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心梗的發病幾率在逐漸的增加,而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嚴重的威脅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提到心梗,很多人對它的印象就是突然發生,難以救治。事實上,並非如此,大多數心梗都是拖出來的。
心梗的發生是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在心梗發作之前,身體一般會有一些異常信號。
心梗常有的10個前兆信號:
1、疲乏:特別是女性,在心肌梗死發生時或發作前數日或數周,可能出現疲乏的狀況。
2、氣短:心肌梗死的氣短通常伴有胸部不適,也可能發生在胸部不適之前。
3、焦慮失眠:毫無緣由地焦慮,半夜忽然無徵兆地驚醒,或是湧現出無法解釋的恐懼感,可能是心梗信號。
4、心跳加劇:如果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1-10分鐘之間,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心梗提示。
5、出汗:周身冷汗淋漓是一種常見的心肌梗死症狀。可能只是坐在椅子上突然就汗流浹背。
6、噁心嘔吐:有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全身症狀,比較常見的有:心律失常、低血壓狀態以及噁心嘔吐等,如果這些症狀同時存在的話,十有八九是心肌梗塞。
7、突然胸痛:胸口像被「壓榨」一樣痛、喘不過氣、全身大汗淋漓、臉色蒼白、休息一會兒也不能緩解。
8、牙疼:出現很短時間的牙疼,通常持續3分鐘左右,並在1周內反覆發作,需要引起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9、嗓子疼:心梗的少數患者還會出現頸部、下頜、咽部及牙齒等部位的疼痛。
10、頸背疼痛: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心跳變慢、血壓下降等。
忠告:晨起堅持兩多兩少,心臟更好多保暖——
進入秋冬季,晨起氣溫是比較低的,此時一定要
注意保暖。
氣溫下降會使人體耗氧量增加,為維持正常的體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心臟的負擔也就增加了。所以,如果不注重保暖,着涼的話,很可能會誘使心臟疾病發作。
多補水——經過了一晚上的睡眠,水分會通過呼吸、尿液以及汗液排出體外,身體會處於缺水狀態,再加上睡覺時人們的血液流通速度較慢,會讓血液變得粘稠。
如果晨起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的話,會讓身體缺水而且導致高血脂症,加重了冠心病。每天早晨醒來之後,可以喝一杯37℃的溫開水,要小口小口的喝,喝200毫升左右即可,切不可狂飲。
少起床過猛——當人們處於深睡眠狀態時,血壓比較低,醒來之後血壓會快速的上升,如果起床過猛過急的話,會因為體位突然的發生改變,而讓血壓突然升高。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這是非常兇險的,早晨起床過猛的話,還會引起眩暈,頭痛頭暈、大腦供血不足等。早晨醒來之後,不妨先動一動四肢,然後伸一伸懶腰,起來之後在床上坐5分鐘來打坐冥想,然後再慢慢地下床,穿上衣服走動。
少用力排便——早晨血壓處於高峰期,如果排便過度用力的話,會升高腹壓,升高血壓。
尤其是對於冠心病、高血壓以及動脈硬化的患者來說,更應該引起警惕。
若是大便出現嚴重的乾燥以及排便不通暢,不能過度用力,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潤腸通便的藥物。
養護心臟,防心梗,做到「二動、三補」
「二動」:
1、動手兩手伸直,掌心相對,平托於胸前;用右手拇指,從左手中指末端,沿手掌中線推移,至肘窩中點,做25次,反覆即可。
這樣做,有助於充分激活心臟的保護神:心包經和心經,促使經絡暢通,心血充盈。
2、動腿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儘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鐘左右,兩手收回,叉腰緩慢起身。同時,配合適當的呼氣吸氣,重複下蹲15-30次,休息片刻,每天可進行3次。
這樣做,可以通過雙腿肌肉對血管的擠壓作用,加快靜脈血液回流,對心臟十分有益。
「三補」:
1、補充α-亞麻酸
大型隨機對照研究證據顯示,補充α–亞麻酸可降低冠心病相對風險和心源性猝死風險。同時,攝入α–亞麻酸可減少射血分數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和因心衰住院風險。
α-亞麻酸能降低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預防血小板聚集,減低血粘度,舒張血管,保持血管彈性,預防冠狀動脈痙攣、心肌梗塞、腦梗塞及血栓的形成,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產生。蘇子油、秋麻仁油等植物油是α-亞麻酸的主要食物來源,經常食用,還可軟化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對預防和改善心腦血管疾病有益。
2、鎂
鎂有助於降低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維持心臟彈性,預防中風和心臟病突發,鎂攝入不足可能引起血壓上升。研究表明,膳食中供應充足的鎂,對於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有益。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易缺鎂,壓力也會消耗人體儲備的鎂,因而需要注意在飲食中補充。鎂多見於各種小米、紅豆等粗糧,松子、核桃等堅果,以及菠菜、小油菜等綠葉蔬菜中。
3、番茄紅素
番茄紅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已被證實有助預防癌症和心臟病。研究表明,人體脂肪組織中番茄紅素含量越高,得心梗的風險也越小。番茄紅素還能增加動脈彈性,改善血管內皮組織功能,防止動脈硬化。番茄紅素一般存在於紅色食物中,如番茄、西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