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精品推薦 > 正文

林徽因兒子:徐志摩林徽因從沒有愛情

作者:

由中國內地與中國台灣合資拍攝的電視劇於2000年首先在大陸播出後,徐志摩的堂侄徐炎從上海回到老家做客時,在徐志摩故居對陪同參觀的鄉親說:「《人間四月天》違背歷史事實,歪曲了徐志摩的形象,他在上海的親屬看了都感到很失望。」

報載,徐炎是徐志摩伯父徐蓉初的孫子,當時72歲,退休前是上海同濟大學教授。據說他小時候就生活在海寧硤石鎮徐府的大家庭中,熟知詩人和家庭中的許多事情。他說,徐志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干將,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那時候,他辦刊物,創「新月」,倡導新格律詩,對文學很熱情、很努力,在短短十年中,寫下了幾百首新詩和上百萬字的散文,他是一個有很大抱負的人。然而,在電視劇中,這些都被淡化了,抽掉了在當時時代背景下他的文學活動,劇中的徐志摩不像一個詩人,而成了一個只會成天追逐女孩的「花花公子」。

最後,徐炎對《人間四月天》的評價是「不真實」,「詩人怎麼成了泡妞郎」?又說:「對陸小曼也不公平,她的才情到哪兒去了?在戲裏她只是一個交際花,這樣的人徐志摩怎麼會愛上她?」20世紀60年代陸小曼在上海去世時,徐炎曾前去憑弔,至今還珍藏着她的一副遺照,並為她保存了《志摩全集》的紙版等等。(《羊城晚報》2000年5月4日)

在徐炎發表評論第三天的5月7日,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長女梁再冰向媒體發表聲明,與徐炎南北呼應,明確表示林與徐中間只有友誼沒有戀情。梁再冰說:「徐志摩去世時我年紀還小,但作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女兒,我很了解徐志摩同我父母之間關係的性質。徐志摩是我家兩代人的朋友。他曾經追求過年輕時的母親,但她對他的追求沒有做出回應。他們之間只有友誼,沒有愛情。

徐志摩是在母親隨外祖父旅居倫敦時認識她的,那時她只有16歲,還是一個中學生。當時對她來說,已結婚成家的徐志摩只是一個兄長式的朋友,不是婚戀對象。破壞另外一個家庭而建立的婚姻是她感情上和心理上絕對無法接受的,因為她自己的母親就是一個在沒有愛情的婚姻中受到傷害的婦女。」

又說:「母親在世時從不避諱徐志摩曾追求過她,但她也曾明確地告訴過我,她無法接受這種追求,因為她當時並沒有對徐志摩產生愛情。她曾在一篇散文中披露過16歲時的心情:不是初戀,是未戀。

當時她同徐志摩之間的接觸也很有限,她只是在父親的客廳中聽過徐志摩談論英國文學作品等,因而敬重他的學識,但這並不是愛情。她曾說過,徐志摩當時並不了解她,他所追求的與其說是真實的她,不如說是他自己心目中一個理想化和詩化了的人物。」

再冰對該電視劇的看法是:「為了渲染林、徐愛情故事,這部電視劇還對我父母的關係進行了歪曲描寫,暗示他們的結合是家庭操縱的,林徽因是迫於家庭壓力才選擇了梁思成。但我父母之間真實的愛情故事並非如此。……該劇還把我的祖父梁啓超、外祖父林長民以及我的祖母和外祖母等也都扯進了故事,這種做法實在是太惡劣,不能不引起我們這些後代的強烈反感。

在此,我必須指出,梁啓超、林長民、梁思成、林徽因等不僅是我的父母和長輩,他們也是中國近代史上和知識界有影響的人物,在涉及他們的電視片中,應當根據事實,採取對歷史和觀眾負責的態度,反映他們之間關係的真實性質,而不應利用名人效應,虛構故事,進行商業炒作,誤導觀眾。」

最後,梁再冰態度強硬地表示:「該劇播放後,已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我在此對該劇的編導和攝製方提出強烈抗議,他們必須向受到嚴重傷害的家屬公開道歉。」(見當日新浪網《梁再冰:徐志摩與其母「愛情故事」純屬虛構》)

梁再冰的「聲明」最終沒能讓該劇編創人員為之道歉,反而提升了收視率與傳播面。隨着媒體的熱炒與電視劇在社會廣泛的傳播,徐、林相愛一時成了坊間最熱門的話題與談資。林徽因和梁思成之子梁從誡在沉默了一陣後,終於坐不住了,他在媒體上多次指出《人間四月天》多處失實,並稱該電視劇是對「歷史事實和文化精神的雙重歪曲」。

梁從誡認為林徽因對徐志摩是親密的友誼,但不是愛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梁從誡說: 「林徽因很坦然承認她與徐志摩之間的友誼與感情,但不是那種愛,不是談婚論嫁的那種愛。可是那個編劇就是不承認這一點。他們都非常懂得,愛一個人,首先是尊重一個人,寬容一個人,給對方留有餘地,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們才說它崇高。

可在電視劇中,徐志摩恰恰是不尊重林徽因的,我這麼愛你你為什麼不愛我?我徐志摩難道還不夠可愛嗎?你不愛我徐志摩還想愛誰?徐志摩是這樣的人嗎?電視劇里甚至還有這樣的台詞:『梁思成可不是我的對手。』怎麼會淺薄到如此地步呢?

當然林徽因也知道徐志摩愛她,她雖然沒有接受徐的感情,但是也沒有說:『我不愛你,你給我滾開。』

費正清的夫人費慰梅在回憶林徽因的時候說,林徽因在談到徐志摩的時候,總是把他和英國的詩人、大文豪聯繫在一起。可見林徽因對徐志摩更多的是待之以文學上的師友,其實這才是他們之間的真實關係。」

梁從誡舉例說當年父親梁思成親口對他講,林徽因《人間四月天》這首詩是寫給自己的,「但他們還是非要說這是寫給徐志摩的。看來林徽因剛生的兒子確實不如徐志摩更有戲劇性,更有賣點。編劇如此霸道、如此不顧事實,真是豈有此理。

我要說的第二點是,你要表現男女之間的愛情,特別是表現文化人之間的感情,就要體現出時代背景,體現出這些人物自身的文化內涵,否則把不同時代、不同的性格的人的關係都弄成那種很淺俗的男女關係,那不是什麼意思都沒有嗎?

可以說,電視劇不僅把林徽因歪曲了,也把徐志摩歪曲了。徐志摩並不是一個成天哭哭啼啼、只知道追女孩子的人,如果是那樣的話,泰戈爾訪問中國,他的邀請者梁啓超和林長民也不會選徐志摩去陪同。

徐志摩其實是個很有抱負的人。1924年,他曾在給金岳霖的信中表示要辦一個英文雜誌,邀金回來一同做事。他要辦這個雜誌,是為了讓世界了解當時的中國新一代知識分子的思想。像電視劇里這樣只知道追女人的『徐志摩』,哪裏都可以找得到,不過那也就不是徐志摩了。」

梁從誡還特別提到:「電視劇里還把徐志摩和梁思成描寫成情敵,其中有這樣的台詞,徐志摩對林徽因說: 『我回去告訴梁思成,讓他好好待你,因為我還沒有放棄。』(大意如此)意思是說,你梁思成要小心,你要一鬆勁,我徐志摩就要搶過來了。

可實際情況如何呢?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和徐志摩三個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後來徐志摩遇空難,也是梁思成和沈從文趕到濟南去收的屍。他們之間的友誼的確不尋常,怎麼會是那種低俗的『三角戀愛』中『情敵』的關係呢?其實問題遠不止於此。劇中我所了解的幾個重要人物,除林、徐外,梁啓超、林長民、梁思成等都被庸俗化、醜化了。可見編導從未認真讀過那一段歷史,沒有讀過與主題相關的原始作品和文獻,只能憑那種低俗、市儈心理編出這麼一部廉價產品來。」(《林徽因〈人間四月天〉是寫給徐志摩的嗎?》祝曉風中華讀書報2004年6月7日)

梁從誡在答《文藝報》記者問時,同樣提及了上述觀點,並反問道:「為什麼徐愛林,林就非得愛徐呢?」

此話一出,引出了不少事非,一個叫陳子善的人對此著文反唇相譏道:「梁先生話說得如此斬釘截鐵,我卻疑竇頓生。林徽因與徐志摩泛舟劍橋、情迷英倫時,梁先生在哪裏呢?不要說梁先生尚未出生,就是他父親梁思成與林徽因的戀情也尚未開始,梁先生何以斷定他母親與徐志摩之間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按陳子善的觀點,林與徐發生過愛情故事是正常的,否則便是不可思議的。陳說:「儘管徐志摩的有關日記至今下落不明,儘管徐、林之間的通信僅有兩封倖存於世,但根據現存史料,還是不難梳理兩人之間的情感歷程。徐志摩在劍橋留學時對林徽因一見鍾情,決心『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而林徽因雖然與徐志摩相差七歲,同樣也愛上了徐志摩。」(《文藝報》2004年6月1日)

陳子善之說的基礎和理由,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陳從周撰寫的《徐志摩年譜》與凌叔華給陳的信上。陳從周與徐志摩兩家自他們的祖父輩就相識並友善,陳的二嫂是徐志摩的堂妹,徐的表妹蔣定是陳從周的夫人,故有「三代相交,雙重姻親」之稱。不過徐志摩去世那年陳只有十四歲,因感念詩人的才華和命運,立志為徐志摩撰寫一部年譜,使詩人史料不致湮沒於世,後終於撰成《徐志摩年譜》一書。這部書自1949年出版後,幾乎成為所有研究者案頭必備的參考書目。陳在《徐志摩年譜》1922年志摩離婚條下特加按語說:「是年林徽因在英,與志摩有論婚嫁之意,林謂必先與夫人張幼儀離婚後始可,故志摩出是舉,他對於徽因傾倒之極,即此可見。而宗孟曾說:論中西文學及品貌,當世女子舍其女莫屬。後以小誤會,兩人暫告不歡,志摩就轉舵追求陸小曼,非初衷也。」這是徐、林戀情關係的最早記載。

摘自《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們那一代文化名人》 作者:岳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海南出版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229/7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