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俗語

俗語「窮莫信4事 富不交2人」 何意?為人處世值得一看(圖集)
2020-06-03

人生在世,想成為人生贏家很難,想在眾多人裏面脫穎而出很難,甚至,想活得明白更難。因此,很多人到了中年就會感到迷茫,感到質疑:質疑青年時候的很多行為對不對,質疑以往的堅持是否有價值和意義。其實,人生寶貴的經驗,前人留給我們很多,比如這句話:窮莫信4事,富不交...

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 是哪三盤?蘊含老祖宗智慧 漲知識了(組圖)
2020-05-27

桌上不擺三盤菜,這是一句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俗語,也是古人們的日常行為準則之一,是這個古老禮儀之邦中禮儀的一部分。那麼它究竟說的是哪三盤菜呢?其實這裏的三盤菜,並不是具體的三種菜餚,而是與兩盤菜、四盤菜相對。人們在吃飯的時候,桌子上不應該擺放有三盤菜餚...

俗語:「喜不送傘 壽不送煙 喪不後補」 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組圖)
2020-05-26

農村的老話都有提醒和提示的意思,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就像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三句話該怎麼理解呢?一、喜不送傘。不管是在農村或者是在城市,結婚是一個人的大事,也是一個家庭的大事,所以我們稱之為喜事,但在這喜事當中,我們可以送各種東西作為禮品...

「四十比三 妻離子散」是比哪3方面的事?(圖)
2020-05-25

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文明長河之中,擁有着數不清的光輝歲月,並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文化。而在眾多文化篷勃發展的同時,有這麼一種流傳街頭巷尾,深受大眾喜聞樂見的俗語文化。這些俗語在歷史的進程中,散發出它們獨特的韻味,深入民間,遍佈在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里,仿佛許...

老祖宗大智慧:「男怕磨 女怕泡;雞怕攆 狗怕舔」 啥意思? (組圖)
2020-05-23

中國作為人類史上唯一一個文化傳承沒有斷絕的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瑰寶,既有物質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物質方面的東西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破損腐爛,精神上的財富則會亘古流傳,歷久彌新,對我們今天都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例如,據《世界大觀》...

俗語「勾頭女子挺胸漢 一生富貴半生閒」 古人的識人術!准嗎?(組圖)
2020-05-21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長河中孕育出各種各樣的民族文化,諸如詩詞、歌賦、藥典、風水、相術等特色文化,雖然詩詞、藥典深入人心,但是算命看相之術同樣影響甚廣,而這種古老的識人術,是根據人體面貌氣色、五官勻稱、手掌紋路等特徵推測一個人的吉凶...

俗語:「逢人減歲 遇物加錢」祖先為人處世之大智慧(圖集)
2020-05-18

浩浩蕩蕩的歷史傳統文化長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他們不僅優秀,而且深諳為人處世之道。因此,就流傳了下來了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比如逢人減歲,遇物加錢,就是其中一個。逢人減歲你知道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嗎?我們簡單地從字面上來了解,就是遇到別人,他讓你猜猜他的...

俗語「飯前不訓子 睡前不訓妻」 啥意思?蘊含古人的處世智慧(圖集)
2020-04-22

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作為家長,不能做吃飯之前訓斥孩子,夫妻之情如果意見不和,一定不能在睡覺之前訓斥妻子。道理看似很簡單,其實裏面也蘊含了古人為人處世的大智慧!一、飯前不訓子飯前不訓子,從字面上便很好理解,意思是說,在吃飯前,不能...

老祖宗的話「鬥米養恩 擔米養仇」 道盡世間人性(圖集)
2020-04-22

話說很久以前(這是故事的一貫性開頭,具體年代不可考),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平時和睦相處,沒有任何糾紛,但是其中一家相對較窮,另一家相對較富裕些,儘管貧富存在差距,但兩家各過各的日子,兩家沒有利益衝突,倒也相安無事。那一年,天下大旱,地里顆粒無收,富的一家,因...

「女不進藏 男不入川 老不入廣」啥意思?(圖)
2020-04-21

女不進藏、男不入川、老不入廣。啥意思?近年來,由於交通工具的進步與普及,地球也常被人們戲稱為地球村,看似遙遠的另一端,搭飛機也只需一天就能到達。也因此,旅遊也成為人們常見的日常休閒娛樂。在古代,雖然因為交通較為不便,旅遊不似今日普及,但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商業...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 借了人窮家也敗」 究竟是哪三樣東西?(組圖)
2020-04-21

俗語,從字面意思來看有口語性和通俗性兩大特徵,創作主體為廣大的人民群眾。因而,俗語在我國文化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流傳至今生生不息。筆者為大家說一個很有趣的俗語,即東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窮家也敗。這裏所說的家裏有三樣,究竟是哪三樣東西?第一樣東西:藥罐在中國人...

俗語「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另外兩個不孝指的是什麼?少有人知(組圖)
2020-04-01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主流意識形態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漢代起就被確立為官方正統學說。儒家所構建的綱常倫理體系是兩千多年來中國人行為處事的法則,忠孝節義的觀念深植每一個華人的心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也是古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不能替家族傳...

民間俗語:「菜不擺三 筷不成五 席不成六」 啥意思?(組圖)
2020-03-10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古人的餐桌禮儀你懂了嗎?對於國人而言,說起吃,我們絕對算得上美食民族;即便是最尋常的普通農婦,從她們手中也能夠炒出美味可口的佳肴。正因為中華民族對於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愛屋及烏之下也產生了許多餐桌禮儀。...

俗話說「三不問 四不吃 五不摸」 究竟啥意思?(組圖)
2020-03-03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如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早不說夢,晚不梳頭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其中我們...

俗語「女不進藏 男不入川 老不入廣」 啥意思?古人旅遊經驗(組圖)
2020-02-27

近年來,旅遊業在不斷發展狀態,這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前無古人。而提起旅遊,近年來,民間流傳這樣的三句話:女不進藏,男不入川,此外還有一句老不入廣。回想旅遊的時候,很多人會無意中進入一些坑。有的人會將這些坑裏的經驗加以歸納和總結,形成經驗。民間百姓在將這些經驗經...

俗語說「吃飯大汗 一生白干」 老祖宗的養生哲理 真令人信服!(組圖)
2020-02-17

古人沒有手機電視,交通網絡也不發達,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鑽研上面,常常能從一些共性上找出規律,歸納出深刻的道理,並將它們整理成容易理解、傳誦的俗語,為後世所借鑑。有些俗語也不乏誇張的表述,使得現代有不少人因為俗語本身的誇張性而忽視了其蘊含的養生哲理,錯...

「窮不信三事 富不交兩人」 哪三事?哪兩人?老祖宗的人生智慧(組圖)
2020-01-30

有寬闊光明的大路,自然也有崎嶇坎坷的小路,所以人生之路不可能一路平坦,有成功就會有失敗,歡笑和淚水才是生活的本質。失敗時不放棄,摔倒了爬起來繼續前進,成功了也不驕傲,身處高位更要把自己的位置坐穩。所以不管是面對生活中的失敗還是成功,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古...

俗語「七十三 八十四 閻王不請自己去」 是真的嗎?(組圖)
2020-01-29

別以為是一句俗語,信的人就不多,從農村走一圈,和多數老人交談後,就知道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是有很多信眾的。不僅僅是一個地方,中國多數地區都流傳着這樣的俗語。若是問老人為什麼信,他們會告訴你,隔壁老王,自家親戚,就是在這兩個年齡過世的。有人說這是偶...

「酒是穿腸藥 色是刮骨刀」 下半句同樣是經典 古人的經驗之談(組圖)
2020-01-25

我們的老祖宗曾說過物極必反,不要小看這簡單的四個字,它裏面可是蘊含着大智慧。我們從身邊的很多真實事例就可以看出來,凡事都講究一個適度原則,若是超過了平衡的底線,那麼好事也會變成壞事。今天我們來說說酒、色、財、氣這四個很容易讓我們物極必反的東西。古人曾經說過...

俗語「老泄殘精 人窮壽盡 少食壯火 自取其禍」 有什麼含義?(組圖)
2020-01-17

養生長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關於養生與長壽,智慧的老祖宗總結了很多有意思的俗語。有一句關於養生的俗語老泄殘精,人窮壽盡,少食壯火,自取其禍,很多人不是太明白其內涵。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老泄殘精,人窮壽盡一般所說的精是指人體的真陰(又稱元陰)。...