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這16個你以為正確的「飲食養生做法」,不是養生是養病!別再做了!組圖

關於飲食養生,民間有很多流傳甚廣的說法,但這些說法你要真的跟着做了,養生不成反而損害健康,真是坑苦了很多人,尤其是熱衷養生的中老年人。

這篇文章給大家整理了16個不是養生而是養病的偽養生說法,一定要看完,也記得轉給家人,讓家人遠離偽養生之苦。

01

晨起喝淡鹽水排毒

身體的各種代謝廢物,民間稱其為「毒素」,各種「毒素」會通過尿液、糞便和汗液排出體外,我們正常吃飯喝水這個過程就能順利進行,沒必要喝淡鹽水。

喝淡鹽水不僅增加鈉攝入不利於血壓控制,也會使細胞里的水流向細胞外,加重晨起的身體缺水。

02

喝蜂蜜水防治便秘

蜂蜜富含果糖,如果果糖不耐受,喝點蜂蜜容易輕微腹瀉,促進排便;但是只有少數人存在果糖不耐受,咱們大部分人喝蜂蜜水不僅對防治便秘沒用,還會增加添加糖的攝入。

03

喝白粥養胃

白粥軟爛無需胃再磨碎,這頂多是省胃,這可不是養胃;再說了白粥主要成分是水和澱粉,營養密度低,還容易升血糖,實在不健康。

04

吃紅棗補鐵

紅棗的鐵含量只有2.1毫克/100克,雖然跟兩片鴨血鐵含量差不多,但是紅棗里的鐵是沒法直接吸收的三價鐵,吸收利用率大概只有3%~5%,像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大多在20%以上,所以吃紅棗補鐵效果並不好。

再說了4個大個頭的和田玉棗就有100克,能量高達317千卡,這可是半頓午飯的能量,要靠多吃紅棗補鐵,可是很容易胖人的。

05

喝骨頭湯補鈣

鈣真補不了多少,這是因為不管是把大棒骨剁碎,還是加醋煮,骨頭中的鈣都很難溶出。但是骨髓里的脂肪倒是會溶出不少,骨頭湯白白的主要就是脂肪的功勞,所以喝骨頭湯補鈣,鈣補不了多少,倒是很容易長膘。

06

吃豬蹄補膠原蛋白

豬蹄確實富含膠原蛋白,但遺憾的是吃下肚它並不會直接跑到人的臉上,再有膠原蛋白的利用率遠低於肉蛋奶豆中的優質蛋白,如果要想給膠原蛋白合成提供原料,還不如吃肉蛋奶豆。

再說了,豬蹄也很肥,這肥肉里主要又是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很不友好,所以還是少吃為好。

07

喝葡萄酒美容養顏

葡萄酒里富含的白藜蘆醇,具有抗氧化抗炎的效果,確實對皮膚好,但是女性即使少量喝酒也會傷肝,再說了要補充白藜蘆醇完全可以吃葡萄。

08

喝糖水緩解痛經

每次來月經,隊友是不是都給你沖一杯紅糖水,你喝完也的確感覺舒服不少,但這主要是熱水的緣故,跟糖可沒關係。

再說了靠糖補鐵和靠紅棗補鐵一樣效果差,還會額外增加能量,所以下次來月經別再喝紅糖水了。

09

喝果汁補維生素C

首先,並不是所有的果汁都富含VC,像蘋果汁、梨汁、葡萄汁,VC含量真的很低;但是果汁里的游離糖很高,不僅容易升血糖,其中的果糖攝入多了還容易轉化成脂肪沉積到肝臟里,增加脂肪肝風險。

所以要補VC不建議喝果汁,還是吃點柑橘、草莓獼猴桃更靠譜。

10

趁熱吃

老媽飯桌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恐怕就是要趁熱吃了,飯趁熱吃,湯趁熱喝。可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明確提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有致癌風險。

這原理上也很容易理解,食管對熱的耐受溫度低於口腔,吃到嘴裏都感覺燙的食物,對食管而言就是災難,它會損傷食管,然後食管就會啟動修復機制,就這樣損傷了修復,修復了又損傷,反反覆覆,食管細胞就容易癌變,所以飯菜湯都放涼一會兒再吃哈。

11

吃無糖食品降糖

無糖食品只是每100克或100毫升的食物里,添加糖的含量≤0.5克,但並不代表不含其它容易升糖的食物。

比如無糖餅乾、糕點,主要配料都是澱粉,它也很容易升糖。所以別指望吃無糖食品降糖,無糖食品也要少吃。

12

喝久煮的火鍋湯

久煮的火鍋湯確實很多營養都溶到了湯里,但是不利於健康的農殘、草酸、鹽也都溶到湯里了,所以久煮的火鍋湯千萬別喝。

13

飯菜放涼再放冰箱

很多人覺得飯菜放涼再放冰箱省電,但是食物在室溫下放涼的過程,容易滋生細菌;如果吃之前還沒徹底加熱,就很容易食物中毒,保險的做法是熱的飯菜放進消毒過的保鮮盒,蓋上蓋直接放冰箱。

14

喝湯棄肉

很多人覺得肉湯很鮮美,營養應該也很豐富,倒是肉煮了那麼久,營養應該都沒了,所以他們會喝湯棄肉。

事實卻是湯的鮮美主要是來自於游離出來的氨基酸,其它營養倒是沒多少,蛋白主要還在肉里,再說了肉湯、魚湯也容易嘌呤含量高,所以喝湯別棄肉,至於高尿酸的人群肉湯魚湯更是得少喝。

15

吃土榨油

土榨油沒有經過精煉處理,不僅容易污染黃麴黴毒素,增加癌症風險,另外雜質多,做菜也容易冒煙產生致癌物。

所以趕緊勸勸家裏老人別吃土榨油,超市小包裝的油換着種類勤買勤吃才是健康吃油。

16

油冒煙再炒菜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科普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27/190697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