育都與階級鬥爭有關,幾乎每個人都學習過認清敵人和朋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於是,讓心蒙塵,心地不再善良,遠離常識,偏見固化。文化革命,使那麼多年輕人捲入,就是這樣教育的後果。這是時代的悲哀。能不能自覺意識到這點,回歸心的良善本原,自然就是這代人分野的重要原點。在歷史上,每代人的分化、分流、分野,甚至對立,其實都是"心"之所發。中國傳統哲學視"心"為一種"本體",實有道理。

在1980年代,經歷了文化革命,上山下鄉,看到了太多民眾苦難的這代人,創辦《歷史的沉思》,《走向未來》叢書,等等,是希望在中國開啟一場真正的啟蒙運動,讓人道主義,人本主義回歸中國,那是良心的呼喚。因為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與世界的差距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差距,與其說是科學技術和經濟的落後,不如說是人文精神的落後所致。中國需要一個真正的啟蒙運動,實現思想解放。子明是這個歷史過程的先行者,也是最早覺悟者。子明所覺悟的就是人道主義,人本主義,並用人道主義、人本主義理解民主。子明一生因良知而博愛,因博愛而推崇民主,因民主而歷經磨難,實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

每代人都有其使命,都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形成不同選擇,結成不同群體。今天這個時代所肯定的是理性選擇,是彼此的包容和理解,而不是對立和衝突。中國歷史有太多的教訓,付出了太大的社會成本。子明充滿宗教情懷,沒有私怨,拒絕仇恨,與人寬厚,超越中國式的"左右"之爭。子明對於分野另一邊的老友和朋友的選擇,從來予以理解。子明相信,歷史終究決定於良知,終究由人民寫就。所以,子明的最後時刻,是那樣的從容不迫,所呈現出來的不是一個戰士,而是永無休止的思索者。

讓我們這代人為有子明而驕傲吧!

寫於子明追悼會之前

2014年10月24日於台灣大學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NCN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10/154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