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愈嘉: 失控 美國的問題 世界的難題

作者:

世界對美國的關注,從未像當下這樣強烈,有四種問題,關注度最高、討論最多、爭議也最大的問題:

「美國疫情失控與經濟大蕭條」:新冠疫情全面失控,截止目前,感染800萬人,死亡22萬人,連總統也未能倖免。在此衝擊下,美國也陷入了1929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大蕭條。

「種族衝突」:以黑人弗洛伊德的死亡為起點,美國掀起了一場「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並迅速演變為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流血衝突。

「新冷戰與逆全球化」:美國宣稱,世界秩序將迎來「兩個陣營,三個世界」的對抗局面。

「美國大選」:當下的種種困境與衝突,讓「2020年大選」成為超級大熱點。

種種現象,歸結為一個似成共識的結論:「美國正在衰落」。而對此的分析,有三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金融過度膨脹說」:由於金融的過度膨脹,導致美國本土製造業的空心化,造成了美國國力的嚴重衰退。

「資本綁架政治說」:美國政治被利益集團操縱,華爾街與華盛頓大搞旋轉門,造成了貧富懸殊的嚴重惡化,這是美國社會動盪的根源。

「白人殖民者還債說」:這種觀點認為,美國立國之初的根基是奴隸制,是建立在剝削黑人的基礎之上的,這為今天的種族衝突埋下禍根。

「美國為何衰落?」這似乎是一個很難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不過,美國保守主義復興運動領袖羅素·柯克,在《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中給出的答案,獨特而又簡潔,卻像手術刀一樣精準:「美國衰敗的背後,始終貫穿着一條清晰的主線,那就是美國的立國根基——保守主義精神正變得愈發脆弱,作為繁榮根基的活水源頭正在枯竭。」

沿着柯克的思路,回顧美國歷史,不難發現,保守主義精神興,則美國走向繁榮,保守主義精神亡,則美國走向衰落。

▍美國奇蹟的根源:保守主義精神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國是自由民主的、崇尚科學的現代世俗國家。然而,羅素·柯克卻在《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中指出,最初的美國,是由一群清教徒建立的,他們獨特的精神結構——「清教徒保守主義精神」奠定了美國秩序最穩固的根基。

◎保守主義精神的基點:因為信仰,所以虔誠

二戰後,納粹德國的罪行被揭露,很多人紛紛質疑:當自稱上帝選民的猶太人慘遭屠戮時,上帝竟不施以援手,這樣的上帝,還值得信仰嗎?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卻說:「明知下一秒要進焚屍爐了,對上帝那份無比虔誠的信仰,也不能有絲毫的動搖。」

這樣的思考方式,對實用主義者,實在是匪夷所思,甚至被認為是一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但是清教徒卻是這樣思考的——

如果上帝不給予任何好處(如生存、財富、地位),就不信仰上帝了,那他信仰的,不是上帝,而是好處。如果他因為有好處才信仰,那麼他實際上是被外在物質所決定的,這樣的人和動物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如果他選擇信仰上帝,是因為無條件地相信上帝是正確的,而不是因為上帝能給他好處,這就意味着他不再被任何物質條件所約束,那麼,他的精神、靈魂是自由的。

這種獨特的精神氣質,在信仰傳統稀薄的地方,很難被理解。但是,如果不理解它,也就無法真正理解美國。

◎保守主義的主要原則

羅素·柯克在《保守主義的精神》中指出,清教徒的基本理念是,在與上帝之約的基礎上,自我立法,自我治理,只有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才是主宰,祂賦予個體以自由意志,個體要去主宰、創造自己的命運。由此衍生出了清教徒保守主義的基本原則:

·「珍愛上帝創造的社會傳統」——上帝統治着人類社會的良知與道德,任何傳統都是上帝創造的,它久經歲月的磨礪,主張審慎的、自發的改良,拒絕用頂層設計出來的烏托邦藍圖來改造社會。

·「無私產,不自由」——每個人都必須通過自己的勤勉和創造榮耀上帝,由此獲得的私有財產,是每個人自由的根基。

·「主張差別和秩序」——尊重人的多樣性,差異性以及人性的不完美,每個人只有在神明和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反對經濟平等的「無階級差別」的社會。

·「自律即自由」——出於對上帝的敬畏,人在追求自由時,要警惕人性之惡,必須有所節制。

◎曾經的美國奇蹟——保守主義精神的果實

保守主義的精神氣質,最終在世俗層面體現為兩點:以美國憲法為基石的政治制度,以及由此創造的經濟奇蹟。

美國憲法,用一句話來概括其核心理念的話,就是「以野心對抗野心」,構建一個保障個體權利的平衡性政府。

所謂平衡性,首先是防範多數窮人侵犯少數富人的財產權,用政治哲學的語言,就是「共和高於民主」——既防範暴君,也防範暴民,而防暴民甚於防暴君。

其次,是防範富人利用權勢,壓榨窮人。美國憲法的起草者,古維納爾·莫里斯說:「財富會腐蝕思想,助長權欲,上帝證明,這就是富人的趨勢。」

清教徒背景的美國國父們一致認為,只要國家制度設計得當,就能建成一個平衡性政府——各利益集團、各階層互相制約,從而充分地保守上帝意志下的道德秩序。

具有保守主義精神氣質的清教徒,他們的財富觀,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以勤勉和創造來榮耀上帝」——作為上帝的選民,財富是榮耀上帝的方式,而貧窮則是不可饒恕的罪孽,工作的意義不是為了揮霍,享樂,而是出於對上帝的信仰。這種清教倫理,才是美國經濟崛起的根源。

可見,美國奇蹟的根源,不是三權分立、自由市場等政治經濟制度,而是清教徒保守主義的獨特精神氣質。

正如保守主義學者劉軍寧老師在《保守主義》一書所描述的那樣:「印象中,美國秩序是進化的、世俗的、科學的、現代的、民主的。事實是,美國秩序是保守的、宗教的、道德的、古老的、共和的——美雖新邦,其命惟舊。」

▍「美國衰落」的根源:

保守主義精神的大潰敗

保守主義精神造就了美國奇蹟,但兩大關鍵性事件的衝擊,讓保守主義精神在美國出現了大潰敗:

◎平權運動的興起與全球化浪潮下外來移民的湧入,以清教徒為主體的基本盤受到衝擊,美國人的國家認同開始被解構,「誰是美國人?」的答案越來越模糊。

1988年,美墨之間有一場球賽,放眼望去,賽場幾乎清一色的墨西哥國旗。當美國隊出場時,全場觀眾朝他們扔石頭。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場比賽的舉辦地點,不是墨西哥,而是美國的洛杉磯。

一個挨打的球迷氣憤地說:「在美國比賽,我竟然因為舉一面美國國旗挨揍了,豈有此理!」

這一荒誕事件,成為了美國國家認同遭到嚴重挑戰的生動註腳。

保守主義之父埃德蒙·柏克曾說:「去美洲殖民地的都是新教徒(清教徒),他們是異見者中的異見者,是新教徒中的新教徒。」這些異見者——300萬「WASP」——「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清教徒」,決定了美國人身份認同的核心,是美國的基本盤。

隨後,在19世紀的100年間,歐洲白人移民不斷融入美國,儘管「WASP」被「WEP」取代——「盎格魯—薩克遜」被「歐裔」取代,但是「白人」和「清教信仰」卻沒有變,「清教倫理」對「歐裔」的同化成功了。

歷史的轉折點,是20世紀60年代的平權運動,「美國人」的身份認同第一次遭到重大挑戰,「清教倫理」對黑人的同化失敗了。此後,隨着全球化和外來移民的不斷湧入,清教倫理對墨西哥裔、拉丁裔、穆斯林、亞裔等外來族裔的同化也都失敗了。

政治學者亨廷頓在《誰是美國人》一書中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美國就好比一鍋番茄湯,最初的這鍋湯,就是300萬「WASP」熬的,後來的歐洲移民就好比是各種蔬菜和作料,儘管他們讓這鍋番茄湯變了些味兒,但是基本底色仍然沒有改變,但是對黑人等族裔同化的失敗,相當於直接把湯倒掉,變成了層次分明的沙拉醬。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先知書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03/166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