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饅頭放入冰箱不能吃,會滋生黃麴黴素致癌?這4種食物才別放冰箱

「家裏冰箱是不是還有饅頭呀?快拿去丟了,我看網上說不能吃。」

王大爺聽到老伴說這話,覺得莫名其妙。「怎麼不能吃了?冰箱裏面至少還能吃一個星期呢。」

「你看。」老伴把手機伸給王大爺,果然看見一篇文章上說:饅頭是用澱粉做的,放置到冰箱裏容易產生致癌物黃麴黴素。

王大爺還是不太相信,「我們吃了這麼久都沒事,你不吃,我吃。就算發霉了,我把發霉的部分丟了,其他部分熱熱也能吃,高溫就可以把這些黴菌殺死了。」但是老伴還是覺得不好,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饅頭作為南北方人們都愛的一種食物,真的不能放進冰箱儲藏嗎?哪些食物不適合放在冰箱呢?

一、饅頭放冰箱,會生成"一類致癌物"?

冰箱分為冷藏和冷凍層,文章說的饅頭不能放在冷藏室內,認為冷藏放置會加速饅頭的變干、變硬,口感變差,比放在室溫的情況下乾的更快。

對此,央視財經記者分三天購買了五份新鮮的饅頭,在不同的放置條件下得出了五份饅頭樣品:新鮮的饅頭、冷藏一天的饅頭、冷藏三天的饅頭、室內放置一天的饅頭、室內放了三天的饅頭。

結果發現,冷藏三天的饅頭,硬度和第一天沒什麼區別,室溫放置三天的饅頭已經出現了霉變、而且更硬。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教授魏益民指出,饅頭儲存最容易出現回生、老化,表現為硬度增加,室溫存儲還面臨饅頭水分的流失,所以,建議冷藏,最好的方式還是冷凍。

而有人擔心放在冷凍層,會導致黃麴黴素生長,這也是不對的。

黃麴黴素是由寄生麴黴、黃麴黴產生的,黃麴黴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2度-42度,適宜產毒的溫度是24-28度,適宜的濕度是93%-98%RH。

而冰箱的冷凍室溫度一般在零下18度左右,平均濕度只有50%RH,根部達不到黃麴黴生長的適宜條件,而且冷凍環境下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其實很緩慢,基本不再產生毒素。

饅頭儲存到冰箱裏最大的風險是沙門氏菌、耶爾森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單增李斯特菌是一種嗜冷菌,適應能力很強,這種病菌能夠在零度以下生存繁殖,一旦感染輕則引起噁心、發燒、腹瀉等症狀,重則誘發腸炎、敗血症、腦膜炎、流產等。

除此之外,長期冷凍會導致饅頭的水分和營養素流失,如果饅頭在冷凍前已經被污染,放到冷凍里還是會變質。所以不宜冷凍太長的時間,食用前一定要完全加熱。

二、發霉的饅頭,去掉發霉的地方後還可以吃嗎?

那把發霉的地方丟掉,其他的部分加熱食用,有風險嗎?

饅頭等食物腐敗變質後,微生物要寄居一段時間,才會慢慢出現霉斑、酸臭味兒等感官上可辨識的信號。這種霉變的食物,多數會產生有害的毒素,去掉發霉的地方也不建議再吃了,最好整個扔掉

這是因為霉變的食物,除了霉變的地方產生毒素,看不見的地方也可能已經被黴菌佔領了,即便要切掉也無法精準的將含毒素的部位都切除掉,而且像黃麴黴毒素等毒素,達到280度的溫度才能裂解,普通的烹飪高溫是殺不死的。

三、冰箱不是萬能的,4種食物不適合放冰箱

冰箱雖然可以用來放置食物和蔬果,但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一股腦放在冰箱裏。

1、紅薯、土豆等根莖類蔬菜

紅薯土豆等蔬菜,本身水分不容易出現流失,放置在室內乾燥處即可,如果放到冰箱裏,反而可能因為濕度過高,出現發軟、霉變。

2、西紅柿、黃瓜等瓜茄類蔬菜

無論是熟透的還是未熟透的西紅柿,最好都不要放到冰箱裏。

未熟透的話放進冰箱,影響西紅柿的成熟過程,影響鮮味,熟透的西紅柿應該儘快吃掉。黃瓜放到冰箱裏可能會被凍傷,也應該現買現吃。

3、香蕉、荔枝等熱帶水果

荔枝香蕉等適合存放在八度以上的溫度里,冰箱冷藏室的溫度只有4度左右,容易凍傷這些水果,出現果皮變黑、凹陷,最好是將這幾種水果最好放到避光陰涼處,儘快吃掉。

4、蜂蜜、巧克力

蜂蜜本身高糖,不利於微生物生存,常溫下可以儲存很久。放到冰箱裏,可能會導致葡萄糖析出,結晶之後影響口感。

巧克力放到冰箱裏太久,表面容易長白霜,這是脂肪結晶,雖然不變質,但是影響口感,最好放置在20℃左右的室溫下存放。

四、冰箱冰凍饅頭,注意這些

平常在冰箱裏冷凍饅頭時,要注意幾點。

首先,冷凍時將饅頭晾涼後,儘可能趁着新鮮的時間,就用保鮮袋密封好放到冷凍室中。

冷凍時長不要超過一個星期,最好在兩三天內吃完。如果是帶包裝的饅頭,存放時間可以更長一些,所以建議不要破壞包裝。

另外,吃冷凍饅頭時,一定要記得充分加熱,降低食品安全風險。最好定期清理冰箱,減少冰箱裏的細菌滋生。

儲存饅頭,最好是放進冰箱,冷凍比冷藏好。關於冷凍饅頭產生致癌物的說法,不可信,但冷凍時間太長,容易影響饅頭的口感。發霉的饅頭,最好扔掉,以免食用霉變毒素,冷凍放置的饅頭在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再食用。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08/181330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