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唯色:蠻子的舌頭

作者:
雙腳站在拉薩的地面上,我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毋庸置疑,這是做過手術的舌頭造成的。我發現,我幾乎說不出幾句完整而標準的藏語,我脫口而出的反而是帶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話。可是,我的母語原本並非中文啊,只不過我的問題在於,我的母語在成長過程中被置換了。我甚至懷疑這是因為我吃過麻辣兔頭,冒犯了禁忌的人很可能連外貌也會改變。

夜晚的頗章布達拉

前些日子在推特上看到一個視頻新聞,是俄羅斯的一位宣傳員安娜·多爾加列娃(Anna Dolgareva),帶着平靜的表情和平靜的聲音在電視節目中平靜地說:「……所有抵抗的烏克蘭成年人的身體要被消滅,他們的孩子要在俄羅斯精神中長大。」她的話印證了另一篇報道:據耶魯大學公人道主義研究實驗室的報告揭露,俄羅斯在其佔領的克里米亞和俄羅斯本土關押了至少6000名烏克蘭兒童,並且可能更多。報告稱,「俄羅斯聯邦承認的多個營地被宣傳為『融合計劃』,顯然其明顯是將烏克蘭兒童融入俄羅斯政府的民族文化、歷史和社會願景」。

我於是想起我的一篇文章,是從我寫作多年尚未完成的長篇家族故事中選摘,題為「蠻子的舌頭」,關於我及同代族人被馴化的經歷之回顧:

1981年初秋,在藏區東部日益漢化的小城康定(藏語叫達折多)初中畢業的我,恰遇位於成都的西南民族學院預科部(相當於高中部)招收藏族學生。這個預科部應該是始於1985年,出於加快同化的目的,在北京上海等諸多中國城市創建的西藏班、西藏中學的前身,具有實驗性質。當然,官方的說法一概是「幫助西藏培養人才」。

並非父母鼓勵,純屬個人意願我報考了預科。正處在叛逆期的我不想被父母管束,且覺得成都是個充滿新鮮事物的大城市,並沒有意識到漢地與藏地有什麼不同,也沒有預料到我會與自己的家園、所屬的文化漸行漸遠。

穿軍裝的父親把我送至成都。我們坐在座椅硬梆梆的長途汽車上,翻過了高高的二郎山(藏語它叫什麼呢?),這之後,窗外的風景是青青翠竹、大片菜地和掛滿枝頭的水果。當我們下車,我第一眼看見的是街邊飯館前擺放的盆子裏,堆滿孤零零的兔頭散發着誘人的味道。我一時發愣,立刻想到的是吃兔肉會變成豁嘴的西藏民間傳說,眼前也出現了那穿過高山縱谷的道路上,藏語發音是「Ribung」的兔子倏忽而逝。

撲面而來的很多都是迥異的。飲食;外表;口音……開始吃紅燒鱔魚、吃麻辣兔頭、吃青蛙肉。知道吃這些違背了禁忌,更知道不吃這些就是迷信的「蠻子」。成都人似乎愛說「蠻子」,如果你連兔頭都不敢吃,必然就是瓜兮兮的「蠻子」(瓜兮兮的意思是笨蛋)……成都是個潮濕的盆地,我和同族的同學們都驚訝地發現頭髮捲曲得太厲害了。一般人將這種「自來卷」看成是少數民族的特徵。於是我們每天早上都用梳子狠狠地梳着長而卷的頭髮,要把捲髮梳成直發,最終剪成齊耳長的短髮,雖然還卷,但看似燙過,就像成都街上的中年婦女。

設在民族學院的預科是一個封閉的「小學校」,我們被安置在校園一角的兩間大教室里上課。我們從不和成都的中學生接觸,根本不知道同齡的他們每天在學什麼,但應該是一樣的,畢竟我們和他們的課本完全相同,絕不會多出另一本藏文課本或彝文課本。我的同學多數是藏人,其餘是彝族,但會說藏語和彝語的沒幾個,隨着時間推移,人人都是一口流利的成都話。後來,拉薩的親戚們形容我的舌頭是「做過了手術的舌頭」,因為那些顫音、捲舌音、齒齦音等若干種傳統藏音,我不是發不出口就是發成了怪音,甚至連藏語的「拉薩」這個詞都發音不準。

上大學的經驗更是被置換的經驗。整個西南民族學院有三十多個各具名號的少數民族,讓我們似乎生活在多民族的環境裏,卻並不了解這些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只知道在一些民族的節日吃一頓有民族風味的飯菜,或者圍着篝火喝酒唱歌跳舞着篝火喝酒唱歌跳舞,或者用臉盆互相潑水過一過傣族的「潑水節」。多民族的特點也讓我身陷時刻感受到自己是「藏族」的情境之中,卻並未受到過任何本族化的教育。

我滔滔不絕秦始皇修長城卻說不出布達拉宮如何築成;我倒背如流唐詩宋詞卻讀不懂六世達賴喇嘛的詩歌;我熟知紅色中國若干個革命烈士,卻不了解1959年拉薩起義中藏人自己的英雄……好在我沒有忘記拉薩。那是我的出生之地,四歲時隨父母遷徙至藏區東部,從此深懷對拉薩的鄉愁。直到1990年春天,我大學畢業的第二年才終於返回,在官方主辦的西藏文學雜誌社擔任編輯。

但抵達拉薩的最初見聞讓我驚訝。童年的記憶並不清晰,而我只能從我父親當年拍攝的照片裡留下對拉薩的模糊印象,似乎有一種別具一格的美好。現實卻是荷槍實彈的軍人佈滿全城,一輛輛裝甲車隆隆碾過大街,這是因為一年前即1989年3月,許多藏人包括僧人、尼姑和平民走上街頭,抗議1959年3月的鎮壓,而這一次,北京對拉薩實行了長達一年零七個月的軍事戒嚴。

雙腳站在拉薩的地面上,我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毋庸置疑,這是做過手術的舌頭造成的。我發現,我幾乎說不出幾句完整而標準的藏語,我脫口而出的反而是帶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話。可是,我的母語原本並非中文啊,只不過我的問題在於,我的母語在成長過程中被置換了。我甚至懷疑這是因為我吃過麻辣兔頭,冒犯了禁忌的人很可能連外貌也會改變。

二十年後重返拉薩的我其實是一個失去自我的我。而我對自我的追尋、抗拒、接納……最終以今日的立場講述西藏的故事,實在是花費了太長、太長的時間。但萬事萬物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我之所以被置換成另一個人也是有原因的,正如西藏的一句諺語:「鳥落在石頭上,純屬天緣」,幸運的是,我並沒有被換掉心臟

至今讓我難忘的是第一次去大昭寺的經歷,它意味着一個重大的轉折由此發生,更像一股強大的電流,將遭到異化的我重重擊中。那是一個黃昏,我被依然保留着藏人傳統的親戚帶往寺院。不知為何,淚水從我邁進寺院就莫名湧出。當我見到含笑的釋迦牟尼佛像時,不禁失聲哭泣,內心有個聲音在說:「你終於回家了。」不過我立刻感到痛苦,因為聽見旁邊的僧人用藏語感嘆:「這個加姆(漢人女孩)是多麼可憐。」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815/194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