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特殊年代的童趣幾則

作者:

1970年,母女二人在河南幹校時合影

我曾寫《鋼琴與政治》一文,略述自己幾十年來與鋼琴分分合合的經歷莫不與政治形勢有關,說明在那個年代「你不問政治,政治要來找你」之信然。又想起出生於1960年之小女幼時一些憨態和趣聞,後來常作為家中茶餘飯後之笑料,也都與「政治大背景」有關,今錄幾則以供讀者一笑或一嘆。

「沒本兒!沒票!」

小女出生於全民饑饉,物資最匱乏的年代。她在兩歲上幼兒園之前住在我父母家,由我母親和老保姆共同照看。那時購買日常食品是一件頭等大事,樣樣都需要票證或購貨本。從她蹣跚學步之時保姆就常帶着她上街購物,往往看到需要的東西,票證或本上的配額已用完,只能望洋興嘆。所以孩子在呀呀學語時聽到最多的話之一就是「沒票!」,或「沒本兒了!」這兩個詞自然而然進入了她最初的語彙。以至於形成條件反射,一帶她進商店,她就說「沒本兒!沒票!」惹得售貨員說,「這孩子真懂事」。後來發展到大人教她叫人,或說簡單的話語之後,她常常要自動加上「沒本兒!沒票!」大概這是她無師自通的詞,說得最流利、響亮。今天的人想像力再豐富大約想不到兩歲以前的幼兒常用語竟是這兩個詞。

「給批判了」

文革初起,到處是高音喇叭,大批判之聲不絕於耳。幼兒園的阿姨們也免不了輪班學習搞大批判,對孩子自然起耳濡目染的作用。那時我們住集體宿舍,吃集體食堂。周末一幫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就在食堂吃飯,不免是許多叔叔阿姨們逗樂的對象。特別是一些單身漢樂此不疲,常常問一些刁鑽的問題。

一日,一叔叔問她:「人是從哪裏來的」。她應聲答曰:「猴子變的唄!」--「唯物史觀」從娃娃抓起,果然取得立竿見影的成績!那位叔叔還不罷休,接着問:「那為什麼現在動物園的猴子不變人了?」她吧眨眼睛略作思考說:「給批判了」。眾皆捧腹。她對「批判」直覺的理解就是禁止。

「想不通」

一日,從幼兒園回來,問道:「共產黨和毛主席是什麼關係?為什麼他們倆老在一起?」我們儘量用她能聽得懂的語言解釋說:「毛主席是一個人,共產黨是許多人,都跟着毛主席走」。她恍然大悟說:「噢,我知道了,就像幼兒園阿姨領着我們大家走」。接着,她作沉思狀片刻,忽然說:「我真想不通」。我問何事想不通,說是「幼兒園阿姨說劉少奇反對毛主席,我想不通他是親密戰友,為什麼要反毛主席,我都那麼熱愛毛主席!」我無言。這回輪到我想不通,她知道她為什麼那麼熱愛毛主席嗎?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資中筠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1/206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