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中美貿易戰會終結習近平的統治嗎

面對特朗普總統的關稅和貿易威脅,中共領導人試圖表現出信心,但隨着與美國的長期貿易戰可能無法避免的前景漸漸明確,中共政治當權派內部正在顯示出越來越多不安的跡象。

最近幾天,商務部、警方和其他部門官員召集出口商的高管,詢問有關下崗工人或將供應鏈轉移到其他國家的計劃。

自4月中旬以來,由於股市變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9%,審查機構一直在線上刪除大量批評,其中包括一些針對習近平主席領導的批評。

與此同時,國家新聞媒體一直在努力保持發出不變的信號,當局限制使用「貿易戰」這個詞,並因為過於吹噓中國的經濟實力而走受到批評。關於如何增強經濟的政策爭議有時會蔓延到公開場合。

如果貿易戰升級——特朗普沒有表現出退縮的跡象——有人擔心公眾對經濟的信心可能會動搖,使國家面臨遠比出口下降更嚴重的問題。

中共領導人認為,他們可以在貿易僵持中堅持得比特朗普久一些。他們的專制制度可以扼殺異議,並迅速重新調整資源,他們預計華盛頓將陷入僵局,並因為選民感受到貿易糾紛的痛苦,從而受到壓力。

一名中國投資者上周四在北京一家證券公司。對經濟的擔憂已在網上引發了大量的批評,其中一些是針對習近平的領導才能的。

但共產黨也有自己的弱點。它需要增長來證明它對權力的壟斷和對社會維穩的堅持是有正當理由的。與此同時,習近平的強人政治手段可能阻礙了有效的政策制定,因為官員沒有傳遞壞消息,阻礙他做出決定並嚴格執行命令,無論這些命令是好是壞。

北京已經不得不改變方向,不再威脅對美國同等金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面對關稅可能會持續數月或數年,以及中國進入美國市場可能進一步收緊的可能性,習近平似乎沒有採取任何戰略來限制損失,或是說服特朗普通過談判達成協議。

位於南方城市廣州的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陳定定表示,在政府內部,一些人認為中國應該更加咄咄逼人,讓特朗普處於守勢,而另一些人則提出通過讓步來處理美國的不滿。

他說這種辯論是「健康的進展」,因為它會「告知公眾,從而讓政策制定者得到改進。」

還有一些人則表示,這反映了習近平的猶豫不決或政治弱點,而在今年3月,共產黨領導層廢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時,他顯得無懈可擊。

今年6月,一名女工正在杭州包裝用於出口的自行車輪圈。即使美國對所有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中國經濟學家認為,由於出口的減少導致的產值降幅可能也只有1%。

「這一切綜合起來表明,習近平對權力的控制已有所放鬆,」香港中文大學長期研究中國政治的學者林和立說。「他不能盡到自己作為最終仲裁者的職責,從而消除他倚重的顧問之間的分歧。」

習近平的地位不太可能存在什麼危險。但這場貿易糾紛,加上疫苗醜聞,以及投資失敗引發的抗議,已經讓一些批評他過分集權的人更加大膽。

「特別是此次中美貿易戰爭,將國力的虛弱與制度軟肋暴露無遺,更加強化了不安全感,」北京清華大學法學教授許章潤寫道,他譴責習近平強硬政策的文章,儘管受到審查,仍在網上廣泛流傳。

中共領導人在公開場合的說法是中國能夠平安度過這場貿易戰。據一份廣為流傳的清華大學經濟學家的研究報告估計,目前已經加征的關稅和未來可能加征的關稅,只會讓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下降0.3個百分點,中國經濟一直在以強勁的6.7%的速度增長。

儘管如此,中國政府上個月仍要求數十家研究機構和大學提交分析報告,對如果貿易戰惡化,不同地區和行業將受到何種影響,以及失業率和金融市場將受到何種影響進行分析。

去年,中國向美國出售了價值約5000億美元的商品,佔中國出口總額的近四分之一,相當於國民經濟產值的約4%。

如果美國對所有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話,即使是持悲觀態度的中國經濟學家也認為,中國出口的減少可能只會導致總產值下降1%。在諸如智能手機製造等某些行業,中國的主導地位如此之強大,以至於關稅可能不會造成太大損害。在其他行業,中國的一些業務可能會被韓國等競爭對手搶去,但也能找到向其他市場出口產品的機會。

去年在北京的一場展覽展示了習近平領導下的五年裏中國取得的成就。

雖然生產對價格敏感的電子產品和其他電氣產品的工廠已經開始失去訂單,但中國在眾多領域的競爭力極強,以至於儘管已經在相對有限的範圍徵收了關稅,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實際上仍在增長。

但對中國來說,最糟糕的情況是,貿易戰削弱人們對經濟的信心。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面臨堆積如山的債務,國有銀行的低息貸款在許多行業製造了產能過剩。人們擔心,儘管有外匯管制,長期的貿易緊張可能會導致資金迅速逃離中國,從而引發更大的金融和經濟問題。

審查人員已經在阻止對這種可能出現的情況的討論。美國對中國貿易行為有哪些具體不滿,在中國媒體中也鮮見報道。政府反而勒令中國的官方新聞媒體不再提《中國製造2025》,華盛頓一直批評這項旨在將中國轉變為高科技超級大國的工業計劃不公平,而且是掠奪性的。

當權派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指責,但指責的焦點似乎不是中國的貿易做法,而是其宣傳傳遞的信息。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北京有所克制,不得意忘形地宣揚中國必將成為一個全球大國的話,貿易戰本可以避免。這種宣揚與習近平本人有密切關係。

去年,工人們在北京郊區建設中的住宅小區附近工作。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面臨着堆積如山的債務,國有銀行的低息貸款在許多行業製造了產能過剩。

「許多人對偉大領袖的決斷是否得當開始產生懷疑,」紐約大學法學院美國—亞洲法律研究所(U.S.-Asia Law Instituteat New York University’s School of Law)所長孔傑榮(Jerome Cohen)說。

清華大學的一群校友最近相互轉發了一份請願書,呼籲學校開除一名熱情支持習近平政策的著名經濟學家。他們指責這位名叫胡鞍鋼的學者誤導領導層,他在去年提出的說法是,中國已經成為超過美國的經濟和科技大國。

在這份請願書出現的幾周前,中共官方報紙《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系列的文章,嘲笑了學者和專家對中國實力的類似吹噓。

今年4月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的集裝箱。對中國來說,最糟糕的情況是貿易戰破壞了人們對經濟的信心。

「經濟放緩、以及與美國的摩擦,為人們提供了反對的機會,」設在北京和倫敦的研究諮詢公司策偉(TriviumChina)的合伙人羅傑(Trey McArver)說。

隨着貿易爭端愈演愈烈,中國的商界領袖們一直持謹慎態度,他們幾乎不公開談論此事,擔心激怒政府。但很明顯的是,他們和政府官員們都有點措手不及。

「在7月6日之前,除了政府的談判人員外,很少有人認真考慮過這種可能性,」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知名經濟學家余永定說,他指的是對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日子。

2017年,兩名武警從北京的中國人民銀行總部前走過。中國央行最近向經濟注入了數百億美元,導致短期利率大幅下降。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Studies)學者甘思德(ScottKennedy)說,他今年早些時候與中國官員們的「每次談話中都充滿了」北京方面可以避免一場貿易戰的假設。

「他們錯了,這讓他們痛心疾首,正在試圖尋找方向,調整路線,」甘思德說。

政府內部的緊張狀況曾在上個月公開爆發,當時中國央行的研究主管徐忠發表了一篇文章,拒絕了通過發行更多貨幣來提振經濟的呼籲。他反而斥責財政部「財政政策缺位」,他指的是過多的政府支出和減稅。

但不久後,國務院就下令增加基礎設施支出以支撐經濟增長。在過去的一周里,中國央行還向經濟注入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導致短期利率大幅下降。

在面對財政刺激或貨幣刺激的選擇時,中國領導層實際上是在通過選擇兩者,避免做出決定,儘管這可能帶來加劇國家預算赤字和長期債務問題的風險。

習近平按理說是這類決策的核心人物。圍繞在他身邊的官員的前途,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他們與美國打交道的能力之上的,如果貿易戰對中國不利,這些人可能會在政治上毀掉自己。

這些人包括黨的首席理論家王滬寧,他幫助策劃了宣揚中國崛起的宣傳基調,人們認為這種宣傳引起了西方的警惕,因此正在國內對其進行批評;還有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他是習近平最強有力的副手,他似乎在近幾個月里與貿易政策保持了距離;再就是曾在哈佛大學學習的副總理劉鶴,他是與美國陷入僵局的談判的負責人。

中國的領導層仍可以通過指責美國來轉移批評。到目前為止,政府還沒有把反美宣傳的規模擴大到超過日常的水平,也沒有鼓勵那些過去針對日本進行過的抗議或抵制活動。

不久前的一個下午,在中山市的一家工廠,一位工人正在製造數字控制面板,記者問她有關貿易緊張局勢的問題時,她停頓了一下才回答說,「如果要打貿易戰,即使我的工作受影響,也要支持國家。」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816/115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