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原來孩子的心情 是由食物決定的

作者:
不當的飲食除了我們知道的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還會成為心理健康的大敵。

A媽說:「我的孩子莫名其妙的發火,脾氣大的要死,特任性,簡直管不了。」

B媽說:「老師說我娃上課走神,精力不集中,學習也不好,也不知道這是咋了?」

C媽說:「孩子說,同學們經常嘲笑他,還給他起了個外號—胖豬。現在孩子很自卑,不願意上學了,愁死我了。」

真是同情這些愛子心切的寶媽們,現在她們面臨的煩惱是:孩子的負性情緒、專注力差、社交困擾等。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吃飯。

也就是說不當的飲食除了我們知道的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還會成為心理健康的大敵。

為什麼這麼說呢?

01孩子脾氣大與過度食用高脂肪食物有關。

孩子脾氣大,可能是過度食用了高脂肪食物。

澳大利亞科學家對數百名參試者進行了長達1年的跟蹤調查。

其中一組人員食用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另一組則用多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飲食。(碳水化合物存在於糖類、主食、水果等食物中)

結果發現,雖然參試者攝入熱量一樣,但情緒差別卻很大。

吃得油膩的人更容易發脾氣、憤怒以及焦慮。

因為,油膩的食物會影響大腦中某些化學物質的產生,從而使人情緒不穩定。

而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則能保持大腦中快樂激素的產生,讓人情緒穩定與樂觀。

可見高脂肪飲食和低脂肪飲食對人情緒的影響是不同的。

因此適度的給孩子進食脂肪類食物對負面情緒的控制很重要。

一般高脂肪食物包括核桃、芝麻花生油炸燒烤食品、肥肉、動物內臟、奶油製品等。

02孩子的專注力下降與不吃早餐有關。

我們所吃的大多數食物,都會被身體轉化為糖(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它能夠給大腦提供能量,讓我們保持清醒。

當體內的糖不足時,人就會走神,難以保持專注。

研究發現,上午9—10點是孩子注意力和記憶力達到高峰的最佳時期,也是一天中學習效率最高的時候。

孩子不吃早餐或者不吃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早餐就會在上午10點左右出現注意力渙散,自控力下降,記憶力變差,從而影響聽課的效果。

例如,2016年一系列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相關數據調查中,有一項是關於吃早餐的調查。

在全省1147所小學的34336名四年級學生、66所初中的45457名八年級學生中發現,每天吃早餐的學生與早餐不規律的學生,在學業表現上有很大差別:

每天吃早餐的四、八年級學生分別為87%與67%。

每周吃早餐次數越多的學生,學業成績越高,其中吃早餐7天的學生,比吃早餐在3天以下的學生平均成績高出50-70分,相當於多接受1-1.5年左右的教育。

另外,早餐還對改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學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每提高10%,四、八年級學生親子關係指數分別改善6.16%與5.98%。

他們匯總後發現:

吃早餐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很大,遠遠超出學生在學習方式、學習動力、自信心、參加校外補課、家長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優勢。

因此重視早餐是提高孩子專注力的重要方法,而其對於親子關係的改善,反過來又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

03孩子的社交困擾與肥胖有關。

2017年5月中國營養學會等單位聯合編寫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指出,我國兒童肥胖率不斷攀升,7歲以上學齡兒童肥胖率已達到7.3%。

肥胖的孩子容易被取笑、被欺負、被取「胖豬」、「飯桶」等外號,這樣使其心理受到傷害。

隨着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會很在意同伴對自己的評價,因而其精神壓力更大、自尊心下降,從而引發社交困擾。

社交困擾的原因之一是肥胖,肥胖的原因之一是飲食。

我們來看看和肥胖「形影不離」的飲食因素有哪些?

(1)攝入過多垃圾食品

油炸類和燒烤類、加工食品等一般都含高鹽、高糖、高脂肪。

這些重味的東西會給孩子帶來味覺的快感,而身體和大腦卻沮喪不已,可表現出肥胖、反應遲緩、情緒不穩。

2016年,澳大利亞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高鹽飲食使小學生肥胖的幾率增加了23%。

因為鹽使食物味道更好,孩子可能吃得更多。

另外,當吃了高鹽食物後,變得口渴時,更易喝高熱量的飲料。

還有高糖飲食後,身體裏過多的糖會轉化為脂肪,所以水果攝入過多,飲料喝的太多也會胖喲!

而高脂肪飲食使人變胖就不言而喻了。

(2)吃飯方式不對

首先是吃飯過快,食物入胃後,我們「吃飽了」的信息約在15—20分鐘才能通知到大腦。

而如果進食太快,雖然吃的已經足夠多,可是只要「吃飽了」的信號還沒有發出,飢餓感就還會存在,自然導致多吃。

所以告訴孩子:「馬兒啊你慢些走餵慢些走哎」。

其次是注意力不集中,一邊吃飯一邊盯的電視或手機看,而忽視了自己的飽腹感,造成多吃。

長時間這樣的吃飯方式,過多的熱量就會毫不留情的變成脂肪。

(3)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應該是減肥的舉動呀!怎麼會胖呢?

好像不合邏輯,其實不然。

如果不吃早餐,中午就會飢腸轆轆,出現強烈的空腹感和飢餓感,這時就會吃的快,吃得多,可能發胖也就在所難免了,況且一上午的專注力還受到影響。

(4)運動過少

如果孩子攝入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就會發胖。因此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熱量。

04家長該怎麼做呢?

(1)重視早餐

磨刀不誤砍柴工,早餐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你可能也會說,孩子課業負擔重,晚上因做作業睡得晚,不吃早餐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多睡會兒。

但是越不吃,可能學習效率越低,做作業的速度越慢,睡覺的時間就會越晚;而吃了早餐,情況則相反,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你可能還會說,早上孩子沒食慾。

的確是這樣。

這就需要你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儘可能讓其早睡早起,起床後適當活動,等20至30分鐘身體甦醒後再讓孩子吃。

(2)保證營養

大腦就像電腦的CPU,時刻地調節和指揮人的各種活動,是個新陳代謝非常旺盛的器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營養。

它一直處於「開機狀態」,依賴於「燃料」的供給,但又不是隨便什麼燃料都可以。

這就像是我們開車時,總想儘可能地給它加質量好一點的油。

而對於大腦來說,我們攝入的食物要包含正確的營養,它是維持大腦正常活動的基礎。

那該怎麼吃呢?

首先,科學的早餐應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這些營養。

比如,主食(碳水化合物),雞蛋、瘦肉和豆漿等(蛋白質),牛奶等(脂肪)、蔬菜和水果(維生素、礦物質)。

其次,最好給孩子做早餐,如實在沒時間,也要參考上述讓孩子買營養豐富的食物。

也可以買食用較方便的包子等,因為帶餡麵食最大的優點是,它集主食、副食於一身,集肉、菜於一體,含有多種營養素,符合人體需要。

最後,要經常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上課情況,推斷孩子是否將早餐錢挪作它用,比如玩遊戲等。

(3)避免偏食

由於垃圾食品口味重,孩子就會對蔬菜水果不感興趣,長期吃的結果就是營養不良和超重。

對此提供一些建議,供各位參考:

第一,不能一味的滿足孩子的偏好,久而久之不僅給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還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造成不利影響,可能讓孩子在將來容易沉迷某事而不能自拔。

第二,剛開始,可以在孩子愛吃的食物里混入少量不愛吃的食物,這樣循序漸進的減少孩子愛吃的食物的量,增加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的量。

並且家長在吃被孩子厭惡的食物時要表現出津津有味的樣子,以此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第三,一個有趣的研究表明,把不愛吃的食物的圖像在日常生活中呈現的頻率增加十倍之後,能夠顯著增加孩子食用這種食物的量。

因此家長可以把蔬果的圖片張貼在孩子能夠看得到的地方,這樣可能會讓他們愛上蔬果。

第四,在不破壞營養的前提下,做飯時儘可能做到色香味形俱全。

還可以在孩子喜歡的漂亮餐具里放上五顏六色和各種造型的蔬果,以便吸引孩子對其產生興趣。

第五,在家吃早餐也可以減少孩子購買垃圾食品的幾率。

(4)其它叮囑

孩子專注進食、慢慢進食,並進行戶外運動,以減輕學習壓力和避免肥胖。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從現在開始,請關注孩子的吃飯問題吧!

作者介紹:邵明明,丁丁心理簽約諮詢師,醫學副主任技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認知行為取向,擅長身心健康管理。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kknew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428/128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