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蔡慎坤:「五一」節實際是「國際示威遊行日」

—「五一」節究竟是誰的節日?

作者:
我們再也看不到工人階級的身影,我們再也聽不到工人階級的聲音,作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已經被高速發展的社會徹底拋棄並且遺忘。工人階級從「咱們工人有力量」變成了無力自救的弱勢群體;從「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一抖」的風雲人物變成了集體失語的社會棄兒。在當今中國的大小城市,打工者早己淪為「房奴」和「弱勢群體」的代名詞,隨着新興資產階級一夜暴富和權貴資產階級快速崛起,工人階級徹底淪為昔日的無產階級。

黨媒照例要體現資本主義國家工人五一遊行抗議。

今年的「五一」節,北京出奇的安靜,沒有像往常那樣,召開隆重的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主流媒體和門戶網站推送的舊聞,不過是重彈一下什麼勞動光榮勞動開創未來勞動托起中國夢之類的老調!我不知道千千萬萬的勞動者看了有何感想,面對一個個不勞而獲貪婪無比的竊國大盜,面對一個個靠政商勾結一夜暴富的富豪權貴,面對瘋狂上漲的房價和高昂的教育、醫療、養老成本,我不知道每月幾千元的城市勞動者和每年幾千元的農村勞動者,憑什麼樂呵呵高興憑什麼傻乎乎感到光榮?

從小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五一」是勞動人民的節日,是工人階級的節日。殊不知,「五一」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1886年5月1日以美國芝加哥工人為中心在美國各地爭取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的示威遊行罷工日。「五一」節也是「國際示威遊行日」。「五一」節不僅僅是勞動人民的節日工人階級的節日,更是勞工爭權益爭地位爭法律保障的重大紀念日。

1982年中國修訂的新憲法,明確取締了工人罷工示威的權利,因為工人階級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是主體思想上的領導階級,領導階級當然就不能搞什麼罷工示威了,自此之後,工人階級的地位就一落千丈,曾經偉大的工人階級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符號,當初為了推翻中華民國奪取政權,工人階級發揮過某種特殊作用,在新政權成立之初,工人階級頭頂着金燦燦的冠冕,也曾經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和主力軍。

中國工人階級形成於上世紀初葉,是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共同成長起來的一個階級,也是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迅速崛起的一支新興社會力量。然而,時至今日,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社會力量己迅速解體並且不復存在。工人階級解體的過程,大致起始於二十多年前的國企改制,國企改制的結果就是大批工人「下崗」失業。

過去中國工人階級的地位雖然不高,但上班可以維持基本的體面的生活,還能享受免費教育醫療保險養老保障,比農民階級風光很多,這些特殊的待遇隨着國企改制基本都煙消雲散,在改制的過程中,工人階級靠長期的低工資所積累的財富乃至無形資產,被新生的權貴利益集團掠奪而去,雖然下崗者中有少數人從事商貿活動並成為有產階級,絕大多數人淪為徹底的無產階級,只能到處漂泊打工艱難謀生。

當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風靡全球時,在成千上萬家工廠辛勤流汗日夜加班加點的不再是那支先鋒隊所組成的工人階級,而是被稱之為打工仔打工妹的「農民工」完成的,「農民工」在中國是一個更尷尬更不受尊重的群體,幾十年來,他們幹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薪酬,其政治待遇社會地位甚至遠遠低於當年的工人階級。

「工人」和「農民」不僅僅只是名稱不同,在基本權利和政治待遇更有天壤之別,「農民工」無論在工廠車間幹了多久仍然是農民,在城市沒有長期的棲身之地,既使有居所,也只能是「暫住」。「農民工」的子女在城市上不了好學校,還要交高額的借讀費,甚至不能參加同城高考也不可能平等被錄取。因為種種束縛和歧視政策,農民工從精神上意識上根本無法融入城市社群,從經濟地位上也打不進城市社會。大多數人只是城市的匆匆過客,異鄉的「長工」或者「短工」。

在改革開放轟轟烈烈的時代,我們再也看不到工人階級的身影,我們再也聽不到工人階級的聲音,作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已經被高速發展的社會徹底拋棄並且遺忘。工人階級從「咱們工人有力量」變成了無力自救的弱勢群體;從「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一抖」的風雲人物變成了集體失語的社會棄兒。在當今中國的大小城市,打工者早己淪為「房奴」和「弱勢群體」的代名詞,隨着新興資產階級一夜暴富和權貴資產階級快速崛起,工人階級徹底淪為昔日的無產階級。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曾經很牛氣地宣稱,工人階級是一無所有的無產階級,所以在革命中就不怕失去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他們將失去的只是手銬和腳鐐。馬克思還說工人階級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自己。而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幾十年後,只有很少人躋身為資產階級,而更多的工人階級依然還是無產階級俱樂部的一份子。

「五一」究竟是誰的節日?是名義上的勞動人民和工人階級嗎?工人階級還是昔日的先鋒隊和主力軍嗎?如果連工人階級都不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或許有人認為,昔日的無產階級已經兌變為資產階級,在社會主義國家,工人階級是指一切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勞動者,當然包括知識分子和企業主。這個說法是否成立?抑或只是一種阿Q式的自慰。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502/92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