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憶巫峽之巔的驚世大標語

作者:

1949年,毛澤東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到底中國人民站起來沒有?我說,「他老人家」不但站起來了,全國到處都是他揮臂的巨幅塑像,不但站到天安門上,還霸佔着人民廣場一大塊地方。他雖然死了幾十年,可陰魂不散,至今還籠罩着中國人民。他是魔鬼,他是撒旦,遭難的不僅是知識分子,還有千千萬萬的工人、農民。

記得1961年9月16日,馬屁詩人郭沫若自重慶乘船東出夔門前往宜昌,當輪船行經巫山峽口時,郭沫若抬頭仰望北岸高聳入雲的文峰,忽然看見文峰之巔書寫着碩大無朋的「毛主席萬歲!」五個字,「壯闊磅礴」,好似從天上飛落,五字相連,差不多佔去了半座山的高度。一生觀盡天下風雲、唱盡頌歌的他,被這驚人的「氣勢」震動了,認為不能錯過獻媚時機,於是寫下《過巫峽》的五律詠嘆:「奇峰十二座,領袖萬斯年。」

誰能「萬斯年」?83歲就完蛋了。馬屁詩人郭沫若在小序中說:「山身豎刻毛主席萬歲五字,塗以白堊,甚為顯着,估計字徑當逾十米。」其實郭沫若在這裏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他憑肉眼作出的判斷與事實相去甚遠,那副標語何止」字徑當逾十米」。準確的數據是:每個字長寬各十丈(33.33米),每筆寬一丈(3.33米),每個字佔地1100平方米,五字和一個感嘆號相連,外加字間距,超過了6000平方米。我們知道,一個籃球場的面積是420平方米(28×15),而這幅標語的每一個字,都比兩個籃球場加起來還大出了260平方米,整幅標語約等於15個籃球場。

這是迄今為止人類製作的最駭人聽聞的無可比擬的標語!也是超過歷代帝王歌功頌德的「巨作」。可誰知道為制這幅「巨作」,死去多少右派分子?現在就向全中國人民講述這個製作前後的故事。

初試身手一幅標語三十里長

1958年,中國掀起了大躍進的狂瀾,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趕英超美」,「大煉鋼鐵」,「一天等於二十年」的口號聲一浪高過一浪。3月里,中共中央在四川成都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會上繼續批評反冒進,並提出了他對個入崇拜的看法,他認為,個人崇拜中屬於正確的部分是必須崇拜的。他的態度,直接導致了新一輪個人崇拜的開始。在第二年的廬山會議上,毛澤東又發動了對彭德懷的批判,從而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反右傾思想運動。巫山縣委為了緊跟毛的部署,在1959年10月召開了縣委擴大會,動員全縣人民迅速開展反右傾思想運動,巫山之巔的驚世大標語就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問世的。

巫山縣委一班人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反右傾思想運動的積極態度,經過反覆研究,最後一致通過,在聞名世界的巫山峽南岸東起楊柳坪,西至下馬灘長約30華里的範圍內,製作一副「高舉總路線偉大紅旗奮勇前進」的超大型標語。

這個「宏偉的計劃」是這樣分步實施的,首先在長約30華里的範圍內選出13座面向長江的山峰,在每座山峰上安排一個字;然後將作字的山壁上的全部植被剷除乾淨,不留一根草;最後再用石灰漿在每面山壁上澆出一個長寬各10米的大字來。

在令人望而生畏的險峻陡峭的巫峽絕壁上去執行這一任務,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一般的人是不願乾的,於是右派份子便成了最好的人選。

就在製作超大型標語的「宏偉計劃」通過後不久,縣裏舉行了一次右派份子評查摘帽的會議,140多個誠惶誠恐的右派份子被集中到縣政府招待所里,主持者要求他們充分反省自己的「反動思想」,加強勞動改造,爭取早日摘帽,回到人民的陣營里來。會上當場宣佈首批摘掉廖希富,黃永鑫,沈祖富,羅春玉,彭會志,王瑞全等七人的帽子,這在右派份子中引起了強烈震動。從這七個人身上,右派份子們看到了摘帽希望,而那正是他們的最大渴求。接下來,就有70餘個右派份子被組織起來,參與了製作超大型標語的「光榮任務」,他們都希望能借這個機會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右派們在向組織上誠懇地表示了「改造」的決心後,登上巫峽南岸高高的山峰,開始製作這幅長30華里的超大型標語。

在幽深秀麗的巫峽群峰之上俯看長江,應該是一件很有詩意的事情,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因為那實在是太危險了,而且勞動強度之大為一般的人所難想像,更難以忍受的是,右派們是在飢餓中堅持着這種高強度的勞動的。那時他們每天的糧食定量只有200克!然而奇蹟發生了,右派們抱着「認真改造」的信念,忍着飢餓,忍着勞累,每天起早摸黑地埋頭苦幹,一個月後,一條曠古未見的大標語出現在巫峽的群峰之中。

「高舉總路線偉大紅旗奮勇前進」13個大字實在是拉得太遠了,每個字相距2華里以上,用肉眼很難同時看到兩個字,乘船逆江而上,要一個多小時才能把整幅標語看完,更惱火的是,如果是乘下水船,這條標語就必須反着念,誰也不知道到底是在說什麼,顯然違背了創意者的初衷。

再創奇蹟右派份子演繹激情

對於第一次超大型標語製作的經驗和教訓,縣裏進行了認真總結,覺得應該尋找一種新的方式來繼續進行宣傳。

這時有人建議,在巫峽西口的文峰上製作一幅「毛主席萬歲」標語,標語垂直排列,乘上水下水輪船的過客都可以一目了然。這一創意馬上得到了縣裏的批准。經研究決定,還是由那些需要認真改造思想重新做人的右派份子來完成這一「光榮」的政治任務。

屹立巫峽西口北岸的文峰(又名驅熊山、箜篌山),為著名的巫山十二峰之一,山形巍峨突兀,氣勢雄渾莽蒼,扼全川之咽喉,為巫峽之標誌,因山峰尖峭如巨筆插天,故稱文峰,清代在其上建文峰觀,成為巫山勝景。文峰山體陡峭,坡度多在60度至70度之間,而臨江一面之絕壁斷崖,則如同刀劈斧削,要在上面製作標語談何容易!

但是,那是一個「創造人間奇蹟」的時代,沒有什麼不能做的。

縣委組織部專門就標語製作召集近100名右派進行了動員,要求右派們聽從指揮,戰勝困難,在完成這一「光榮」任務的同時認真改造思想。由於標語與文化有些關係,又特地把文化館的幹部羅典範抽調出來當負責人。隨後進行了分工,按照不同工種成立了「鏟字組」、「牽字組」、「兌漿組」、「背漿組」、「潑漿組」和「後勤組」等。為了真實地記述這段歷史,請允許我們將目前能回憶起部分參與者的名字記在這裏:

廖希富、黃永鑫、沈祖富、羅春玉、彭會志、王瑞全、陳傳星、王澤蘭、管孟春、王明建、李傳賓、劉慶渝、張德富、王席禮、雷志遠、李如明、王昌華(女)、曾憲明(女)、宋文彬、劉仁佐、李經燦、葉明松、代子芳、蘇澤銀、張玉貴、成錦憲(女)、黃權武、何本立、王祖高、劉祥飛、黃明生、羅明漢、周俊德、溫熾昌、任舜德、吳昌鑫、陳永軒、楊裕林、陳文清、向明堯、譚明生……

創造「人間奇蹟」的這一天來到了,1959年12月初的一個早晨,一支由右派份子組成的施工隊伍開始向文峰進發。

正是隆冬天氣,長江上朔風怒號,巫峽口波濤洶湧,天地之間氣象蕭森。眼前的景象很容易讓人想起杜甫的詩句:「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肩負「重大政治任務」的右派份子們一個個背着背包,扛着鋤頭,挑着撮箕糞桶,冒着嚴寒努力地向文峰觀下的梨子坪攀登。天氣太冷了,從他們的嘴裏呼出一團團的白氣。他們大多是知識份子,以前很少攀登如此陡峭的山峰,此時感到雙腿一陣陣的發軟,但是他們不敢叫苦,他們深知這次任務特別重大的「政治意義」,而且對於他們來講,這也許是人生的一次機遇,說不定表現得好就會有摘帽的希望。他們心裏明白,等待着他們的將是異常艱苦的工作,但是到底會艱苦到什麼程度,則完全無法預料。他們尤其沒有想到,就在他們一起登山的隊伍中,有七個同伴會把生命獻給這項前所未聞的工程,把屍骨永遠拋在荒涼的巫峽險峰中。此時,仰望巍峨人云的文峰,俯看腳底滾滾的長江,他們除了自己為自己壯膽,已經別無選擇。

梨子坪是文峰半腰的一個小山村,那兒有一快小小的平地,住着十來戶農民,除了院落外,都是坡地,蒼涼而貧瘠。農民鄉親們迎來了這群特殊的客人,他們世世代代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城裏人來到這裏,當然更沒有聽說過要在壁立的巫峽口上去刻寫「毛主席萬歲」的超大型標語,當下小山村里像過節一樣熱鬧。農民們把茅屋土舍打掃乾淨,在地上鋪上草,施工隊員們就像「山頂洞人」一樣住下來了。

施工隊有自己的伙食團,就在農民家裏架鍋造飯。當時大饑荒已經開始了,巫山縣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917/150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